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根据顾客需求配备养生药材。
俗话说“秋季进补,冬令打虎”。适当进补,可以帮助调理改善身体,为冬天的到来做好准备。近日,阳江迎来了秋季进补热潮,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养生气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秋季进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饮食方式,而是融合了中医药文化和现代养生理念,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在秋季进补的热潮中,阳江的饮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老火靓汤作为阳江饮食文化的代表,是秋季进补的优选。各种食材和药材搭配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段时间,在阳江的各大市场和药店,各类滋补食材和中药材销售火爆。笔者走访市场了解到,今年秋季,红参、西洋参、陈皮、桂圆、阿胶等滋补品热销,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秋天到了,阳江人最喜欢煲靓汤,买些药材回去给家人煲些滋补汤,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这些药材都是我根据医生建议挑选的,品质有保障。”市民陈小飞说。
除了传统的滋补方式,一些创新的养生产品也受到市民的青睐。近年来,中药奶茶、中药面膜、中药香囊等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将中医药文化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市区华侨新村一饮品店推出了桂花气泡水、枸杞拿铁、凉粉美式、苹果肉桂拿铁等养生产品。店长何娇介绍,这些饮品不仅具有养生功效,还融入了时尚元素,很受年轻人欢迎,比如枸杞拿铁这款新品,既有咖啡的香醇,又有枸杞的滋补作用,是很多上班族的最爱饮品。
秋季,很多人会有“贴秋膘”的习惯。秋膘怎么“贴”才科学?对此,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郑佳表示,“贴秋膘”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习俗,旨在通过秋季进补增强体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备能量。郑佳建议,不同体质的人进补方式也有所不同,气虚体质者应以温补为主,可适当食用鸡肉、红枣、桂圆、栗子、山药等温性且补气的食物;阴虚体质者则需注重滋阴,百合、银耳、雪梨、黑芝麻等食物是不错的选择;而痰湿体质者需要健脾化痰、祛湿利水,薏米、红豆、茯苓等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更为适宜。
郑佳提醒,有几类人不宜盲目进补,如肥胖及代谢异常人群,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会加重病情;脾胃虚弱者强行进补易导致消化不良;胃火旺盛者需要先清热再进补,盲目进补会加重内热;老年人和儿童消化功能较弱,应避免大量吃肉,以防积滞。“‘贴秋膘’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重视辨证施补,以润燥为要。”郑佳说。
“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受‘秋燥’影响,出现咳嗽、喉咙不适、皮肤干燥等症状。”郑佳表示,在阳江,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多吃滋润的食物。百合、银耳、雪梨、蜂蜜等食物具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适当多吃。此外,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应保证适量摄入,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在食材搭配方面,郑佳也给出了建议,市民在食用羊肉等温热性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凉性蔬菜,如白菜、萝卜等,既能中和食物的温热之性,又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烹饪方式上,尽量选择清蒸、炖煮等较为清淡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过于油腻的做法,以减少肠胃负担。
进补的食材或药材是否越贵越好?郑佳表示,选择适合自己体质的食材和药材才是最重要的,价格昂贵并不一定代表功效就好,常见的山药、红枣、枸杞等食材,同样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且价格亲民。
“秋季进补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但要注意科学合理。”郑佳表示,市民在进补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根据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进补方案。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文/图 安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