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王静
4月初,春耕正当时,海陵试验区闸坡镇大批农田披上新绿,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近日,记者来到闸坡镇北汀村,看到镜面般的水田中,农民们正头戴遮阳斗笠,娴熟地抛着秧苗。不多时,一株株秧苗便稳稳地立在田中。连片的海水稻田孕育着新“丰景”,也见证着撂荒地向“粮田”的变迁。
“这一片土地以前是盐碱地,且沼泽地居多,撂荒了很长时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对土壤进行改良,开始种植海水稻。” 阳江市听海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盛伟告诉记者,目前,“听海耕田”项目海水稻种植辐射北汀村、北极村和北洋村,共计400多亩耕地。
“在盐碱地种海水稻,既可盘活撂荒地,又能进一步改善土壤品质。今年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新增了200亩海水稻,村民们既有土地租赁的收益,也可在稻田工作获取收入。”北汀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仕品表示,北汀村正计划推动海水稻与黄皮产业有机融合,打造“黄皮海稻”等特色文旅项目,擦亮乡村旅游品牌。
沿着稻田的排水渠向前,记者看到每块田地旁预留了插牌的位置。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村里推出“我在海陵岛有块田”活动,许多认养者会亲手将刻着自己名字的牌子插在这里,不定期来稻田查看海水稻的生长情况,享受种田、收割的乐趣。这些田地产出的稻米,由公司整合打包后运送至认养者家中。几块田地中间围着一大片草坪,以往海水稻收获的季节,“影像海陵”、茶话会、收割节等系列活动在草坪上精彩上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
“闸坡镇的旅游资源丰富,我们着力将‘听海耕田’打造为集特色农业种植、农耕教育、劳动研学、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旅项目。今年计划结合‘丰收节’,开展一系列海水稻相关活动。”吴盛伟指着公司展台上不同包装的产品表示,目前,海水稻基本实现了订单式种植,产品是不同规格的海红香米,含有特殊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有“药米”的美誉。当前市场价每公斤约50元,每亩产值约1万元。
闸坡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周边水利设施、道路建设逐渐完善,海水稻灌溉用水得到有效保障,也便于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结合“百千万工程”,闸坡镇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写好“土特产”文章,为旅游经济注入活力,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