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市人民医院妇科成功入选,标志着该院妇科的专科建设已经走在全省前列。据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作最早开展于百年前的福民医院,历经戚秀珍、钟秀梅、关国湛等主任,将妇产科技术及业务不断推上新台阶。2006年,医院为更好地发展专科,将妇产科分为妇科和产科。妇科独立建科后,先后经过董小萍、莫劲思等妇科主任的不懈努力,打造出一个让漠阳女性信赖、老百姓认可的技术成熟的妇科团队。从市重点专科到省重点专科,该科诊疗理念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接轨,各亚专科发展逐渐成熟,综合诊治水平也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该科现致力打造妇科高水平五大中心和妇科内分泌门诊,以满足广大妇女更高的健康需求。
市人民医院妇科团队大合照。
妇科微创中心:
以小创伤换取大疗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需要手术去除疾病的情况下,术后腹壁部留下的手术疤痕仍然是很多爱美女性的顾虑。妇科微创中心开展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真正做到了除疾不留疤。
林女士(化名)因患有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治疗,但是她不愿意在身体上留疤。妇科主任莫劲思和团队的主任医师吴翠云、副主任医师梁晓明、主治医师李如玫等经过评估,给出了符合患者要求的手术方案——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即经阴道进入腹腔,建立人工气腹,置入手术器械,术后体表无瘢痕。
手术顺利完成,林女士术后恢复良好,疼痛轻微。她激动地说:“做完了手术,但是肚皮上一点伤口都没有,真是太神奇了。”
莫劲思介绍,因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操作角度有限,对主刀医生的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与开腹和多孔腹腔镜相比,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具备诸多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体表无切口和疤痕;其次是阴道切口愈合能力强,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影响患者正常性生活;而且阴道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容量,适合较大标本的取出;还避免了传统腹腔镜手术腹壁穿刺对腹壁肌肉筋膜完整性的破坏,对腹膜和腹腔脏器接触少,降低术后肠粘连、肠梗阻、穿刺部位粘连、切口疝形成等风险。
目前,妇科85%-95%手术为微创手术,传统多孔腹腔镜、单孔腹腔镜、宫腔镜冷热刀、阴式手术等已成为该科成熟的手术方式。从“多孔”到“单孔”,从“单孔”到“无孔”即经阴道腹腔镜,把“阴式手术”与“单孔腹腔镜”完美结合,为患者做一个“量体裁衣”的手术,妇科微创中心致力于“以最小的创伤换取最大的治疗效果”。
患者给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莫劲思赠送其亲手绣的锦旗。
妇科肿瘤诊治中心:
融合多种技术造福肿瘤患者
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是融合手术、化疗、放疗(腔内及后装、腔外及体外)、腹腔热灌注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治疗中心。从手术治疗到术后辅助治疗,妇科肿瘤的诊疗模式已常规化、精准化。
“妇科肿瘤的治疗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诊治,尤其是复发率高的卵巢癌,医院的综合诊治水平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尤为重要。”妇科主任医师张翠娟表示,该科对妇科肿瘤的综合诊治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可以给妇科肿瘤患者提供合适的手术方案、化疗病房、先进的基因检测结果,肿瘤患者的随访监测等均已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患者梁某(化名)是一名晚期卵巢癌患者,2019年在该院进行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经过化疗,病情也得到控制。不料在2020年再次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考虑肿瘤复发需再次化疗,但患者因化疗副作用无法耐受选择放弃,至上级医院就诊,使用靶向药物治疗,但药物控制效果不佳。在靶向药物治疗期间病情进展,从腹胀至腹腔、胸腔大量积液,无法平卧,甚至因进食而出现肠梗阻的症状。
