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某医院接诊了两名自称“胃痛”的男性患者。令人意外的是,接诊医生坚持要求他们先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双双被确诊为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这个看似“小题大做”的决定,实际上挽救了两位患者的生命。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陈文宇提醒公众:心肌梗死有时会“伪装”成胃病欺骗我们的大脑,某些特殊特征的上腹痛需要高度警惕。
一、心梗为何爱“假扮”胃痛?
人体内脏的痛觉神经分布存在一个奇特现象——牵涉痛。心脏和胃部它们的感觉神经在脊髓层面存在交叉。当心肌缺血坏死时,产生的疼痛信号可能被大脑误判为来自胃部。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内脏牵涉痛”,解释了为何部分心梗患者最初会误以为自己只是“胃不舒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下壁心肌梗死更容易表现为上腹痛。这是因为心脏下壁靠近膈肌,与上腹部器官位置相邻,神经信号更容易产生混淆。临床上常见患者捧着上腹就诊,却不知死神正在心脏处徘徊。
二、识别“致命胃痛”的五个关键特征
如何区分普通胃痛和心源性牵涉腹痛?医生五个警示性特征:
1.疼痛性质不同:心梗疼痛多为压迫性、紧缩感,像有重物压在胸口,而典型胃痛常表现为灼烧感或钝痛。
2.诱发与缓解因素:胃痛往往与进食相关,空腹或餐后加重;心梗疼痛则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相关,休息后可能稍缓解但不会完全消失。
3.伴随症状:心梗常伴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濒死感;胃痛可能伴有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
4. 疼痛放射:心梗疼痛可能向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这是胃痛不会出现的。
5.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出现上腹痛要格外警惕。
三、三类人群最易被“欺骗”
1.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无痛性心梗”,可能仅表现为轻微上腹不适。
2. 老年患者:痛觉敏感度下降,对疼痛的定位能力减弱,更容易误判疼痛来源。
3.女性患者:女性心梗症状有时不典型,恶心呕吐等表现更容易被误认为胃肠道疾病。
四、出现这些症状立即行动
-突发剧烈上腹痛
-疼痛向左上肢等部位放射
-有心血管危险因素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特别提醒: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暂时缓解心绞痛,但对真正的心梗效果有限,且可能会降低血压造成危险。阿司匹林虽可考虑服用,但最好先咨询急救人员。最安全的做法是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五、预防胜于治疗
预防心梗的5个方案:
1.: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
2:严格控制血压
3:管理胆固醇水平
4:控制血糖
5:规律有氧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