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销售的月饼和其他文创产品都颇具特色。

#网络中国节·中秋 95后姑娘研发阳江特色文创月饼走俏市场

非遗元素藏饼中 中秋味里忆鼍城

2025-10-04 来源:阳江日报

店里销售的月饼和其他文创产品都颇具特色。   梁文栋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当漆艺花瓶遇上桃山皮月饼,当灵芝风筝印上饼皮,传统中秋滋味也多了一重阳江非遗文化的温度。今年中秋前夕,一位土生土长的阳江95后姑娘,以创意为馅、乡情为皮,设计研发出一款款藏有“鼍城记忆”的文创月饼,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小时候跟着家人逛市集,总爱盯着糖鸡摊子看,这些都是刻在骨子里的阳江记忆。”莫玉琳笑着说,去年端午,她尝试做阳江特色冰箱贴,在集市上摆摊,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这让她萌生了把非遗元素和节日食品结合的想法。今年端午刚过,她就一头扎进文创月饼的研发里,“中秋是团圆节,月饼是必备品,如果能让大家吃月饼时想起家乡的文化,多有意义啊。”

今年设计的“龙涛秋月”礼盒,源自莫玉琳对“阳江八景”的想象重构。礼盒封面,鎏金明月映照复古插画,盒内则别有洞天:3枚广式月饼做成福气葫芦造型,3枚桃山皮月饼则清晰呈现漆艺、风筝、糖鸡、刀剪等非遗纹样。随盒附赠的“糖鸡冰箱贴盲盒”更添趣味,除经典三色外,隐藏款彩虹色寓意文化新生。她还在主打款礼盒里搭配了东水山茶和阳江传统文化介绍卡,吃月饼配茶解腻,看介绍卡了解文化,一举两得。

让莫玉琳没想到的是,月饼还没正式上市,预订订单就突破2000盒。有市民一次性买十几盒,说要寄给外地的亲戚,也有一些企业把这款月饼当作中秋伴手礼,“送客户有特色,还能宣传阳江文化”。

说起这些反馈,莫玉琳眼里满是笑意。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感受到文创的力量。去年海陵岛马拉松时,一位佛山顾客买走了她设计的十几种文创产品,后来特意联系她说,是帮身体不好、无法返乡的阳江籍父亲买的,“老人看到冰箱贴上的阳江元素,亲切又高兴,还跟家人讲了好多阳江的老故事。”这件事让莫玉琳更加坚定了做家乡文创的决心。

从味觉到视觉,文创月饼将阳江的非遗技艺与中秋情怀巧妙融合。正如莫玉琳所期待的,它不仅是一份节日礼品,更是一张传递阳江文化的名片,让更多人在团圆时刻,读懂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