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江日报记者/任绍华 曾宇萍 关雯静
9月24日17时,阳江黑云压城、风雨大作,今年的“风王”台风“桦加沙”以翻江倒海之势在阳江登陆,试图摧毁一切阻挡它前行脚步的东西,所到之处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桦加沙”的正面袭击,让阳江人民联想到17年前同样是在9月24日登陆的台风“黑格比”,那场台风给阳江造成的重创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但这次“桦加沙”录得阵风16级54.5米/秒,打破了“黑格比”创下的16级52.5米/秒纪录,12级以上大风持续10小时也超过了“黑格比”。
风愈强,志愈坚。阳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防台风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上下众志成城,从精准决策到落细落实,从严密防御到救援准备,从抗风救灾到复工复产,干群同心构筑起坚固防线,在“巨灾”面前实现了人员零伤亡目标。
精准决策,构筑防御台风坚固防线
早在9月22日,市应急指挥中心就已灯火不熄,面对已加强为超强台风的“桦加沙”和极有可能正面袭击阳江的路径图,指挥中心的干部个个表情凝重。
“我们要按照超强台风正面登陆的最不利情况,争分夺秒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市委书记卢一先和市委副书记、市长余金富,发出了迎战台风“桦加沙”的指令。
首战即决战,决战必决胜。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充分利用台风影响前的窗口期,按照“五个宁可”要求,落实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和“六个百分百”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9月22日11时30分,市三防指挥部将防风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风Ⅱ级应急响应,9月23日10时30分再次提升为防风Ⅰ级应急响应。23日起,全市范围内渐次实行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等“五停”措施。
9月23日,卢一先、余金富分别深入基层督导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靠前指挥一线督战,推动各项防风防汛措施落到实处,争分夺秒、严密布防,落实防御措施。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成员,也分别深入基层开展督导检查。当晚,我市再次召开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视频调度会,对台风防御应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提出要“严阵以待集中力量打赢防台风硬仗”。
市政府发出紧急动员令,号召全市人民共同行动,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各地各部门协调联动、全力以赴,市县镇村四级同步响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迅速构筑起防御台风坚固防线。
台风登陆前,阳江辖区内27个海上风电平台、120艘海上风电交通船、16艘水工作业船及30艘涉客船舶上的所有船员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上岸,9970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全市1038个避难场所全部开放,11743名抢险救援人员全部待命;全市270个在建工地全面停工,10124名参建人员全部安全转移;全市所有跨海航线已全部停航,渡口渡船已全部停运……
隐患排查方面,全市52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已落实防控措施,44处地灾点安装了专业监测设备,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下沉到各县(市、区);救援准备方面,阳江供电局安排应急队伍近1700人,配备发电车16辆、发电机44台、无人机240架,预置卫星电话39台,全力保障供电安全;市水务集团提前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和加固维护,利用沙袋对配电间、高低压机房等重要设施进行封堵,防止雨水倒灌;物资保障方面,全市205家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加大货源组织与调运力度,确保粮、油、肉、菜等基础物资储备充足……
“台风对网箱养殖的影响很大,所以适合销售的鱼都要应收尽收。”阳西县沙扒镇网箱养殖户冯谦,听到台风“桦加沙”的消息后,马上联系客户,抢收了40多万斤金鲳鱼。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与养殖户联动,为养殖户用船、用人、冷藏、销售等环节提供帮助。海陵试验区与时间赛跑抢收网箱养殖鱼;阳西县沿海乡镇的水产养殖户通过将鱼苗预先集中并准备随时转移至配备供氧设备的转运车等创新举措,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农业农村部门加强指导,种植户抓紧抢收成熟坚果,全力守护劳动成果。
广大市民也积极行动起来。居民们给绿植“搬家”,在阳台落地玻璃窗上贴出“米”字形胶带。各小区物业迅速启动防御预案,在一层电梯间堆放沙袋,形成临时挡水防线。通过张贴公告、微信群发布通知等方式,提醒居民及时清理阳台杂物、检查地漏排水情况,避免台风导致次生灾害。
在这场抗击超强台风的战斗中,阳江上下联动,从未雨绸缪到严阵以待,共同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人民至上,灾难面前彰显城市温度
台风“桦加沙”来袭之际,我市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置于首位,坚决全面彻底做好人员转移工作,通过细致排查和全方位服务,实现了危险区域人员的应转尽转、妥善安置。
截至9月24日下午,全市已安全转移群众167343人,开放应急避难场所1038个,每个安置点均配备社工和志愿者,并为转移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与医疗支持,同时严格登记管理,确保转移人员安全,筑起一道温暖坚固的“避风港”。
