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林嘉敏

漫步于“神的后花园”

图/文 林嘉敏

2025-11-17 来源:阳江日报

喀纳斯河。

如果说新疆是一本阅不尽的壮丽画册,那么秋日的喀纳斯,无疑是其中最绚烂的华彩篇章之一。高山静立,湖泊澄明,金秋时节,森林与草原在秋风里层叠晕染,河流如脉贯穿其间,形成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对于渴望逃离城市喧嚣的旅行者而言,喀纳斯无疑是一个能安放身心、尽享自然之美的绝佳目的地。

这里也被称作“神的后花园”——起初我以为说的只是它令人惊叹的形貌,直到我花了两天时间徒步穿越它的腹地,才恍然领悟,这称呼所指的,其实不是静止的风景,而是流转不息的生命。在这里,生命是一个动词。森林随日光起伏呼吸,河流在石间唱歌,喀纳斯湖像一匹被风拂动的蓝色绸缎,环绕群山。万物按照自己的时序生长、沉寂、又复苏,这才是后花园真正的秘密。

月亮湾近景。

徒步三湾:近看喀纳斯河

喀纳斯的三湾是指神仙湾、月亮湾与卧龙湾。徒步三湾,是融入喀纳斯画卷的绝佳方式。我们乘坐区间车在神仙湾下车,一路向上,开始徒步。脚下的木栈道在林间蜿蜒,发出沉稳的声响。起初,眼前的景是无声而壮美的,仿佛一幅被时光定格的风景画。随着脚步深入,我们开始听到喀纳斯河的声,那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清泠泠的水流轰鸣。而后,林木渐疏,一隙夺目的碧蓝色猛然撞入眼帘,随即,喀纳斯河便生动、完全地展开在我们面前。

那是一种何等动人心魄的蓝与绿啊!仿佛汇聚了所有高山冰雪的精华,又经秋日森林最耐心的晕染,呈现出介于翡翠与绿松石之间的、温润而又凛冽的色泽。河水奔流不息,却在转弯处沉淀出一汪汪宁静的碧玉,倒映着两岸已然层林尽染的森林。这便是月亮湾了,那道形如月牙的s形弧线,是自然在此挥洒的,最优雅的一笔,这也是喀纳斯的标志景观之一。

徒步的乐趣,正在于这种移步换景的沉浸体验。你不再是隔窗眺望的旁观者,而是能用肌肤感知风的温度,用呼吸品尝空气的清甜,用耳朵收集流水与鸟鸣的参与者。正当我们沉醉于这片碧蓝与金秋时,路旁一棵高大的落叶松上,传来一阵细碎的响动,一只长尾松鼠,正灵巧地在枝桠间腾跃,从一棵树轻快地跳上另一棵,毛茸茸的大尾巴在阳光下格外可爱。周围的游客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发出小声的惊呼,随即又默契地屏息凝望,生怕一丝的响动会惊扰山间精灵。那一刻,没有相机的快门声,没有吵闹声,只有风声、水声与彼此的心跳声。我们不再是外来者,而是有幸受邀的客人,正安静地观看一场生命与自然最本真的演出。

继续前行至卧龙湾,景致又为之一变。这里河面愈发开阔,如其名字,仿佛一条巨龙静卧于山脚。在晨光中,这里是云雾缭绕的仙境,而在秋日明亮的午后,河水如镜,将天空的蓝、云朵的白与山林的五彩斑斓都倒映出来,形成一幅对称而恢宏的巨幅油画。

林间松鼠。

登观鱼台:远眺喀纳斯湖

登临观鱼台,是喀纳斯之旅不可或缺的体验。那1068级的台阶听起来很长,但比起区间车走过的盘山路,剩下的这段步行路程,反倒让人觉得亲近了许多。每爬高一点,眼前的景色就变一个样,如向导说的,你不用急着赶路,可以慢慢走,感受路。往下看,是漫山遍野金黄透亮的森林,像一幅巨大的金色地毯;而远处,就是有名的喀纳斯湖。湖水是掺了绿意的碧蓝,像一块巨大的玉石,静静卧在群山之间。最妙的是,金灿灿的秋林与这碧蓝的湖水紧紧相依,一个热烈,一个沉静,彼此映衬得恰到好处。而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完整地倒映着天上的流云,仿佛云在水里游。

走着走着,我注意到路边的山岩。灰绿色的岩层一层叠着一层,像一本厚重无比的书。向导说,这些岩石形成于六亿年前,地质学称为震旦系至寒武系的喀纳斯群砂岩、粉砂岩。经考证,当时在古海岸水下斜坡堆积的泥沙物质,经漫长地质时期的埋葬和压实,经过地壳上升,山脉隆起,形成了这些岩石。也就是说,约六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古海洋,海底的泥沙经过亿万年的沉淀、挤压,随着地壳慢慢隆起,才变成了如今我们看见的山。

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将手掌轻轻覆在粗糙冰凉的岩壁上。这些岩石,见证过生命的洪荒起源,也必将静默地存在于我们无法想象的遥远未来。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时空感席卷而来。沧海桑田之下,人的一生,连同其所有的喜悦与烦忧,都轻得像一声叹息。也正是在这巨大的对比之下,我的心中反而生出一种平静。既然一切都是如此短暂,那我们焦虑的、追逐的、耿耿于怀的,究竟有多少是真正重要的呢?我们能抓住的只有当下,珍惜这无法复制的秋光,珍惜短暂生命中所有的相遇。

喀纳斯秋景。

远望白哈巴:静赏西北第一村

从观鱼台下来,行程便接近了尾声。我的目光不由得投向地图西北角那个被特别标注的地方——白哈巴村。它静卧在中哈边境的群山之中,被誉为“西北第一村”。由于时间所限,我们此行未能亲身踏足,只能带着一丝向往,从当地人的描述和资料中拼凑它的模样。

这是一个由淳朴的图瓦人和哈萨克族共同守护的村落。村里的木楞屋错落有致,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若你到访,可以在村里漫步,看牛羊悠闲地穿过村道,探访那棵“最孤独的树”,在祖国边境线上感受“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防”的坚守与深情。秋日里,村子被金黄的白桦林和落叶松环绕,想必是一幅宁静诗意的画卷。

喀纳斯的秋,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关于生命与时间的静默课程。它像一位沉默的老师,让你亲眼目睹繁华如何从容地飘落,岁月如何静静地流淌。它告诉我们,最美的风景需要亲身走近,最真的感悟需要来自亲身经历。愿你也能在某个秋日,来到喀纳斯,漫步在这神的后花园里,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

喀纳斯观鱼台。

旅行贴士

关于边防证:如果计划前往白哈巴村,务必提前凭身份证在喀纳斯景区内的游客中心或警务站办理边防证,这是进入边境地区的必要手续。

应对昼夜温差: 喀纳斯地区素有“早穿棉袄午穿纱”之说,即便是秋季,昼夜温差也极大。务必随身携带冲锋衣、薄羽绒服或抓绒衣等易于穿脱的保暖衣物。冬季则必须准备加厚羽绒服、保暖内衣、雪地靴、帽子手套等全套防寒装备。

最佳游览时间:9月下旬至10月是观赏喀纳斯秋色的黄金窗口,此时色彩最为绚烂。12月至次年2月是冬游的好时节,届时喀纳斯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还可体验冰雪运动。

交通与住宿:景区内需乘坐区间车前往各景点;住宿可选择住在喀纳斯老村或新村的特色木屋,更能沉浸式体验当地风情。冬季部分住宿会关闭,且道路可能因冰雪限行,出行前务必查询最新路况并确认住宿开放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