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考生在市图书馆自习室专心备考。
距202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仅剩不到半月时间,市图书馆内座无虚席,付费自习室里一座难求,不同年龄层、不同身份的考生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最后的冲刺。
■ 文/图 阳江日报记者 曾宪雯
2026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迎来两项调整,对考生的备考策略与节奏产生了影响。记者从10月19日广东省人社厅发布的公告中获悉,本次考试将报考人员年龄上限由原来的35周岁放宽至38周岁,而应届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可放宽到43周岁,此举重新点燃了35岁以上考生的报考热情。与此同时,笔试时间定于2025年12月7日,相较于2025年笔试时间提前了近三个月,让不少考生的备考节奏骤然紧张,纷纷提前进入“冲刺模式”。
据公考机构数据显示,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阳江地区岗位招录人数为496人,2026年则降至411人,同比下降约17%。“岗位减少,竞争就更加激烈。目前2026年省考报班学习的人数较2025年有明显增长,其中考前7天冲刺班非常受欢迎。”粉笔公考阳江分校程嘉雯表示,由于考试时间提前,冲刺班开班时间进行相应调整,培训周期较往年缩短了1天。
对于1989年出生的林女士而言,年龄限制的放宽让她重获报考机会。“原以为2025年是我最后一次报考机会,没想到政策放宽,我毫不犹豫再次报名,不愿放弃多年积累的努力。”她坦言,考试时间的提前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复习时间少了2个多月,确实有些让人措手不及,现在只能抓紧所有零碎时间全力备考。
11月20日下午5时,市图书馆自习室内,堆叠的学习资料与埋头奋斗的身影随处可见。有人对着习题凝神思索,有人戴着耳机学习公考网课,偶尔有人起身走向用餐区,那里有几位年轻人正吃着晚饭外卖,目光还不时瞟向手机里的备考笔记。
即将毕业的00后大学生黄俊潮就是其中一员。他走出自习室来到阳台处休息片刻。“省考时间一提前,我的复习计划便被打乱了。”黄俊潮说,原本他打算先系统看完网课再刷题,现在只能调整为“刷题+复盘”的高强度模式。
从考试公告发布至今,黄俊潮已经在图书馆坚持了一个月,每天上午9时到馆,傍晚6时才离开。“这里的氛围是家里比不了的,抬头看到大家都在努力,自己根本不敢松懈。”谈及考公的原因,这位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人语气很实在:“现在找工作不容易,公务员这份工作安稳,离家里也近,能给我一份踏实感。”
11月22日上午的顶峰见自习室同样是一片专注的景象。48个座位几乎坐满,室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自习室负责人雅琳告诉记者:“最近一个月来学习的人比之前多了20%,周末基本满座,周一到周五的下午和晚上是高峰,很多人下了班直接过来,学到10时多才走,一天待够10个小时的也大有人在。”
1995年出生的莫先生是其中一员,他是一名在职考生,目前已是第三次备考。“工作日我主要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刷题,并利用碎片时间记忆知识点;周末便来自习室自行模拟考试。”他觉得,离开校园后,反而更能沉下心学习,而且学习这件事很公平,付出就会有收获。“今年能考上最好,考不上那就下次继续努力。”他的言语中透露着轻松。
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分为行测与申论两科。距离笔试仅剩两周,如何高效备考成为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粉笔公考阳江分校的行测教师韩菲和申论教师梁银花,她们分别结合广东省考特色给出针对性建议。
“冲刺阶段行测备考的核心是‘重点突破+错题复盘’,而非全面铺开。”韩菲表示,考生可通过近3年广东省考真题精准定位三类模块:优势模块(正确率≥75%)每日仅需通过30分钟练习保持手感;中等模块(正确率60%–75%)则重点提升解题速度;薄弱模块(正确率<60%)要聚焦图形推理、资料分析等短期可突破内容。针对广东特色题型,她特别提醒:“科学推理要夯实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数量关系不应全盘放弃。另外,建立‘标注错因-同类训练-间隔重做’的错题本,比盲目刷题更加有效。”
“申论提分的关键是‘错题反思+套题训练+素材积累’。考生要认真复盘以往错题,找到错因,再总结同类题的解题规律,避免重复犯错。”梁银花认为,在素材积累方面,她推荐关注热点政策,如省市卷考生多关注新质生产力、创新驱动等话题,县镇卷考生则应聚焦乡村振兴相关内容。
针对不同考生群体,两位教师均给出建议。全职考生可遵循“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复盘”的节奏,每日保持8–10小时的学习时间。具体安排为:上午抽出30–60分钟记忆思维导图或时政要点,而后进行严格计时的行测模考,并投入1–1.5小时复盘错题、优化答题策略;下午进行申论模考,完成后对照解析深入复盘;晚上回顾白天错题,加强同类题型训练,并配合记忆思维导图和申论素材。
在职考生则应坚持“碎片化练行测+整块时间攻申论”,并避免熬夜影响次日工作。具体安排为:早晨利用碎片时间背诵时政热点等记忆性内容;午休时段进行2个行测模块的专项练习,保持解题手感;晚间黄金时段建议隔天交替进行行测与申论的套题训练;周末则模拟考场环境,完成整套模考卷并配合深度复盘,优化答题顺序与时间分配。
最后,两位教师提醒考生避开五大误区:只刷题不复盘、沉迷难题忽视真题、申论只看不写、机械套用模板、忽视限时训练。冲刺阶段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保持稳定心态,聚焦提分核心,才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