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大咖”在台上发言。 陈建华 摄 加强安全监管助力产业风险防控探索智慧运维数智赋能

行业“大咖”齐聚共绘海上风电技术创新路线图

让海上风电更安全更智慧更高效

2025-05-25 来源:阳江日报

   

行业“大咖”在台上发言。 陈建华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王  静

5月24日,再定义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专题论坛在海陵岛举行,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围绕海上风电在运维管理和核心技术与系统等方面的创新,从安全监管、智慧运维、提质增效等方面,展示行业发展新形势下海上风电创新解决方案和实践做法。


加强安全监管
助力产业风险防控

“海上风电设备常处于高湿度、盐雾腐蚀、强风等恶劣环境,一旦电气设备绝缘劣化,容易引发电弧闪烁,导致设备损坏,威胁人员安全。”广东远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星宇介绍,AI弧温智能检测预警系统聚焦电力设备核心隐患——电弧放电与温升异常,可通过精准识别早期故障信号进行预防性维护,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消除安全隐患,延长设备寿命。

“广东省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是全国首个省级海上风电安全监管平台,利用AIS、GIS、5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技术手段,解决台风期间作业船舶与人员安全撤离的监管难题,实现安全生产的‘一图概览’和防台防控的‘一网统管’。”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工程研究院副总经理李行义表示,该平台包括可视化平台、信息报送平台、海风安管小程序,可实时定位船舶动态、实时监测台风动向、实时监控人员撤离。


探索智慧运维
数智赋能风电发展

金风科技风电海上业务单元副总经理王龙非认为,AI技术正在从根本上重塑海上风电运维战略格局,实现从传统被动响应向数据驱动的预测性转变,创造全新的价值实现路径与协同生态平台。依托海量存储的专家案例知识库(包括机组重大、疑难案例),DeepSeek智能引擎能够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快速识别故障源,准确地提供系统性、完整性解决方案,极大地提升故障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区域化、专业化、数字化、一体化’运维,是海上风电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体化智慧运维涵盖一体化服务模式、数字化运维系统、交通快线、基础结构检测评估、安全管理等内容。”中交海峰风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部(研究院)总经理王其标表示,以运维设备为基础,以数字化运维为核心,以专业化能力为支撑,构建全周期全场景运维新生态,可创新实现提高安全性、人员舒适度、发电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智慧一体化服务模式。

“展望海上风电智慧运维发展,智能软件方面,可综合运维任务、人员、备件、窗口期等信息进行智能规划管理,并基于大数据的多源数据整合,进行故障预警,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预防性运维工作;智能装备方面,利用自攀爬塔筒清洗机器人、叶片爬行机器人、无人机备件运输、遥控无人运维船等,降低运维成本,提升发电量。”明阳智能智慧运维数据室BI算法副首席工程师王亭表示。


聚焦提质增效
精准发力夯实基础

“目前,海上设备的巡检一般采用交通船搭载检测仪器的方式。交通船缺少仪器的集成能力,每次巡检内容单一,需要不断往返,且安装、拆卸仪器比较费时费力,多数仪器安装后需要进行校准,导致巡检效率低、成本高。”华电广东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海上风电运维业务部部长罗玉涛表示,通过无人巡检平台集成无人机、水下机器人、三维声呐等仪器,针对叶片、塔筒、海缆等设备设施,可实现“空中—水中—海床及以下”多源多维立体无人巡检,相比现在单一的巡检模式,可提高巡检效率3至5倍。

“现有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模式,主要是风电经流海缆输送到陆上,登陆点附近建设陆上换流站,再通过交流架空线输送到负荷中心。大规模海风交流并网/长距离输电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送出工程缺乏统筹,海底路由占用大,整体经济效益不足。”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直流所技术总监、南方电网公司战略技术专家赵晓斌表示,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输电技术可统筹电源建设与电网建设,统筹海陆廊道及登陆点,实现海陆一体输电规划。同时,整合沿海煤电、核电等调节性电源与海上风电的送出通道,探索风核打捆、风火打捆送出模式,节省综合投资,提升经济效益。

“随着离岸距离上升,风机成本占比下降,基础及施工成本、海缆成本占比上升,深远海趋势下,‘风场深远化、风电规模化、风机大型化’驱使海缆朝着更经济、更高效、更安全的方向发展。”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副主任杨建军介绍,高压主输出海缆线路涉及滩涂段、定向钻段等载流量瓶颈工况,海缆选型过程中常出现载流量较优海床工况向载流量瓶颈工况“妥协”的设计浪费,海床段出现额外成本投入。通过海床工况(小截面)与瓶颈段(大截面)的可靠对接工艺,取得适应性降截面方案,可降本约10%。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