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王静
8月17日,为期三天的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在万众瞩目中落下帷幕。当最后一缕霞光为海陵岛镀上金边,码头边仍回荡着游客的欢笑与渔民的谈笑声。这是历届开渔季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海,不仅承载着渔民对丰收的期盼,更彰显着阳江向海图强的雄心。
这场延续20余年的海洋文化盛会,已从最初的渔民传统祈福仪式,蜕变为拉动区域发展的“蓝色引擎”。从规模空前的出海盛况到文旅融合的消费热潮,从生态养护的持续深化到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本届开渔季以“新”为钥,解锁着海洋经济与文化传承的无限可能。
千帆竞发创纪录 文旅盛宴聚人气
8月16日清晨,海陵岛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苏醒。从闸坡渔港到十里银滩,从老街小巷到渔村民宿,涌动的人潮如涨潮的海水般漫过街巷。上千名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占据最佳拍摄位置;游客们踮着脚尖,翘首以盼望向海面——所有人都在等着那声汽笛。
当开渔令响起,全市3400艘渔船列阵而出,桅杆上的彩旗迎风招展,白浪在船尾织成银带。这是阳江开渔季史上最大规模的出海,千帆竞发的壮阔,成了鲜活的城市名片。
传统焕发新生。开渔前夕,一场原汁原味的疍家婚嫁活动在闸坡国家中心渔港精彩上演,接亲队伍披红挂彩沿街巡游,咸水歌声婉转悠扬;古法祭海仪式上,老渔民们身着传统服饰,用古老的阳江渔歌调吟诵祭文,传递着对海洋的敬畏与感恩。
开渔季期间,13项复合型文化活动像串起的珍珠,把三天时光填得满满当当,活动数量为历年之最。沙滩音乐节上的摇滚乐震人心弦,世界级模特大赛雨中竞风流,夜光风筝与绚烂烟花交相辉映,将海湾点缀得如梦如幻……这些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滨海体验,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的目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阳江开渔季活动,场面太震撼了,让人觉得不虚此行。”台湾苗栗市市长余文忠表示,这座滨海小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未来希望能带更多台湾同胞来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
文旅融合的“乘数效应”正持续释放。数据显示,8月15日至17日,海陵旅游人数1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经过全面升级的开渔季,已将传统生产活动转化为综合产值超15亿元的文旅品牌,呈现“人气旺、消费热”的良好态势,海鲜大排档座无虚席,渔市电商直播间人气爆棚,周边民宿一房难求……
潮起潮落间,开渔季早已超越单纯的渔民节日,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桥梁。这座桥,一头系着千年的疍家船歌,一头通向浩瀚的蓝色未来。
生态养护筑根基 产业升级促转型
开渔季热闹喧嚣的背后,是“禁渔养海”的长远智慧。
自1999年起,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障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智慧,也是“靠海吃饭”的渔民们与海洋之间的默契。
休渔期后举办盛大的开渔季,既承载着渔民对风调雨顺、渔获满舱的美好愿景,更是现代渔业实力的展示。全市在册海洋捕捞渔船3400多艘,普遍应用了海图、探鱼、全球卫星导航三合一先进助渔导航设备,昔日“看天吃饭”的辛劳,正被智能化装备改写。
“开渔季是阳江生态渔业发展的试验田,也是阳江递给世界的名片。”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梁小昌表示。
作为广东的海洋大市,阳江海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拥有8319.87平方公里可开发海域、504.35公里海岸(岛)线、122个海岛和52公里可开发港口码头岸线。这片广袤的蔚蓝疆域,为海洋经济的多元发展铺就坚实的基石。
如今,阳江现代渔业进入跨越发展阶段,“向海要粮”有了新“利器”。阳西青洲岛渔风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是全国面积最大、全国首个渔风融合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陵岛一号”生态化海洋牧场创新园启动,规划建设总养殖水体约4.4万立方米的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从根本上改变海水养殖“看天吃饭”局面。2025年上半年,我市海水养殖产量达38.5万吨,同比增长4.46%。
临港工业发展一路高歌。近年来,我市大力打造千亿级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借此带动海工装备、数控机床和五金刀剪的产业集群,让“阳江制造”沿着海岸线驶向全球市场。位于阳江滨海新区的“国际风电城”,现已集聚了30多家龙头企业,形成了“世界风电看中国 海上风电看阳江”的业界共识。
从伏季休渔的生态守护,到智能装备的渔业革新,再到临港产业的集群发展,阳江在蔚蓝疆域上写下的,是“向海图强”的生动注脚。
万人共话海洋情 四海联通展活力
经过多年探索,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突破了传统节庆“政府搭台、群众看戏”的单一模式,转为构建“品牌+商业+体验”的三维矩阵,成为广东省内引爆旅游热点、撬动关联消费和塑造文旅品牌的“顶流”,更是一扇展示阳江独特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的窗口。
当“向海而兴、耕海牧渔”的海洋文化具象化为大气磅礴的海洋文旅盛宴,近万名游客和市民汇聚海陵岛,共享汇聚海洋馈赠与人间烟火的“渔家大宴”。
“在这里,我可以看到渔家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历程。”来自巴西的游客Agnes女士不仅目睹了千帆竞发的盛况,还现场体验了渔家婚嫁、渔家大宴、祭海典礼等民俗活动。
受到开渔季的“感召”,来自中国台湾、云南、湖北以及广东广州、江门等地上千名摄影爱好者齐聚于此,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记录阳江独特的海洋文化和渔家风情。
“对比十几年前,如今的海陵岛现代化气息更浓。千帆齐发的场面极具视觉冲击力,渔民脸上的笑容更令人动容,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创作素材!”来自广州的摄影爱好者梁女士表示,她的团队共有30多人到海陵岛进行摄影创作。
中国台湾的摄影同行则赞叹:“本次活动规模远超预期,渔家文化、山海风光题材取之不竭。三天时间完全拍不够,有机会还会再来进行深度创作!”
本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得到了39家媒体单位共170名媒体记者的大力支持。强大的媒体阵容为开渔季活动提供了全方位深入宣传推介,向世界递出了一张崭新的阳江海洋名片。
在开渔令发布活动现场,“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并为首批“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商家授牌,推动阳江海鲜更好地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进一步壮大阳江海洋渔业。
碧波浩荡,风正帆悬。阳江正依托开渔季“以活动促产业,以产业兴文旅”的澎湃之势,向着蔚蓝深处进发,着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