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官文婷 通讯员/冯文贞)暑期即将结束,新学期临近,一些骗子又开始活跃起来,冒充老师潜入班级群实施诈骗。近日,多地发生类似案件,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学校及老师在建立新生家长群时,务必严格落实身份核验,同时向家长做好防骗宣传。家长也要对群内收费信息保持警惕,谨慎核实。
近日,北京某中学为方便高一新生家长交流,将官方QQ群的二维码印制在入学手册上,并随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给新生。不料,有骗子趁机混入群中,冒充“群主老师”发布通知,要求每位家长缴纳“资料费、复印费”共495元,还附上付款二维码,要求家长备注学生姓名、转账后截图接龙。新生家长张女士信以为真,按要求完成了转账。直到真老师紧急辟谣,她才得知,包括自己在内的9名家长在40分钟内共计被骗4000余元。同时,骗子还将已转账家长拉进一个新群,试图进行第二轮诈骗。
民警分析,这类骗局中,骗子通常先盗取学生账号,或以其他方式潜入家长群。之后,他们会暗中观察班主任的发言习惯与作息规律,伺机换成和老师相同的头像与昵称,甚至模仿老师语气发布虚假缴费通知。为规避被老师及时揭穿,骗子多选择在其上课或休息时段发送消息,利用家长“怕耽误孩子”的心理,强调“限期缴费”“逾期影响学业”等话术,制造紧迫感。有时,他们还会安排同伙在群内冒充家长,发布虚假的“缴费成功”截图,以假乱真,诱使更多人上当。
民警提醒,新学期开学前后,学杂费缴纳通知增多,家长在收到缴纳通知后,应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视频或当面与老师确认,切勿轻信群内通知。学校应加强对班级群的管理,群主务必启用入群验证功能,例如要求输入学号、或通过一对一邀请确认身份,防范陌生人进入,并定期核查清理可疑账号。此外,学校正规收费一般会通过官方渠道或线下方式进行,不会要求家长私发转账或扫码支付。如遇强调“立即缴费”“不及时缴费将影响孩子”等信息,请务必提高警惕,核实无误后再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