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能源结构 以安全保供护航经济发展

阳江华润燃气推进“县县通”进万家工程

优化能源结构 以安全保供护航经济发展

2025-11-19 来源:阳江日报

华润燃气“县县通工程”银岭工业区至高新港口工业区段高压B燃气管线投产。

华润燃气“县县通工程”银岭工业区至高新港口工业区段高压B燃气管线。

广东省天然气“县县通工程”,是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具体实践,也是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天然气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阳江市委、市政府对阳江市天然气管网与省级主干管网对接“县县通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在市发展和改革局的指导下,华润燃气阳江高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江华润燃气)勇挑重担,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等多重压力,积极推动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天然气主干管道“县县通工程”。

11月18日,高新区阳江银岭工业区至高新港口工业区段高压B燃气管线工程成功实现生产通气,至此,阳江市天然气管网基本完成“县县通”任务。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江城区、阳江高新区天然气供应网络全覆盖,惠及数十万用户。阳江华润燃气用坚持与努力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谱写阳江市能源保障事业新篇章。

■ 文字/朱俏施■ 图片/梁富翔   阳江华润燃气提供

党建引领聚合力 蓄势赋能筑安全

2020年3月2日,市发展和改革局牵头召开“阳江市天然气管网与省级主干管网对接‘县县通’工程建设推进会”,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部署。阳江华润燃气以“央企姓党”的政治自觉,积极响应阳江市委、市政府号召,秉持“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主动扛起民生工程建设重任,精心制定总投资1.5亿元的“县县通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建设从双捷镇国家管网阳江分输站至银岭、福冈、港口等工业园区的34.3公里次高压燃气管道,配套建设双捷门站、银岭调压站、临港调压站等关键枢纽,为打通能源供应“最后一公里”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管线途经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难度大、工期紧、任务重等诸多挑战,阳江华润燃气在工程建设一线全力打造“强堡垒、铸铁军”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突击队,亮身份、当先锋,以红色力量推进工程进度条逐步向前,将党建优势深度融入施工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全力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各项重难点工程节点的攻关,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此外,阳江华润燃气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将安全理念贯穿于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从工程开工建设伊始,便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协调组、技术组、安全组等组成的工作专班,明确各岗位职责,确定项目的土建、安装等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压实工程勘探、工程设计、土建工程、设备组装等责任人的责任,形成工程建设的强大工作合力,众志成城,抱团奋进,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阳江雨季多,汛期给山地施工安全带来困难。每逢汛期,阳江华润燃气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研判汛期对项目进度的影响,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机制,实施风险网格化管理,紧密衔接各项工序,做到“控隐患、保安全”。

施工技术要求高 人力丈量保质量

工程施工中。

工程全长34.3公里,其中多处管道需途经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等位置,加上山区段高陡边坡多,薄薄的土层下全是坚硬的岩石,施工难度极大。阳江华润燃气工程物资部经理谭宝据介绍,为在复杂地形中筛选最优燃气管线路由,勘察人员需徒步穿越农田、山林等车辆无法抵达的区域,通过多线路比对确定最终方案。

最优路线需满足四大核心标准:一是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植被和水系的生态破坏;二是优先绕开农田,避免耕作层损伤;三是与既有地下管线保持规范间距;四是避开密集建筑区及经济林木区域。

“全靠工人用双脚去丈量。”谭宝据表示,铺设管道的路线基本在荒山野岭,杂草丛生,无法用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去勘察,只能用人力勘察、记录。

“平地施工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在这里,我们前前后后用了两个月。”回想起在开阳高速路段施工的场景,谭宝据苦笑,在高速公路下铺设管道,手续十分复杂。手续办下来后,就是施工环节。天然气管道途经开阳高速一条主干道和三条闸道,长度大约为900米,不能直接开挖路面施工,需要从地底穿过。工人们顶风冒雨、日夜赶工两个月,才得以顺利完工。

在高新港口工业区高压B燃气管线工程施工路段,燃气管线途经深湛高铁,长度约为70米,花了1个月时间才完工。“管线穿过高铁,安全要求更高,不仅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评审会,还需要经过多次模拟实验,才可以施工。”谭宝据说,这里需要用到顶管施工方法,即是一种不需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除此之外,因高铁运行时不可施工,施工还需抢抓“窗口期”,这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非常高,容不得一点失误。

锚定目标勇向前 攻坚克难显担当

工人“挑灯夜战”,抢抓项目施工进度。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工人们翻山“引线”,把一根根天然气运输管道,铺设在漠阳大地。远远望去,沟壑纵横,山峦延绵,一条条输气管道宛如长龙,从蜿蜒的山间穿过。

这些都离不开每一个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施工人员。为了最大程度争取工程时间,施工人员需要对管道的沿线地形地质了如指掌。天然气管道潜藏在地底,只能靠他们“以力破巧”,靠双足“跋山涉水”才能解决。

黄开理是阳江华润燃气的施工管理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毕业于知名高校的高学历人才,新婚不久便主动请缨,投身这项艰苦的惠民工程。“很闷热,感觉要中暑了。”回忆起第一天去勘察的情景,黄开理记忆犹新。那天,来不及做足防晒准备,他就和前辈去踩点。烈日炙烤下奔波整日,晚上回到宿舍,全身开始掉皮。他打电话回家告诉家人,笑称自己在“手撕真皮”。

“黄工特别能吃苦,办法也多。”这是工友们对黄开理的普遍评价。

“太常见了!”谈及施工过程中的苦,黄开理却是轻描淡写。在施工一线,他与工友们并肩作战,同吃同住。白天在闷热环境下作业,常常后背湿透。夜晚忍受蚊虫叮咬,手脚经常都是肿包。但这些从未动摇他的坚守。

深夜的项目部常常灯火通明。黄开理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施工节点的注意事项和工人的合理建议。面对复杂地段施工难题,他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利器,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装满抽屉的不是文件而是藿香正气水。”谭宝据说,阳江的夏天,骄阳似火,大家顶着高温工作,十分辛苦。公司也多次到现场慰问工人,给他们送上清凉。

惠民实事“县县通” 提高能源安全保障力

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管道燃气为千家万户带来烟火气,推动燃气高质量发展,不但有着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对能源转型升级、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谭宝据表示,天然气作为优质、清洁能源,“县县通”项目建成,不仅有利于加快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现代能源体系的建立,同时对于改善大气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等具有重大意义。

华润燃气“县县通工程”于2020年1月启动,全长34.3公里,全线设置门站2座,调压站2座,设计输送量每年约4亿立方米。其中一期从阳江市江城区双捷镇建设至银岭工业区段,管道长度8.3公里,2020年3月启动,2021年12月完成;二期从江城区银岭工业区至高新区港口工业园区,管道长度26公里,2023年1月启动,2025年11月完成。

该工程建成后,供气规模可实现6万立方/小时,有效促进清洁能源普及,优化能源结构。天然气作为优质、低碳的清洁能源,其大规模推广可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能源的依赖,显著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除此之外,项目的建成投运,将实现江城区、阳江高新区天然气供应网络全覆盖,标志着绿色清洁的管道天然气将惠及数十万人口。

项目接驳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天然气管网覆盖面,补齐城燃企业储气能力短板,进而优化我市能源供应结构,完善城市天然气供应体系,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县县通工程”投产运营,标志着我市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改善民生等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进一步增添城市发展底气,为群众的生活带来美好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