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的阳江粤剧团青年艺术训练班师生合影 阳江的粤剧历史,大约可溯至清

阳江粤剧的前世今生

□ 冯 峥

2023-09-03 来源:本地默认

文千岁原名黄富华,1940年出生于广州番禺戏剧世家,是香港粤剧表演艺术家。

文千岁演出粤剧超百套,灌录粤曲唱片盒带180多张。时有“有华人处有文声”的美誉。曾获云雀奖、金唱片奖、潇洒腔曲王等多个荣誉奖项。

1991年,莫延祥承包市粤剧团期间,文千岁与夫人梁少芯(上图)曾加盟过一段时间。

推介 ◎ 阳江地区著名粤剧编剧家

粤剧初始时,因演员流动性很大,剧团行当很不齐全,多是临时组班演出,因此没有剧本,经历了爆肚戏、提纲戏、总纲戏三个阶段。

爆肚戏。演出前,由“开戏师爷”(相当于现在的编剧兼导演)按演员多少量身定做,编一个故事,然后分配角色,演员演出时的唱词就靠自己临场发挥,行话叫“爆肚”。与“棚面”(音乐伴奏)的沟通配合,也靠演员打手势。如伸出大拇指代表“首板”,食指画圈代表“滚花”,两只手指代表“二黄或梆子”,三只手指代表“三脚凳”,四只手指代表“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小指代表“小曲”。(不是规定,各团自己约定)。粤剧表演都有固定程式,比如“哭相思” “走水波浪”“三击掌”等,因而演员配合默契,观众一般都看不出来。但临时爆肚唱词,就要看演员的功底了。曾经有人听出某演员唱完整支“反线二黄”都是“棚顶漏水”4个字。

后来,剧团演员相对固定了,开戏师爷就会提前把戏剧的故事、分场、还有角色分配等等写出来,张贴在后台,演员就根据这个提纲演出,这叫提纲戏。

后,在粤剧成熟阶段,编剧会将多年演出积聚下来的资料整理好,写出含时间、地点、人物、场次和演员唱词,乃至演出动作行为提示的“总纲”,这就是剧本。所以,行内直到现在还将剧本叫作“总纲”。

许绍钦是阳江著名的粤剧编剧家,他是阳西县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三级编剧。他于1954年加入吴川光艺粤剧团,曾任团长,1958年为剧团专职编剧。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下四府”粵剧传统,他善于“度桥”(编故事),经常和谙熟“排场”的林国光一起研究,创作和整理了40多个粵剧剧本。力作《草莽英风》《双雄闹殿》,曾轰动粤剧剧坛,受到行家和观众的好评。70年代初,他曾将我市作者冯峥的小说《月是故乡明》改编为粤剧。

阳江粤剧团的编剧有:黄金玲、陈道三、刘星等人。

 阳江民间“粤剧四大天王”

至1952年阳江县文教科管理剧团为止,此前的都是民间剧团,此后长时间则是专业团与业余团共存。

各地报表显示,1929—1950年民间业余粤剧团有10多个。1950—1964年“四清”前,阳江县农村业余剧团达652个。当年较著名的有平冈大魁、大沟三丫、合山那龙、织圩、沙扒镇等几个业余剧团。这些业余剧团多是粤剧爱好者自己凑钱请“师父”教唱和演出。有的乡村也会公费出一点。当时,阳江民间号称“粤剧四大天王”的师父有:

冯尊礽——阳东大沟三丫村人。曾与粤西著名演员谭天亮同团。除阳江外,他还到恩平、台山教戏。他的徒弟冯正煊、冯大桓后来亦当师父;学生钟耀英、钟小英被招进阳江县粤剧团。

敖大昭——平冈镇百禄村人。曾在“建新粤剧团”当过导演。

谭松友——阳西县织镇石步村人。儿子谭润如是阳江市著名山歌手。

梁敏金——阳东县那龙镇人,儿子梁登龙(梁健)是阳江粤剧团主要演员。

 粤剧唱腔的演变

广东得开放风气之先,粤剧的艺术风格兼收并蓄,不断吸收鲜活的艺术形式和手段为已所用。

剧原以梆子、二黄为主,融合弋阳、昆、古腔,吸收民间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曲调,以“桂林官话”演出。(如现在听到的《帝女花·香夭》的“下去——”,以及粤曲《罗成写书》等都是“官话”)。20世纪初,南海籍艺人黄鲁逸把粤剧由官话改为白话,自此始有真正的粤剧。

改成白话演出后,逐渐减少弋阳、昆、古腔、左撇霸腔,昆曲也只在过场的排子里出现。一些原有曲调也加以变腔,如“滚花”由原来秦腔的“滚板”而变成“禾虫滚花”。“二黄”也由模仿汉调发展成“反线二黄”。“南音”发展了“苦喉”类等。20世纪30年代后,艺术表演融合了不少京剧精粹,如使用京锣、京剧的长绸舞、北派武打等。

粤剧到了“薛马争雄”时代,多派大胆尝试,各领风骚,把好听的电影歌曲(如《秋水伊人》等)、歌厅流行曲(如《满场飞》等)也融汇进来。马师曾的“乞儿腔”就是从市井乞丐的“叫号”演变过来的。新时期的粤剧,我们还会听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血染的风采》等流行歌曲的旋律。

作为妇孺皆知的“白榄”,到了著名的粤剧作家冯志芬手里,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吸收为粤剧唱腔之一。

阳江属粤语地区,这种“白榄”也就随之传入阳江。进入阳江不久,很快便演变成用阳江话表现的快板,这就是“阳江白榄”。

本专题资料照片均由冯里钦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