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谭 衬

网络中国节 中秋 “牛”气冲天贺中秋

文/图 谭 衬

2025-10-06 来源:阳江日报

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有其独特的美食味道,佳节与家人共享美食,是一场味蕾的盛宴。阳江人的中秋节,除了例行的月饼、柚子、甜薯、芋头、芋头糕、糖鸡、佛仔饼等传统吃食,部分镇区还有中秋吃牛的习俗。阳江人注重秋冬进补,中秋时节的小黄牛因体壮膘肥而成为本地的应季美食。

牛肉粥

牛肉粥

阳东区合山镇的黄牛肉质鲜美,久享盛名,是合山人中秋家宴必不可少的佳肴。每年中秋前夕,合山镇集市上满满一条街都是贩卖牛肉的摊档,生意异常火爆,甚至吸引大批周边地区的食客过来光顾。在合山,牛身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吃法,全牛宴是当地餐馆的拿手好戏。农历八月十五的清晨,一碗暖暖的牛肉粥是开启合山人佳节味蕾的前菜。牛肉粥用料除了牛中梅肉,通常还会加入一些牛百叶、牛心顶、牛肚等一起煮制,以增加口感和营养。上述食材分别切成细丝,用花生油、酱油、姜丝、盐简单腌制,生米洗净,跟热水一起放下砂锅熬煮。待到锅里白粥开始沸腾时,迅速倒入食材并搅拌,煮熟肉类后立刻关火,最后撒入香葱、香菜,一锅鲜美的牛肉粥就完成了。牛肉粥用料丰富,粥液金黄诱人,浓稠又不失顺滑,牛肉的鲜嫩跟米粒的软糯完美融合在一起,浓郁的肉香和清新的米香相互交织,鲜甜味美。搭配着姜丝、香葱、香菜,更是清爽宜人,回味无穷。

炒牛杂

每逢中秋佳节,丈夫那两位在阳春市双滘镇以宰牛为生的舅舅必定精挑细选,预留出五六十斤上好的牛肉、牛杂和牛排骨,然后邀请所有兄弟姐妹回乡,几个大家庭三四十人齐聚,“牛气冲天”共贺佳节。生炒牛杂是阳春的特色美食,餐桌的亮点自然是那一大盘喷香的牛杂。生炒牛杂是一门技术活,牛杂要够新鲜,锅要够大,火要够猛,油要够香。新鲜的牛杂无须焯水,分门别类切成薄片或丝状,生姜切丝,蒜头拍碎,香葱切段,候用。架好大铁锅,点燃柴火灶。起锅烧油,放入姜葱蒜爆香,依次倒下各种食材猛火翻炒,不同部位食材投放的时间和先后顺序不一样,这是考验厨师厨艺的时候。全部牛杂下锅后,加入料酒去腥增鲜,放盐和酱油调味,最后大火翻炒几下即可出锅。炒牛杂时投放食材和翻炒的速度一定要快,猛火快攻,一气呵成,以锁住鲜味和水分,这是保证牛杂脆口好吃的关键。刚上桌的炒牛杂,镬气浓厚,热气腾腾,柴火激发出的肉香混合着姜葱香猛烈冲击着嗅觉,食材多样,口感丰富,牛百叶、牛肠、牛肚、黄喉、牛肝、牛心顶、牛肉……或嫩滑甜润,或脆嫩弹牙,各种鲜香在舌尖激情碰撞,令人胃口大开,一筷接一筷,欲罢不能。炒牛杂是喝酒的绝妙搭配,一盘牛杂,几壶小酒,亲友闲谈,肉香,酒醇,情长。

牛腩煲

牛腩煲

闺蜜的老家在江城区双捷镇,中秋美食记忆里,永远有一煲鲜香的牛腩。天刚拂晓,祖父便已买回新鲜的牛腩归家。所购牛腩挑选最好的桁腩部位,位于牛腹部靠近肋骨处,脂肪与瘦肉交织,口感层次丰富。生牛腩冲洗干净,凉水下锅,加入姜片和少许料酒,焯水后撇去浮沫,捞起来过冷河,再切成小块。热锅,放花椒、八角、桂皮、香叶、白芷、姜葱蒜以及花生油、老抽、蚝油等,倒下牛腩块炒至变成深色时,停火。砂煲洗净,摆放在煤炉上,倒入炒制过的所有食材,再注入适量热水加入少许糖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慢炖煮。一个半小时后,再加入白萝卜块,继续用小火焖煮半小时,便可关火享用了。萝卜牛腩煲,牛腩软烂入味,萝卜入口即化,软糯浓郁,口齿留香,汤汁拌饭亦是美味无比。中秋晚宴,家人齐齐围坐,一煲热气腾腾的牛腩不仅是美食,还映照出团圆时刻的温暖与亲情,虽然简单,却是家的味道与幸福。

每一个佳节,都是一次情感的交融,提醒我们爱与被爱。中秋已至,赶紧安排新鲜的黄牛肉,让团圆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