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车间里正对风叶进行摆阵、挥舞和静力测试。 梁文栋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检测车间内,4支百米长的叶片在承载平台上规律摆动,犹如面临台风“大考”;化学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对风机油脂进行检验,为设备进行“健康体检”……5月20日,记者走进鉴衡阳江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各项风电检测设备正高效运转,工程师与科研人员紧密协作,以严苛的标准、先进的技术为海上风电装备把好质量关。
记者在现场看到,敞亮整洁的车间内,4支叶片正分别进行疲劳寿命和静力测试,叶片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传感器。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基于设计、运行要求等,对叶片进行系统性的仿真分析,模拟海上台风、波浪冲击等极端工况,每支叶片要经历极限载荷测试以及800万次循环加载,确保其在寿命期内安全运行。
“目前正在进行疲劳检测的这支叶片长147米,是目前全球最长的风电叶片。”鉴衡阳江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部长林显深介绍,为了确保检测的精准性,该叶片在静力测试采用了11点的协同加载技术,实现了测试载荷与设计载荷的偏差不超过0.5‰,相当于11头大象协同合作拉动叶片,每头大象偏差不允许超过10公斤。
风电设备的“岗前体检”远不止叶片检测。在化学分析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对风电装备取样的润滑油脂展开检测。显微镜下,油脂样本被放大数千倍,技术人员正细致分析油液状态。“别小看这一滴油脂,它能检测出运行的风电设备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实验室研究人员介绍,这就犹如给设备开展“血液检查”,更精准预测叶片在实际运行中的表现。
据了解,国家海上风电装备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于2018年6月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鉴衡认证中心建设运营,是工信部批复的产业技术基础与公共服务平台。该中心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公共检测检验与技术服务平台,占地104亩,建有“整机实验室”“叶片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等,其中叶片实验室是全球首个可开展150米叶片全尺寸检测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全球领先。
近年来,随着中心检测业务能力和范围的不断提升,在海上风电装备领域逐步形成从原材料、部件、整机到在役机组的全生命周期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检测结果获得全球30多个国家采信,并屡次打破全球叶片测试长度纪录。
每一次对风电设备的“岗前体检”,都是对行业安全与高效的承诺。林显深表示,中心将持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深化全产业链检测能力建设,为超大型叶片、深远海机组等新兴装备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同时,积极培育检测人才队伍,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让中国检测技术成为全球风电产业的质量标杆,为中国风电装备走向世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