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日报讯(记者/曾宇萍)5月24日,在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5上,全球风能理事会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加强全球海上风电供应链区域合作》报告,提出要在亚太地区扩大区域供应链规模。当日,广东(阳江)风电产业联盟揭牌成立,为增强风电产业链韧性,扩大区域产业链合作促进共赢提供更多机会。
阳江海上风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创造了中国产业发展史上一个典型案例。作为全国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基地,阳江已基本构建起了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并启动了全国首个国际风电城建设。广东(阳江)风电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将进一步提升阳江海上风电产业整体研发、制造、生产水平,为阳江风电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广东华电福新阳江海上风电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明阳新能源科技有限、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东方海缆有限公司、中交三航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负责人共同见证了广东(阳江)风电产业联盟揭牌成立。
近年来,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迪拜举行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达成了全球2030年可再生能源产能提升至三倍的目标,并正式写入决议,这成为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为实现这一目标,亚太地区预计将贡献60%以上的装机量。然而,目前亚太风电供应链高度集中,整体风电新增装机量要达到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中国乃至阳江的风电产业贡献尤为重要。
为推动亚太地区风电供应链的发展,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如扩大区域供应链规模,利用现有贸易协定实现这一目标;以可信的市场和明确的项目周期计划来促进供应链投资;在招标机制之外提供公共支持,以推动供应链能力建设,提升弹性与可持续性,减轻开发商价格压力。再者,鼓励转型产业扩展或转向风电产业,填补供应链瓶颈,启动国际合作,扩大漂浮式风电供应链等。 报告对风电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整机(风机机舱)到部件、材料,再到海上风电的配套设施,进行了深入分析,列举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菲律宾和越南等6个重点国家中可扩展或可转型以服务于风电行业的产业优势和机会。
出席联盟揭牌成立的企业代表表示,随着亚太地区对海上风电需求的增长,阳江海上风电产业将迎来新的机遇。阳江可以凭借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积极加强与各方合作,携手加快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绿色能源转型,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