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早晨,一觉醒来,发现夜雨初晴、云淡风轻,太阳柔和得似一袭薄绒披肩,洒在身上既温暖又惬意。心想,这样的天气最适宜外出赏景郊游。真是瞌睡碰上软枕头,正好老朋友相邀去阳春潭水观赏马兰风光!说走就走,两车

在潭水,偶遇一片芦苇荡

□ 黄黎明

2025-11-14 来源:阳江日报

周末早晨,一觉醒来,发现夜雨初晴、云淡风轻,太阳柔和得似一袭薄绒披肩,洒在身上既温暖又惬意。心想,这样的天气最适宜外出赏景郊游。真是瞌睡碰上软枕头,正好老朋友相邀去阳春潭水观赏马兰风光!说走就走,两车六人,直奔诗与远方。

一路上远山朦胧,尚有薄雾轻纱般缭绕,近处田野却在阳光下呈现喜人的秋色:金色的稻田、碧绿的蔬菜、橙色的柑橘、黄绿的甘蔗……憧憬着见到马兰那片一望无边的稻田风光,心情格外舒畅。突然想起2017年也是这个时间段,曾满怀喜悦地来到马兰,见到的却是收割后一片狼藉的禾头!心里“嘎噔”一下,今年还闰了一个月呢,不会又看“禾头”吧?

到达潭水镇附近,果然看到的多是收割后的稻田,不甘心地电话询问,说基本收割完毕!犹如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热情降至冰点。朋友见我如此丧气,安慰我说:“潭水风景有很多,不一定非看水稻不可!”他不懂,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成熟稻田有别样的情结。

见我无精打采,他一边翻看百度,一边刷看微信朋友圈,寻找附近的备选景点。忽然他兴奋地说:“有人刚发朋友圈,距离我们25分钟车程的角子田村西有一片芦苇荡,紧挨着潭水河。你看这视频,风景比稻田更美呢!”果然,视频里一位穿着白色连衣裙、撑着精致蕾丝伞的姑娘在河滩与芦花中缓步徜徉,画面圣洁又唯美,不说还以为是某部电影的分镜头。

这么漂亮的景点,还等什么?我们马上掉转车头,向角子田村出发。

经325国道走约10分钟,兜兜转转快到目的地了,却被一台旅游大巴挡住去路。正纳闷村道这么狭窄怎会有大巴车开进来,只见车上三三两两下来一大群上了年纪且穿戴时髦的大叔大妈。原来这是一辆外地旅游车,他们和我们一样,从网上刷到这个原生态景观,就乘车过来了。

我们驱车从一条横路转入,远远看见一丛丛芦苇,枝头缀满白色花穗,像团团浮在庄稼上的雾霭,又像跌下人间的白云,层层叠叠往河岸铺展,带着几分野性的豪迈。走近些,再近些,总算看清了路边几株独立的单枝,挺着硬直的茎秆,顶着矛头般的花穗,更像举着白色长矛站岗的士兵。

这是我第一次在阳江本土见到如此大面积的芦苇,除了惊叹,就是贪婪地用手机拍拍拍。从旅游车上下来的大妈们也同我一样,一边欢呼一边摆出各种姿势拍照,两位讲普通话的大叔熟练地操纵着无人机在航拍。

太阳时而躲进云层,时而透过缝隙给芦苇丛洒下一缕温柔的亮光,光影照在花穗上,细绒的花穗瞬时染上了银色,虽有点晃眼,却更加柔媚。风好似也在这里停住了脚步,不忍吹散那一团团可爱的小花絮。

一位男士在给几位漂亮姑娘拍视频,姑娘手持芦花,一边抖动一边嬉笑打闹,芦花纷纷扬扬,如飞雪般轻轻飘落,美极了!我也想东施效颦,捡了那束芦花想让同伴拍一段,却发现同伴早没了踪影,刚才那一大群人也不知所终。

我大喊同伴的名字,只闻声在咫尺,不见人在何处。幸好芦苇丛中有许多被游人踏出的小道,顺着纵横交错的小道转来转去,结果渐行渐远。终于相信当年八路军与日本鬼子在白洋淀周旋打游击的历史是真实的,这密密丛丛的芦苇,躲进去一百几十人确实很难被发现。我们有手机联系都不管用,说不清具体位置,只好相约河边集合。

沿着小道循着水声方向一路寻,兜兜转转七弯八拐,终于走出青纱帐,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大河赫然出现,想必这就是航标中的潭水河了!河水清澈,河面百米见宽,对面有水流不急不缓、泛着青绿色的涟漪,河床卵石隐约可见。大家异口同声:“这地方太美了!”

脚下是一片较开阔的河滩,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铺了一地,有的圆润光滑,有的尚存棱角,有的灿黄如金,有的青灰泛白,有的大如皮球,有的小如玻珠,有的纯如凝脂,有的斑驳如画……

河水、卵石、芦苇共同组成的唯美画面,让我们流连忘返,不知拍了多少照片,直到太阳落到西边的芦苇穗上,鹭鸟开始归巢,才依依不舍地往回撤。回来的路上,我迫不及待想把这意外收获分享给好友,挑了几张照片发朋友圈,结果引发不少关注。我想,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有不少同道中人重走我们今天的路。

人生旅途,不必非要寻找名山大川、急流险滩。一丛山间野花、一片河边芦苇也能让人怦然心动,生发诗意。只要多走进大自然,总有机会与惊喜不期而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