患者再次找到市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专家,肿瘤专家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方案,以小剂量的化疗药物治疗。在医生的耐心治疗下,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胸水、腹水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肿瘤标志物由3000IU/L逐渐降至正常的35IU/L,气促、心悸的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从无法平卧,腹部增大如孕8个月,到现在能独立完成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妇科肿瘤的治疗不仅仅要遵循指南,更重要的是在遵循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达到长期生存的最终目的。
市人民医院妇科团队在查房。
妇科盆底治疗中心:
解决患者的“难言之隐”
妇科盆底治疗中心以妇女产后盆底康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诊治为特色,建立多学科合作,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诊治,妇科术后康复,妇女常见疾病防治的康复治疗,对女性“难言之隐”的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盆底功能下降、慢性盆腔痛、下腹痛、性交痛等有较好治疗效果。
近日,51岁的邓阿姨(化名)完成盆底康复治疗后喜极而泣:“终于不疼了,生活还有希望。”原来,邓阿姨这半年来反复下腹闷痛,同时有腰酸背痛、性交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她曾到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消炎治疗,症状无好转。今年1月,邓阿姨来到市人民医院妇科盆底康复门诊就诊,其VAS评分为7分,达到了重度疼痛。医生为其进行肌筋膜手法按摩3次,同时给予盆底磁刺激+骶神经电刺激交替治疗10次,磁电联合治疗第8次,邓阿姨觉疼痛明显缓解,要求继续治疗。
36岁的刘女士(化名),10年前生完二胎后,发现肚子瘦不回去了,变成了“丑橘肚”。刘女士以为是产后的正常现象,未予就诊。但近1年来,刘女士常常感觉到腰痛,出现便秘,试了很多方法,效果都不明显。
2个月前刘女士偶然来到妇科门诊体检,门诊医生将刘女士转诊至盆底康复专科门诊,经过检查腹直肌,考虑产后腹直肌分离严重,宽约7厘米。主治医生苏宝兰建议刘女士行腹直肌分离治疗。刘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同意治疗。医生给予刘女士电刺激+手法+自主训练等非手术治疗方式,治疗3次后,复查腹直肌恢复至3厘米。再给予2次电刺激+手法治疗,现腹直肌已恢复至2厘米内。刘女士腰痛症状已缓解,便秘症状改善,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很多女性都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特别是产后妈妈,渴望能恢复到产前的身材和状态,这与盆底康复密切相关。”妇科主任医师吴翠云介绍说,盆底康复对产后妈妈的身体康复有积极意义,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对患者盆底肌功能筛查、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磁疗、使用盆底康复器进行家庭训练等。
妇科宫腔镜日间手术中心:
“诊治一体”模式让患者受益
妇科宫腔镜日间手术中心的建立,让患者能够以最少花费、最少时间完成宫腔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现年门诊宫腔镜检查手术量超过1400台,宫腔镜治疗手术近500台。这种“诊治一体”的新模式,已使诸多妇科患者获益。
患有高血压病的73岁钟阿婆(化名)就是受益者之一。钟阿婆已绝经20余年,在该院消化科住院检查时查阴道彩超提示:绝经期子宫并宫腔内异常回声,考虑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大小约20毫米×5毫米),医生建议其进行宫腔镜检查。
钟阿婆及家属都非常担心:没有麻醉的宫腔镜检查会不会很痛?宫腔镜检查时能否一起处理宫腔肿物?妇科宫腔镜诊治中心梁晓明副主任医师详细向其讲解:那是非接触性宫腔镜检查,术中不需放置阴窥、无需扩张宫颈、不麻醉,条件允许可镜下直接将肿物切除,疼痛轻微,出血少。
钟阿婆半信半疑进入宫腔镜检查室。术中,医生发现患者宫腔内有一大小约20毫米×6毫米息肉样肿物,钟阿婆好奇地全程“观看”了手术医生完整摘除宫腔肿物的过程。“术中感觉不到明显疼痛,还看到自己的宫腔及手术过程,太神奇了。”钟阿婆说。术后第二天,钟阿婆满意地出院了。
传统宫腔镜检查的主要操作流程是患者躺于床上,采取膀胱截石位,医生消毒患者的外阴、阴道之后放入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在扩张宫颈之后将宫腔镜镜头伸入到患者的宫腔内,观察宫腔内情况。此操作往往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非一体化宫腔镜不能实施“即诊即治”立即解决宫腔问题。
非接触性宫腔镜指宫腔镜操作时医生不接触病人的外阴、阴道、宫颈,即检查时不放置窥器、不夹持宫颈、不扩张宫颈,低压膨宫,将内镜置入宫腔进行检查和操作,可在患者无麻醉清醒状态下进行手术,而且能有效减少患者不适和对宫颈的损伤。
妇科海扶无创治疗中心:
以“绿色疗法”保护女性生育功能
妇科海扶无创治疗中心在2020年10月引进全国最先进的JC300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能达到微创或无创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大海扶”已广泛应用在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腹部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等疾病的诊治。截至目前,已成功治疗435例患者,术后妊娠约20例,有生育要求患者成功分娩了8例海扶宝宝,助她们圆了“妈妈梦”。“小海扶”治疗外阴白斑、宫颈慢性炎、HPV感染等也得到患者的肯定。
