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整理并定期复习让错题集变成得分“法宝”

阳江高三老师为备考学生支招——

分类整理并定期复习让错题集变成得分“法宝”

2024-03-13 来源:阳江日报

高三学生在紧张复习中。      龚燕红  摄

近日,我市多所高中学校举行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高考备考已进入冲刺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错题作为学生学习中查漏补缺、发现弱势的备考资源,如何处理这些错题,将它们转化为备考的宝贵资源,成为学生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那么,错题集如何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如何高效整理错题?记者采访了我市几位高三老师,听听他们的建议。

■ 阳江日报记者/黄方盈

化错题为宝

提升应试解答技巧

“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中,或是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错题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广东两阳中学数学老师朱伯举介绍,错题形成,意味着学生在掌握知识和能力过程中有所欠缺,教师教学上也可能出现了漏洞。

对于学生来说,整理错题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对错题的深入分析和反思,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解题技巧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提升。

对于老师来说,研究学生错题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补充手段,为教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反馈和查漏补缺的主要方向。阳江一中物理老师关月婷认为,教师也能通过学生的错题,有效掌握整个班级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程度,知道学生在学习中对某一知识点理解和认知上的偏差,然后进行透彻的错题教学,逐渐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从而提高集体学习成绩。

广东两阳中学语文老师陈协毅认为,就目前高三学生的备考进度而言,学生需在多轮复习备考中,加强错题分析研究,能够有针对性地弥补学科知识缺漏、培育分析问题能力、提升应试解答技巧等,实现有效增分的目的。

整理错题要讲究方法

“错题管理的关键是查找错误根源,而不是抄题目和答案。”朱伯举认为,错题的管理,其实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抄录和分类。陈协毅也表示,高三学生的错题管理应落实到相应考点。有效的错题管理,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只有深入理解了错误的原因,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再次“踩坑”。

部分学生在错题管理时也会走入误区,关月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错题管理的三个误区:一是学生只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进行错题整理,任务式完成收集后,从不回顾。二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所有错题的收集,只关注字迹工整规矩,忽视自己在整理错题过程中的收获,导致收效与时间投入难成正比。三是学生只更正答案,而不是将与错题相关的错误认知、常见思路、信息提取点、细节问题等都进行归纳,集而无获。

那么应该如何做错题收集呢?朱伯举支招:首先,要用一个专门的错题本收录错题。在整理错题时,建议学生将错题按照难度进行标注。这有助于在备考过程中了解自己所处的进度,以及哪些知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掌握。同时,学生在整理错题时,还应串联相关的知识点、公式、定理等。学生可以通过回顾这些记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另外,学生不仅要将错题分类整理,还要定期复习错题,这样才能够巩固知识点,避免在考试中再次犯错。

弄懂一题胜收集百题

在采访过程中,教师们都指出,搜集错题,不仅仅是简单地把错题抄写在错题本上,更重要的是反思考试时自己的解答情况,以及通过错题掌握知识点。

那么,如何反思错题,把错题集变为提高学习效果的“垫脚石”?朱伯举认为,首先,要以题目为核心,回顾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在考试前,可以将错题进行集中复习以巩固知识。例如数学科,学生可以把错题分为概念模糊、粗心大意、顾此失彼、图形、技巧、新概念、数学思想等类型,针对性复习。

其次,也可以通过老师讲解试卷时对错题的分析讲解,反思自己解题的切入口、思路突破方法、解题的技巧、规范步骤及小结等不足,分析自己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根源。再通过定期回顾,多对比多总结,突破知识难点盲点,逐步减少类似错误。

“真正弄懂一题远胜收集百题。”关月婷建议学生重视对自己感悟最多、收获最大的题目,用一题的收获拓展到其他题目的复习。以物理学科为例,背知识点是次要的,学会运用才是关键。建议学生的物理错题管理侧重于模型或运动类型分析方法的归纳整理总结。如“圆周运动类”“抛体运动类”等,又如“斜面模型”“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组合场模型”等物理模型。如今的高考强调情境入题,学生在反思错题时可以把相同模型不同条件的题目进行对比分析。

“只要愿意投入时间尝试和努力,给予足够的耐心,是能从错题管理中逐步收到成效的。”关月婷鼓励考生,积小流成江海,积跬步至千里。学生正确对待错题,就能化错题为宝,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