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养殖助冬虾顺利“过冬”

阳东区大沟镇千亩虾塘勾勒水上“冬耕图”

温棚养殖助冬虾顺利“过冬”

2024-12-05 来源:阳江日报

养殖户在棚内展示养殖的冬虾。 林倩宇 摄

寒露后,阳东区大沟镇沙冈村连片的虾塘开始热闹起来。每天一早,养殖户除了要做好冬虾的日常喂养工作之外,还要进行一项特别的操作,那就是定时监测棚内“温室”的温度,帮助养殖的冬虾顺利“过冬”。

近日,笔者来到沙冈村1300亩的小棚冬虾养殖基地。连成片的温棚整齐划一,一眼望去,白茫茫一片,走近一看,虾池就藏在温棚下。跟随养殖人员进入小棚内,一股暖气顿时扑面而来,棚里水流潺动,制氧机吹荡起阵阵涟漪。技术员仔细观察冬虾的长势以及水质,适时投喂饲料,调节棚内通风度及含氧量,保障冬虾的生长环境健康、安全。

“我们主要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和斑节虾为主,最适合的温度是20多摄氏度,温度若低于15摄氏度,虾就会被冻伤,10摄氏度以下就容易出现死亡的现象。”养殖户杨永通介绍,养殖池内保持适宜且稳定的温度,可极大提高冬虾的存活率和产量。

近年来,大沟镇虾农巧打上市时间差,这成为他们创收的“秘密武器”。据了解,该基地小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和斑节虾预计春节期间上市,预估销售价格分别为每公斤60元和120元,主要销往贵州、四川和港澳等地。“目前基地约有1200多个棚,南美白对虾一个棚量产900多公斤,斑节虾一个棚量产500多公斤,预计总体年销售额超1亿元。”杨永通说。

“大沟镇是省对虾养殖专业镇,养虾条件得天独厚。”杨永通说,2023年他带着浙江水产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到大沟镇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的小棚虾养殖。

“每年10月,大沟的虾农都会未雨绸缪,采取一系列的保温措施,让虾塘的温度适合冬虾的生长,帮助虾安全过冬,从而达到丰产增收。”大沟镇委书记梁志光表示,近年来,该镇积极鼓励和引导养殖户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冬季”水产养殖产业,不断优化养殖结构,探索水产养殖发展新可能,推广新型养殖模式,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做大做强“渔”品牌,推动大沟争创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林娜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