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则关于13岁男孩脖子发黑的新闻登上微博热搜。起初,家人以为孩子只是不爱干净,反复清洗却不见效果,就医诊断后才发现是黑棘皮病。更令人关注的是,新闻中提到,男孩平时酷爱零食,一到夏天更是喜欢用冰饮料下饭。那么黑棘皮病究竟是什么?它与日常饮食习惯有所关联吗?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今天,市人民医院医生为我们带来黑棘皮病有关知识和预防技巧。
什么是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是一种以皮肤色素沉着、增厚、粗糙为特征的皮肤病,常见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它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呈现灰黑色或棕黑色,触感粗糙,类似“天鹅绒”质地。
值得注意的是,黑棘皮病本身其实不严重,它几乎不疼不痒,但是,得了黑棘皮病,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它不会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可能有其他的病因。黑棘皮病本身并非独立疾病,而是身体代谢异常的信号,尤其是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因此,它常被视为糖尿病、肥胖症或内分泌紊乱的早期预警。
黑棘皮病为何会发生?
1. 胰岛素抵抗是主要诱因
黑棘皮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当身体对胰岛素反应降低时(即胰岛素抵抗),血糖代谢异常,导致皮肤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出现色素沉着和增厚。
2. 肥胖是重要危险因素
新闻中的男孩体重超标,且酷爱零食、冰饮料,这正是黑棘皮病的典型诱因。肥胖者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进而增加患病风险。
3. 不良饮食习惯加剧病情
高糖、高脂饮食(如零食、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波动,长期摄入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此外,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代谢,加速病情发展。
4. 其他可能原因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病史。
- 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药物或恶性肿瘤(罕见):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或内脏肿瘤也可能引发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如何治疗?
黑棘皮病本身不会传染,但若不干预,可能伴随更严重的代谢疾病(如2型糖尿病)。因此,治疗核心在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整生活方式:
1. 控制体重,改善代谢
- 科学减重:通过合理饮食(低糖、低脂、高纤维)和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必要可以去医院减重门诊咨询就诊。
- 减少精制糖摄入:避免含糖饮料、甜点、油炸食品等。
2. 医学干预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开具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二甲双胍)。
-皮肤护理:外用维A酸、水杨酸等可缓解皮肤增厚,但需遵医嘱使用。
3. 定期监测血糖和激素水平
尤其对于肥胖或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胰岛素、血脂等指标,以便早期干预。
如何预防黑棘皮病?
1.首先要减重,控制肥胖。
2.均衡饮食:多吃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
3.坚持运动:每天30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4.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5. 关注皮肤变化:若发现颈部、腋下等部位异常变黑,及时就医排查。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