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体验插秧过程。 李凯 摄
阳江日报讯(记者/陈思捷)7月22日,市区金山植物公园迎来了特殊的“新成员”——海水稻试验田正式落户。6个新品种的海水稻扎根于此,不仅为公园的物种多样性再添亮色,更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海水稻培育过程的科普平台。
当天上午,公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专业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一群小朋友兴致勃勃地体验插秧劳动。“大家注意,稻苗的种植间距要保持20厘米左右,大约一掌宽的距离插下。”技术员耐心讲解种植要领,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起嫩绿的秧苗,学习辨别根系、掌握种植深度,将一株株希望的禾苗播撒在铺满塘泥的试验田里。
据了解,海水稻试验田是由市市区公园管理中心与阳江市听海耕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项目,是公园推进“科普+休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让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直观观察耐盐碱水稻逆盐生长的全过程。试验田还配备了智慧农业设备,能实时监测土壤盐度等关键数据,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农业的魅力。
“此次我们共引入‘海墨1号’等6个新品种,其中最高的能长到2.2米高,预计3个多月后便能迎来收割期。”听海耕田公司项目负责人吴盛伟介绍,这些海水稻有着强劲的适应能力,能在盐碱地等传统难以利用的土地上生长,而且抗逆性强,能有效抵抗病虫害、涝害等,对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增产增收意义重大。此次引入的6个新品种是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共同培育,首次在阳江试种,涵盖了黑米、红米等多个特色品类。希望通过公园里这片小小的“试验田”,让更多人了解海水稻的推广背景和深远意义。
市市区公园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赵晓亮介绍,目前智慧农业小公园已有350多个植物品种,包括观花、观果、观叶等多种植物,其中猪血木、望天树等名贵树种已定根生长。此次引进海水稻试验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公园的植物品类,更承担着培育观察与科普教育的任务。未来,这里将作为“户外自然课堂”,定期面向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农耕体验、植物观察等科普活动,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海水稻的生长特性,感受“向盐碱地要耕地”的农业科技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