三年前,34岁的钟女士(化名),因“发现子宫肿物半年余”到市人民医院妇科就诊。彩超检查提示患者为子宫多发性肌瘤(较大的约6厘米×5厘米),右卵巢巧克力囊肿待排,左侧输卵管积水待排。钟女士已婚未育,有生育要求,即将迈入高龄孕妇队伍而又未孕,渴求怀孕的钟女士也选择了海扶刀手术治疗。术后半年成功妊娠,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宝宝。
妇科副主任医师邱洪梅介绍,传统手术方式易造成子宫损伤,形成瘢痕,短期内妊娠存在很大风险。而海扶刀治疗具有不开刀、不流血、无创口、无疤痕的优点,故可避免患者切口感染、术后粘连等传统手术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可以获得更快的提高。海扶刀治疗对肿瘤的消融是适形的,在子宫肌瘤方面仅消融肌瘤而对子宫肌层几乎无损伤,且无需麻醉,在镇痛、镇静条件下即可手术。
“海扶刀治疗最大的优势是,能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且不影响卵巢功能,术后3—6个月可以备孕。”莫劲思说。
妇科内分泌门诊:
守护女性健康 从关注月经开始
妇科内分泌门诊包含月经病门诊和更年期门诊,2023年,妇科月经病门诊成功入选全国“月经专病门诊规范化建设项目”执行单位。
妇科副主任医师许小文介绍,月经病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规律性、周期频率、经期长度及经期出血量不一样的情况,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月经病的发生与生殖内分泌功能息息相关。
女性一生无论在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都可能遇到月经异常相关问题,月经病范围广泛、病因复杂,治疗周期长、通常需要长期综合性管理。月经病如不及时治疗,将可能导致贫血、不孕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身体及心理症状。
医生表示,更年期女性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认识到这是必须经历的生理过程。如果在生活中出现焦虑、烦躁、恐惧和失落等负面情绪,可以尝试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活动或工作上,来进行心理暗示和疏导,同时与身边的人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管理情绪,保持开朗、乐观、积极的态度,保持心情舒畅。
此外,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适度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久坐、憋尿等;避免外界伤害,不吸烟、避免二手烟;合理饮食结构,荤素搭配,保证五谷杂粮、新鲜蔬果的摄入。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体育娱乐活动,如慢跑、瑜伽、登山等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增加活力。
妇科护理团队:
“医护一体”提高服务质量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好的治疗效果,与优质的护理服务密不可分。为提高妇科护理服务质量,妇科护理团队根据疾病类别开展医护一体化的工作新模式。
什么是“医护一体化”?妇科护士长童玉梅介绍说,一是医护共同交班,每周一开展医护业务学习,护士长参与医护业务学习授课。二是医护一起查房,主管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制定初步治疗计划,然后由上级医生评价、补充;责任护士从护理角度汇报患者护理问题、护理计划、治疗护理实施情况及护理效果,护理组长针对责任护士的问题补充,或向医生提问、请教。
在医护一起查房的过程中,医护双方听取患者/家属意见及提出问题,医护之间进行治疗性沟通,护士将观察到的特殊病情变化及已经采取的护理措施反馈给医生,医生提出治疗方案,需护理关注的重点内容,医护一起观察诊疗、护理效果,指出不足并及时纠正,责任护士作记录,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护理组长/护士长审核、跟进。“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让医、护、患关系更加紧密、更加融洽,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相互配合,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此外,为了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护理团队还开展了礼仪培训,并举行科普大赛,拍摄护士日常沟通场景,进行正、反面对比,提高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从而提升患者就医的满意度。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谭兴孚
通讯员 廖兆军
■ 图片/市人民医院妇科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