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有成在创作 李宗君/摄
△ 《闲风青溪》(国画) 46cm×70cm
工笔画以其细腻、华美和富有生命力的特质而深受人们喜爱。在阳江,有一位正值创作盛年的工笔画家利有成,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卓越的绘画技巧,也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深深热爱。在利有成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整体意境的把握。细看每一幅作品,都像一首优美的诗篇,又如同一阕动听的歌曲,他在纸上所展现的花鸟鱼虫、山水飞禽仿佛都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向观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 《潮涨·共生》(国画) 200cm×200cm
△ 《青溪新雨后》 (国画) 200cm×200cm
1979年,利有成出生于阳东北惯利屋寨,父亲是村中有名的木匠,常年帮村里村外的人打造家具。为了让木家具更好看,从来没有学过画画的父亲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用彩笔描绘花鸟。每次做完一件家具,父亲就会细细地在木质家具上画上几朵花,或者几只鸟,平淡无奇的家具瞬间有了光彩。每到这个时刻,利有成总是觉得父亲像会魔法一样,通过色笔将普通的生活用品转化成了一件特别好看的东西。小小的利有成时常蹲在父亲身边看他干活,看着看着就入了迷。这对利有成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时候的利有成没有机会上兴趣班或者拜师学习,他只能自学画画。乡村天空的蓝天白云,田间地头的野花野草,池塘里的肥鹅白鸭,还有那些弯弯曲曲的乡间小路和篱笆,看见什么就画什么,墙上画地上画纸上画,一有机会就要画。
1995年,利有成考上了惠州博罗师范学校美术专业。1998年,他毕业回到大沟镇沙冈学校做老师。2003年他调到北惯中学,2004年又考进阳东区实验学校,专业教美术。无论是在乡村教学,还是后来调回城镇,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利有成工作之余,始终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在长年的教学和艺术实践中,利有成的画画技法日趋成熟。他的工笔画作品,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细腻入微,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山水器物,都流露出一种平和、恬静和优雅的气息。利有成对待每一幅画都十分认真。他常常为了画一幅画花费数星期的时间,从形成想法到下笔,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中入选国展的漆画《百合情》,就是他从语文课本中得到的灵感。他的画作也陆续得到了国内业界的认可,大小奖项收获无数。其中作品《映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收藏,《花鸟》由吴冠中艺术馆收藏。
2013年,34岁的利有成加入了中国美协。也是这一年,他感觉自己在艺术上遇到了瓶颈——技法再成熟,缺乏理论支持,都没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为了突破,他决心去进修:2014年报考广美,进入面试但没有被录取;2015年报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如愿成为中国画专业的研究生。
在两年的专业学习中,利有成吸取了很多前人的经验和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更擅长精细简约画风,更喜欢花鸟,于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馨香逐晚风》(国画) 138cm×180cm
△ 《百合情》(漆画)100cm×110cm
学习传统就像一个梯子,踩梯子往上走可以够着曾经仰望的大师技巧,但再往上走,就得凭悟性和能力了。
利有成的作品用色淡雅,构图简约,笔触细腻,很有宋元绘画的审美和风格。他自己也坦言向往宋代画作的精微广大,也中意元代文人画的简约。为了更好抒发出心中所想的文人画意境,利有成坚持在工作之余通过了中山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在文学修养的加持下,利有成的画作多了一层文化内涵,更多了一种突破的精神。
中国画的核心都是以意为主的,工笔和写意只是技法和表现方式不同。看利有成的画,与过去的文人画有很大不同,感觉到他经过十几年历练后已相当成熟。利有成作为一个花鸟画家,不仅笔墨酣畅,视界开阔,花鸟虫鱼俱来腕底,而且颇具画胆,敢于突破,敢于尝试,敢于落笔。他的花鸟画是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写意。他不仅仅是描绘花鸟,而且通过作品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对生活、自然的深刻体悟。
2019年,他着手创作大景花鸟《潮涨·共生》。没想到这一画就画了三年,直到2021年作品才完成。画中远处的城市朦朦胧胧,近处的大树和水中的白鹭精微清晰,画面的湿润之气与空蒙之光自然溢出。站在这幅巨大的工笔国画前,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的世界,似乎能感受到那种海水潮涨潮落、人与大自然共生共长的意境。这一刻,主观精神因素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万物在利有成的自身修养、学识、情感以及生命的倾注下,美的瞬间定格成了永恒,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
时代呼唤好的艺术作品,更呼唤有大境界的精品。艺术的灵魂是意境,意境体现着艺术的时代精神。相比于前人,利有成的作品更加生动地表现了他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眼光。他仿佛能够看到自然万物的细微之处,并运用个性化的笔墨来表达他内心对自然的热爱和情感。同时,他将现代融入古画,借古开今,将艺术的意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鹅·花被子系列》(国画)68cm×68cm
△ 《早春》(国画)70cm×110cm
每天夜幕降临,忙完一天的工作和家事后,是最为闲适也是思路最清晰的时刻,利有成必定要拿出宣纸,蘸上墨汁画上几幅小品。有时候他还习练一会书法。不少看过利有成作品的人评价,他的画不但画面隽丽,题字书法也相当秀气。这和作者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关系,他在创作中总是力求每个细节、布局、墨色都尽力做到气韵生动。
利有成说,绘画需要生活体验,需要观察,需要细致入微,这样才能画出神韵来。为了画出鸟的灵动,他在家里养鸟,观察鸟的姿态;为了画出花的神韵,他在家中种兰花,品味兰的韵致。他也会发出感慨,去诟病时下那些画中国画的不去写生,不深入生活,只是临摹经典作品,或者利用照片来创作,他认为这种作品是没有灵魂的,是难以打动观者的心的。
都说利有成的花鸟鱼虫画得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的鹅画得更传神。利有成特别喜欢画鹅,他说鹅具有一种独特的性情,善在水中生活,站立时昂首挺胸,性格勇敢而善斗;同时鹅又是乡村最常见的动物,很容易引发观者心中的思乡之情。他创作的系列作品,《鹅——花被子系列之一》由关山月美术馆收藏,《青溪新雨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收藏。
看利有成笔下的鹅,或单独,或几只,或一群,站在田间,浮在水面,疏密排列,点、线、面流畅布陈,色彩之间欢快配比,提炼出一派南方水乡的嘈嘈切切、生气盎然。
利有成画鹅不单单是画鹅,他又喜欢在背景上加入浓艳的红色花被子,或者重彩的青绿山水,用对比强烈的色彩来构成鹅群的立体块面,表现出光影映射在羽毛之上所呈现出来的细腻质感,给我们带来了既现代又传统的视觉呈现。在这些画作里,我们能看到其用笔与构图营造方面的日臻成熟,是用一种非常朴拙和凝练的手法来表现它们,似乎是要故意放弃以前技法上的熟练与流畅,以获得一种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效果。
历史的文脉总是在延续,“大道至简”是东方哲学,是一种至美。利有成始终保持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角,向人们传达了鸟语花香的现实生活和繁花似锦的精神世界。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