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防御强台风“韦帕”工作纪实

科学应对台风筑牢防御“安全网”

——我市防御强台风“韦帕”工作纪实

2025-07-21 来源:阳江日报

■ 阳江日报记者/关雯静

7月20日,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于17时50分前后在江门台山海宴镇沿海登陆,20时15分前后以强热带风暴级在阳江海陵岛沿海再次登陆。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闻“风”而动,多措并举防御台风“韦帕”,全力以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靠前指挥  压紧压实防御责任

“韦帕”是一个环流庞大的热带系统,来势汹汹,对我市有严重风雨影响,防御形势极其严峻。

自启动防御台风工作以来,一场自上而下、与时间赛跑、守护万家平安的防御行动全面铺开。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全力筑牢防风“安全网”,确保打好打赢防台风硬仗。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迅速部署、落实防御措施,立足最不利情况,做好台风防御工作,加强抢险救援准备。

台风“韦帕”生成后,我市先后发布预警、应急响应,为防御工作争取更多时间。根据台风发展趋势,市三防指挥部于7月18日15时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7月20日11时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全市实施防台风“五停”紧急措施。

在此期间,各县(市、区)、各部门迅速进入“应战状态”,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御工作,将防御台风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层层压实责任,深入基层一线,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和“八个再查一遍”,聚焦防台风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检查、再落实,做好高风险源头管控。

提前转移避险,是避免人员伤亡的关键举措。各地各部门强化人员转移避险,坚决、果断、提前、彻底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加强转移人员安置管理,让群众安心更暖心。截至20日18时,全市累计转移人员41389人。同时,通过电视、广播、公众号等多渠道滚动播放台风的预报预警信息,引导公众远离危险区域,主动防灾避险。

闻令而动  凝聚防风强大合力

以“汛”为令、闻“风”而动。各地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盘棋”,凝聚起防风抗风的强大合力。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强预警强化值守。气象、水文、水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24小时紧盯雨情水情工情变化,及时发布暴雨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做好风情、雨情、灾情的上传下达。

突出科学应对精准施策,抓好重点区域防御。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出动检查2120人次,检查削坡建房风险点、危房老房915栋。市政人员巡查加固市区300多条道路路灯、变压器等设备,排查市区32个水浸点防水浸自动监测设备。市交通运输部门督促提醒9个公路项目、6个水运项目以及广湛高铁项目等建设项目停工和人员撤离。

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提前部署抢险救援力量,筑牢台风防线,随时奔赴各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其中,省消防救援总队训保支队、特勤大队126名消防员携带10艘舟艇和10辆大型排涝车部署于市区、阳西县城和阳春南部山区3个重点地区;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40名消防员携带6艘舟艇前置阳春永宁、阳西新墟等重点镇街。南方电网广东阳江供电局组织应急队伍1605人、应急发电车14台、发电机28台、卫星电话47部24小时响应。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组织11支应急队伍共584人、6台抽水泵、9台橡皮艇等设备随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勇当先锋  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风雨之中,更显担当本色。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在抢险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全力、有序开展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工作。

在阳东区,依托“党建网格+”工作机制,发动党员干部和志愿者5000余人投身于防灾救灾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江城区埠场镇,300余名党员干部自发组建起10余支“夜巡队”“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对镇内建筑工地、水库水闸等进行“地毯式”“拉网式”排查。在海陵试验区闸坡镇新盐村海边,挂点单位以及镇村干部逐户上门,协助商户加固、转移广告牌、餐桌等易坠物。在阳春市双滘镇,镇村干部通过电话、敲门等方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安置点内后勤保障细致周全,让转移群众安心避风……

党员干部冲在前,群众感到有依靠。放眼漠阳大地,党心民心浇筑的一道道防线坚固挺立。这些奔走在风雨中的身影,用行动诠释着责任,用汗水传递着温情,成为风雨中最坚实的依靠。

台风虽已登陆,防御工作不能掉以轻心。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台风路径和风雨影响;加强回港渔船、撤离人员等安全管理;防范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灾害,警惕中小河流洪水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