在台风登陆前,我市针对海边危险区域、低洼地带、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涉险地区与风险人员全覆盖,尤其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安全。
9月24日上午,台风逼近,阳春公安接到预警,八甲镇罗城村委会大冲村84岁瘫痪的梁婆婆,居住房屋紧邻山体,强降雨极有可能诱发山体滑坡,情况危急。民警立即联动镇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奔赴现场,安抚梁婆婆,并借助专业转运设备,顺利将她护送至八甲卫生院。当得知老人的两名孙女无人照料,民警又多方联系亲属,直到确认孩子已安全入住亲戚家、生活得到妥善保障,才放心离开。
全市各安置点不仅提供安全住所,更注重生活细节与情感关怀。“住在这里很安心,看看书打发下时间。” 9月24日上午,在城西中学安置点,81岁的黄伯手捧着一本书专注地看着。老人淡定捧书阅读的画面,给人一种松弛感。黄伯告诉记者,他于当天早上被村干部接到这里安置,饮食、住宿皆有着落。
“为阳江点赞!” 9月21日,一个从云南昆明过来海陵岛的老年人旅行团一共43人,还没玩尽兴,就遇上了台风天。虽然只能在酒店里避风,但游客非常感谢当地政府给予的关怀和帮助。游客李红英表示,在台风到来前已提前收到政府部门推送的详尽的防台指引,有什么需求和困难都能及时得到解决。“各项安排都很清晰,心里很踏实。”
在此次台风防御过程中,阳江“双百”社工队伍迅速响应,800余名社工下沉一线,巡访困难群众,协助转移重点人群。在海陵试验区闸坡镇北极村,社工化身“宣传员”,用方言讲述台风破坏力,指导群众检查用火、用气、用电安全。
青春力量也在闪耀。应急志愿者帮助人员转移,安抚老人情绪,传授简易防护知识。在阳西县上洋镇敬老院,志愿者与工作人员悉心整理床位被褥,搀扶老人转移;医疗义工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志愿者还检查加固门窗,转移易被风吹动物品。阳东爱心志愿者协会旗下“美丽花城”志愿队组织志愿者主动深入小区,开展安全防范宣传与隐患排查,对小区内的断枝树杈进行初步清理,以消除安全隐患。
交通、医疗、市政、应急等部门时刻待命,上演生命救援。24日晚7时35分,一名临产孕妇因道路受阻被困海陵岛。海陵试验区紧急调度交警、市政、医院三方联动,30余名工作人员冒着13级狂风清理出15公里“生命通道”。交警支队智能指挥中心全程调度,原本35分钟的车程仅用25分钟便将孕妇送达市妇幼保健院。当晚8时33分,新生儿响亮啼哭,参与救援人员松了一口气。
通过科学调度、细致服务与极限救援,阳江在狂风暴雨中不仅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安全,更以人性化的安置保障彰显这座城市的温度。
众志成城,干群连心凝聚抗灾合力
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从省到市,一道道紧急动员令、一份份倡议书接连下达,迅速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市民群众积极配合、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汇聚起抗击台风的磅礴力量。
紧急之下,风雨之中,“逆行者”的步伐愈发坚定。
江城区南恩街道西濑社区的喇叭声穿透街巷,由街道应急分队、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30人工作队挨家挨户动员低洼地区居民转移。阳春市党员干部手持宣传资料,走村入户普及防风知识,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阳西县县直单位党员干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下沉镇村一线巡查隐患……党建组织优势充分发挥,红色力量遍布每个角落,将安全守护送入千家万户。
“她不肯走,我们就守到底!”阳东区东平镇东平社区派专人守在独居老人曾阿婆房子对面的邻居家,以防意外发生,随时组织施救。“感谢政府,一次又一次地来叫我们。”在阳春市双滘镇垌头村,村民苏贤营和老伴眼眶泛红,连连感谢村干部的“连劝带拉”。
最是坚守动人心。饱含温情的喇叭声、敲门声与叮嘱声,是“逆行者”坚实行动的真实写照,让群众安全感充盈心间。
台风登陆后,阳江遭受重创,重建家园的“抹痕”行动随即全面展开。市委组织部发出党旗在抗灾一线飘扬的号召,市委统战部发出社会各界、志愿者共同奔赴抗灾一线的倡议。
“逆行者”就地转为“先行者”。从城市街头到村庄乡道,阳江全市迅速行动,各方力量高效协同,社会救援队伍紧急集结,干群并肩作战,全力恢复家园。截至9月25日凌晨,全市各单位部门、企业等出动救援力量超1.2万人。省委、省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星夜来援。
昼夜奋战,守护万家安好;抢险一线,尽显责任担当。
“电一来,这心里就亮堂了!”9月24日晚,江城区中洲街道碧桥村委会应急避难场所断电,江城区供电局联合广东电网应急志愿队的党员突击队迅速集结供电,让50多名村民安心避灾。作为台风登陆地,海陵岛6.8万户用电受影响,阳江海陵岛供电局党员突击队成员王宁强迅速带队赶赴线路受损最严重的莳元村勘察抢修,全力恢复供电。
台风过后,给阳江留下了满目疮痍,全市85000多棵树木倒伏,其中市区13950多棵,市区道路到处是连根拔起和东倒西歪的大树,183条主干道路交通中断。面对严峻繁重的抗灾复产任务,全市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各地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的科学调度下,集中力量参与救援,全市干部群众团结奋战,展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恢复交通动脉大会战。在台风登陆后的24小时内,截至25日下午,市区因灾中断的主要交通干道已全部恢复基本通行能力,为市民出行、民生保障和后续救灾复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电力、通信、供水部门全力抢修受损线路;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应急抢险保通;农业部门指导农户开展生产自救;工信部门协助受损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卫生防疫部门开始灾后消杀工作;各级团组织动员志愿服务队伍在救灾复产一线持续发力;央企国企投入重型设备并调配人员参与救灾工作……
众志成城,能破万难;干群连心,可渡风雨。台风“桦加沙”虽已远去,但阳江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抗击台风的战斗还在继续,阳江人民正用坚韧和温情,快速抚平伤痕,共同建设家园,让熟悉的烟火气重新升腾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