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向教室,刚到门口,一阵嚎啕大哭便迎面袭来。教室里闹哄哄的:有人围观看热闹,有人窃窃私语。原本愉悦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躺在地上哭的是小健。前任班主任曾提醒我:小健是个有事没事都爱

以师者微光,点亮童心晴空

岑艳青

2025-07-23 来源:阳江日报

那天,我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向教室,刚到门口,一阵嚎啕大哭便迎面袭来。教室里闹哄哄的:有人围观看热闹,有人窃窃私语。原本愉悦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躺在地上哭的是小健。前任班主任曾提醒我:小健是个有事没事都爱哭的男孩。这不,新学期才几天,他已哭了好几回。记得上次上课,同学们正认真听讲,他突然“哇”的一声大哭,全班愕然。我苦口婆心讲了许多道理,他却始终沉默。

这一次,我决定不再沿用老办法。我想到《爱的教育》中的策略:先情感上接纳,再与学生共情。我走到小健身边,轻轻抚摸他的肩膀,低声说:“很难受,是吗?如果哭出来会舒服些,你就先哭一会儿吧。”话音未落,小健已努力收住情绪。我顺势问明原因,原来,他的笔记本被同学弄脏了。我拿起本子,只见两团醒目的污点。我真诚地说:“你把笔记本保护得这么好,却被弄脏,确实令人伤心。我会提醒大家以后注意,不随意弄脏别人的物品。”话刚说完,小健竟止住了哭泣,擦干眼泪,安静地回到座位。若按以往的说教,他或许会在地上哭十几分钟。可见,先接纳情绪,是与学生建立信任的第一步。只有我们接纳孩子,孩子才能接纳自己,获得安全感;也只有在安全的氛围里,孩子才有机会自我修复,自我成长。

后来我了解到,小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由爷爷奶奶带大,自幼胆小、敏感、自尊心强,遇事便以哭闹表达。缺失父母陪伴、缺乏安全感,是性格形成的根源。因此,我决定用“接纳—赞赏—关爱”的链条,慢慢撬动他的改变。

接纳只是起点。接下来,我抓住每一个闪光点及时表扬,让他知道老师关注并欣喜于他的点滴进步,同时委婉指出尚需改进之处,并适时委以重任,把我的信任与期望传递给他。课堂上,小健举手回答问题时,我会大声肯定:“小健同学不仅积极发言,还改掉了爱哭的毛病,越来越像个真正的男子汉!”小健羞涩地低下头,却用更积极的行动回应了我的赞赏。

教师面对学生的短板,若只盯住问题不放,教育便寸步难行;若能迅速调转目光,挖掘优势与潜能,以“天使的一面”带动“魔鬼的一面”逐渐消退,才是高效且温暖的教育策略。

除了接纳与赞赏,我还把关爱落到实处。学习上,我安排成绩优异的同学与他结对帮扶;生活上,我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孩子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如果为了工作而错失教育良机,将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我建议他们尽量把工作地点转回家乡,既能谋生,又可陪伴孩子。电话那头,父母陷入深思,开始反思以往的缺失。不久,小健的父母回到本地工作,给予他更多陪伴与关爱。渐渐地,小健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半个学期后,他的成绩稳步提升,与同学相处也日益融洽。

在持续的接纳、赞赏与关爱中,小健从那个遇事就哭的小男孩,成长为满脸阳光的少年。如今,他学习认真,还被选为班干部,把班级事务管理得井井有条。那天,他从领奖台冲下来,一把抱住我:“老师,我真开心,拿了三张奖状!谢谢您!”望着他澄澈的笑脸,我无比欣慰:又一个孩子在我细心的呵护中向上生长。

每个孩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正因不同,世界才五彩斑斓。教师当如居里夫人,挖掘出属于每个孩子的“镭”。用心栽培,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教师最值得骄傲与幸福的事业。

教育是一场修行。愿我们做教育中的有心人,以生命影响生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