
虾酱蒸腩肉。
童年的冬晨记忆里总会有这么一个场景,碗里白粥热气腾腾,袅袅白烟里冒着醇厚的米香,刚蒸熟的咸虾酱端上桌,用筷子挑起一点放进粥碗里搅拌均匀后,趁热喝一勺粥,那股强烈的咸鲜异香瞬间弥漫在整个口腔,霎时唤醒了上学孩童们早起尚存的朦胧睡意,激发出最纯粹最原始的食欲。一碗暖暖的咸虾酱拌白粥下肚,冬日的凛冽寒气荡然无存。
秋意渐浓,又到了海边人家一年一次制作虾酱的时节。每年农历九、十月份是小毛虾出产的季节,这种仅1厘米多长、通体透壳的牛毛小虾虽然很不起眼,却是制作美味虾酱的原材料。洗净晾干水分的小毛虾跟粗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搓成酱泥,密封放置一夜后,把装虾酱的容器用纱布封口,放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制发酵几天,中途还要经常搅拌。最后,倒入瓦坛里封盖腌一段日子,美味的虾酱便大功告成了。虾酱的制作并不难,但需要长时间的耐心等待,它是大自然和时间赐予的美食,是大海与阳光交织的时光之味。品质好的虾酱呈浅紫红色,气味鲜香无腥味,酱体稠滑,酱质细腻,盐度适中。虾酱制作技艺于阳江沿海乡镇始终保存完好,手艺代代传承。 其中,我个人认为阳东区东平镇大澳渔村的虾酱最为出色。每次有外地亲友来阳江游玩,东平咸虾酱是我必备的赠品。尝过东平虾酱的外地客人,无不称赞。
虾酱既保留了野生海虾的鲜美和营养成分,又增添了咸香的口感,而虾酱中所含的虾青素还可以有效去腥提鲜,让菜肴更加美味并富有层次感。阳江人喜欢在做菜时加入虾酱,以提升食材的鲜美度,巧手主妇们更是善于把虾酱跟不同的食材搭配,玩出各种虾酱美食。
虾酱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是清蒸,虾酱蒸腩肉是最经典也是最下饭的做法。五花腩洗干净切成薄片,加入少许白糖提鲜,再加入一勺虾酱薄薄地铺在上方,撒入适量姜丝,最后淋上香香的花生油,入锅蒸熟即成。此菜风味独特,尚未上桌便先闻其香,咸鲜交融,肥而不腻,肉质嫩滑,超级开胃,尝过的人皆回味无穷。小时候母亲做虾酱蒸腩肉时,习惯放入饭锅里跟米饭一起蒸熟,米粒充分沾染吸收了虾酱和猪肉的鲜香,倍添食欲。不喜猪肉者,可不放猪肉,切点姜丝,往虾酱里滴几滴花生油,隔水蒸熟,闻着香,吃着口舌生津,拌饭佐粥皆相宜。
除了清蒸,虾酱用来炒菜、炒蛋、炒饭,同样别有风味。虾酱炒通菜,油热后放蒜末、辣椒爆香,倒入通菜,边炒边加入虾酱蚝油,起锅前再以少许鱼露调味,便是妥妥的“下饭神器”,无肉亦欢。虾酱炒鸡蛋,热锅冷油,加入葱花爆香,倒下打散的鸡蛋大火翻炒至五成熟时,放入适量虾酱,再猛火快速翻炒几下即可起锅。葱油炒出来的鸡蛋油汪汪、黄澄澄、香喷喷,而虾酱的加持更是使得原先的鲜香更上一层楼,色味双绝。此外,虾酱本就富含虾油,大火翻炒之下,鸡蛋内外裹满了虾油,格外油润滑嫩,入口几乎一抿即化,齿颊留香。
虾酱炒饭近年来深受本地年轻人热捧,开启了虾酱美食的新赛道。小葱切末,葱白和葱绿分开放。蒜瓣拍碎,米饭晾凉,鲜牛肉切成小块炒至七成熟,鸡蛋打散后开小火炒为蛋碎,候用。起火热锅,花生油、蒜蓉、葱白一起下锅爆香后,舀入一勺虾酱煸香,接着倒入冷米饭跟虾酱搅拌炒匀,最后加入牛肉和鸡蛋碎,猛火翻炒至米饭松散干爽程度时,即可关火,出锅前再撒点葱花。虾酱鸡蛋牛肉炒饭,色泽诱人,虾酱那股独特而浓烈的咸鲜气裹挟着热腾腾的镬气在舌尖交织回旋,荡气回肠,鲜香夺人,是饭桌上当之无愧的宠儿。虾酱本身比较咸,炒饭时切勿再放盐或酱油,如果炒制中途再放少许糖,炒饭口感会更加柔和。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