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厂里,工人们正精心施工。

从内销到出口,渔船制造订单排期已至年底

江城区顺利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不断加大造船科技含量
2025-05-11 来源:阳江日报

船厂里,工人们正精心施工。 梁文栋 摄

阳江日报讯(记者/盘聪颖)近日,阳江港粤电码头汽笛长鸣,身披崭新涂装的“朱记壹号”轮缓缓启航,这艘由江城区顺利船舶修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利船舶”)建造的23米玻璃钢作业渔船,即将交付给香港客户。作为该公司今年出口的第一艘玻璃钢船,95总吨位、133万元造价等“硬核”数据,既展示了其成熟的制造技术,也折射出我市船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

顺利船舶位于江城区城西街道阮西村,毗邻漠阳江,占地面积超2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各类渔业船舶建造、维修工作。记者走进顺利船舶的厂区内看到,10座钢质船台和3个增强塑料纤维船台有序排列,浮舾装码头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工人们正进行切割、焊接作业,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不远处的岸线旁,停靠着多艘即将交付的渔船。

该公司总经理奚阿利告诉记者,10余年前,他看中了阳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携资从浙江前来创业。当时,这里由江城渔业有限公司运营,主要生产用于近海沿岸作业的木质渔船。2017年,奚阿利接手并成立顺利船舶后,由于本地工人对钢质船焊接工艺生疏和船用钢板等材料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等,让他创业初期遭遇了“水土不服”。

为了破解难题,该公司坚持以技术与创新驱动,以渔船品质优、制造效率高获得了良好的业界口碑。“造船是毫米级的艺术,通常要从一块钢板说起。”奚阿利介绍,该公司使用耐腐蚀性强的CCSB船板,并优化了放样、号料、装配焊接等工艺,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船体整体建造施工工艺,生产的钢质渔船可以驶向深海、远洋作业。通过持续技改投入,目前钢质渔船建造周期已从8个月压缩至3个月,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现有20余艘在建船舶,订单排期至年底。

在1号船台施工现场,几艘外观精致的渔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奚阿利表示,这是他们自主设计并打造的玻璃钢船,其船体由玻璃钢材质精制而成,船身长度达到30.8米,宽度为5.58米,型深则为2.5米。相较于传统钢质船,新型玻璃钢船的船体更轻,不仅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可以降低能耗四成,使用寿命延长三成,在维修保养、抗风能力及抗腐蚀性上也具有显著优势。

从木质渔船到钢质渔船,再到玻璃钢船,技术革新带来的质变清晰可见。近年来,顺利船舶建造钢质渔船180多艘、玻璃钢船180多艘,其中包括总长41.80米的钓具船、46.60米的笼壶船和55米的活水运鱼船等各类船舶,目前此类船型已内销至海南、汕头、汕尾、茂名、湛江、江门等地,并赢得了香港市场的青睐。

随着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奚阿利深刻地感受到,新造渔船出境手续也越来越便捷。“以前我们要到江门出口船舶,现在阳江边检站、阳江海事局等联检单位积极对接企业及船方需求,实施‘一船一策’精细化高效查验,仅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各项手续,让新造渔船能随到随检、快速通关。 ”奚阿利说,此外,“招工难”现象也已不复现,该公司现有造船工人超120人。

站在漠阳江畔的码头上,又一批新船即将启航。奚阿利表示,他们计划加大科技投入,引进玻璃钢抽真空等技术,打造更多高科技、节能降耗的海洋捕捞渔船。同时,逐步从内销转至出口,目前正与东南亚市场的客商洽谈,助力“船舶阳江造”不断扬帆海外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