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能庆的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邱能庆写给母亲的家书。 陈宏侃 摄
■ 阳江日报记者/许 倩
“妈,你不用担心,我一定紧跟毛主席的步伐走!”
时光追溯至77年前,26岁的邱能庆参加解放军,向母亲豪迈告别。
这位被乡亲昵称为“阿等”的阳江兵,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英勇牺牲。心心念念等候了一千多个日夜,母亲再也没能见到她挚爱的“阿等”。
人民英雄以“无名”的身份长眠异国他乡,几十载春秋更迭,邱能庆烈士的亲属始终记挂着这位“家族骄傲”,从未放弃过找寻他留存人间的遗迹。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发布信息,邱能庆烈士的遗骸经过鉴定比对,成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确认身份的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记者来到阳东区大八镇毗邻江河水库的一个小山村,走访烈士故居和后人,追忆这位阳江英雄的故事。
“三叔胆子大,在村里出了名”
邱能庆1922年出生于阳东区大八镇(大八公社大陂大队大陂村),1948年10月参加解放军,生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七十三师二一八团八连战士,1953年7月10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其遗骸于2020年第7批被迎回中国,安葬于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邱能庆烈士一生未成家,因父亲早逝,由母亲和长兄邱能旺抚育成人,在家里排行老三。由于家境清贫,邱能庆和家人曾靠吃糠、吃树皮过活,为帮补家计,他放牛、抓鱼、干各种农活,村里人对他评价都很好。
“听长辈和村里人说,我三叔是在彭德怀、陈赓麾下打仗的!他的大胆,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只要他认为正确的事情,都敢去尝试。”
60岁的邱成桂是邱能庆烈士的侄子,虽未见过他心中英勇无比的三叔,但一提起,就忍不住激动落泪。
“长辈跟我说过,抗战时三叔参加过游击队,跟日寇打过仗,就算没枪也敢往前冲,战斗起来不怕死……”邱成桂老人眼睛通红、声线哽咽,娓娓道来他埋藏已久的敬意和对先辈的思念。
邱成桂的弟弟邱成茂提起三叔,同样心潮澎湃、难掩激动。虽与这位长辈素未谋面,但心思细腻的兄弟俩却因那些光荣的革命事迹,与他们引以为傲的三叔有着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结。
邱成茂回忆:“以前村里有个老人叫邱元朗,是和三叔一起长大的玩伴,他最喜欢跟村里人讲三叔的‘威水史’,可惜前几年老人去世了,不然就能更细致地还原三叔的生平故事了。”
“两代人想去当兵,传承革命精神”
在前线,与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邱能庆坚信“先有国、才有家”,但心中也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在祖国的亲人。
在一张标有“庆祝志愿军出国两周年纪念信笺”字样的手写家书上,邱能庆的字迹流畅工整,孝义之情跃然纸上。他写道:“亲爱的母亲大人,您的身体是否好吧,工作是否均顺利吧。”“愿你身体强健,把家中生活搞好。”“现在我寄了点钱来家避免点困难,愿你尽量用些钱买床被和衣物,避免寒冷……”
邱成桂回忆道:“三叔牺牲前不久,大队还送来几匹布,说三叔在前线打胜仗、立了功。没过多久,就传来三叔阵亡的消息。奶奶听闻这一噩耗,在路上当即倒地痛哭。”一家人的心像被蒙上了阴影,久久未散。
后来,虽然未见三叔的遗骸和遗物,但大队送来了三叔的许多奖章,还经常在过年时送来“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对联。家里人会把对联贴在大陂村老房子的门口,提醒着后人:烈士为国捐躯的革命精神永续。
受三叔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20来岁的邱成茂也想参军报国。“当时已经进入验兵阶段了,可惜后来没选中。”邱成茂说,自己小时候因交不起两块五的学费,受教育程度仅至初中。如今家族后代都过上了好生活,子孙都有机会上大学,要感恩革命先烈和前辈。
邱能庆烈士不朽英魂一直激励着邱氏后人。邱成桂说,自己有两个在读中学的孙子,他和儿子也一直鼓励两个孩子“多多学习三叔公的革命精神,毕业后应征入伍”。
“国家强大了,想去沈阳告诉三叔!”
讲好阳江英烈故事,是当代人的使命担当。
已经登记在册的阳江籍抗美援朝烈士有106人,邱能庆烈士是其中之一。9月12日上午,市、区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走进大八镇大八社区,向邱能庆烈士的亲属邱成桂、邱成茂等送去慰问与关怀。
“感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才有现在这么好的生活。很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辽宁沈阳看看三叔,告诉他祖国今天的强大和生活的美好,只要想到这件事情,心里都很激动!”听闻邱成茂的一番话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当即表示,将全力支持烈士亲属的诉求,计划在恰当时间节点,组织家属代表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邱能庆烈士。
阳江持续做好关心关爱烈属工作,积极配合省厅统一部署开展好编制烈士英名录工作,现已全面收集全市697位烈士信息。同时,全覆盖推进烈属走访慰问工作,迄今共慰问包括烈属在内的各类优抚对象17.11万人次。
■ 链接
近年来,我市共筹集910万元资金,对32处县级及以下和6个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集中迁移,大力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烈士、缅怀英烈、学习英烈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共有烈士陵园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9处(其中省级1处,县级8处),现已全部完成县级党委政府公祭烈士场所修建“烈士英名墙”目标,市级公祭场所的“烈士英名墙”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建设中。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