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紧密相关。

【百千万 新跃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

重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同频“焕新颜”

2023-12-27 来源:阳江日报

四通八达的路网、整洁雅致的街景、协调和谐的生态、便捷舒适的公共设施……如今的阳江,城与乡如一枝并蒂莲,两处盛放各芬芳:一边是沃野,承载着村民小康生活;一边是高楼,城市品质功能加速升级。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紧密相关。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聚焦县域基础设施补短板、美丽圩镇建设、中心镇建设、农房风貌和农房安全,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建设,重塑人居环境,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文字/王静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图片/阳江日报社摄影与视觉艺术部

在西濑河道举办的江城逆水龙舟比赛现场。

数读

● 全市共48个镇(街),其中城区镇12个、中心镇10个、专业镇9个、特色镇12个、普通镇5个,梳理美丽圩镇建设项目470项,总投资约131.4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16项,竣工验收27项,开展前期工作项目155项,谋划项目172项。

● 目前,全市38个镇与建筑企业完成结对和落实公益性项目。全市共落实帮扶项目70个,项目工程造价2129.47万元,其中在建项目11个,已完工项目35个。

● 截至目前,阳西县已完成6327户农房微改造,2个示范镇、4条示范行政村37户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任务已全面开工,已完工34户,4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竣工。

河堤西濑老街夜景。

高位统筹推进

形成城镇建设合力

“百千万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城镇建设作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需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城镇建设专班办公室于2023年3月10日挂牌并实质运作,阳江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建设专班于2023年5月5日正式成立,成员单位由16个单位组成。专班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下设14人组成的4个工作组,配备完善的办公设备,并由省级专家团队派驻4人提供技术服务,为专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在这一组织框架内,城镇建设专班围绕县城、乡镇、农房等方面工作,出台了《阳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高品质县镇村的工作方案》,以及《阳江市提升城市(县城)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行动方案》等5份配套行动方案。充分利用专业团队资源,出台《阳江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城镇建设领域专家团队议事规则》,建立4个对口帮扶小组、1个项目咨询小组,下沉到县、镇提供宣贯培训、咨询服务,开展常态化技术支持、问题反馈等帮扶工作技术咨询、指导。

城镇建设专班多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调度会,建立周例会、月调度、季度通报机制,梳理归纳各阶段开展的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及经验做法,搭建全市城镇建设工作信息报送系统,引导建筑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目前,全市38个镇与建筑业企业完成结对和落实公益性帮扶项目,已落实帮扶项目。

春湾镇中心公园。

阳东区惠民安居工程(五、六期)项目。

聚焦民生需求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我们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取微改造的方式,着重对沿街骑楼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改造,在不破坏原有空间肌理的基础上进行有机更新。”近日,在太傅路、河堤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随着部分绿色幕布和棚架拆除,“修旧如旧”的临街建筑外墙映入眼帘,木质窗棂、精美浮雕、特色花砖、彩色玻璃窗等一一呈现,彰显骑楼老街特色风貌。据了解,改造后的太傅路、河堤路将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重现旧商埠往日辉煌,与对岸的西濑风情相辉映。

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民生需求,围绕“补短板、优环境、管风貌”的工作思路,推动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其中,独具个性的西濑景区中,“水乡夜景”“夜游西濑”“西濑老街”等网红打卡点频频出圈,端午逆水龙舟赛、七夕主题活动等深受群众喜爱。太傅路、河堤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项目以“一街一河堤九街十二巷”为主要景观节点,串联起整个改造的空间布局,推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针对群众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加大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不断健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城南公租房一二期项目共1200套公租房,已全部完成配租;阳东区惠民安居工程(五、六期)共200套公租房正在建设中,计划2024年7月竣工。

儒洞镇边海村新貌。

改善人居环境

圩镇品质“内外兼修”

 在“百千万工程”中,乡镇是县城和乡村的连接点,发挥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因此要推动乡镇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

周末的上午,阳春市春湾镇中山公园和湖滨公园一派热闹景象。百米长廊里摆满了桌椅,坐满了下棋、打牌的居民;自带卡拉OK设备的居民,手持麦克风尽展歌喉;还有许多居民,沿着湖边栈道、山间绿道散步……

中山公园和湖滨公园一直是春湾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为进一步提升镇区综合服务功能,春湾镇以保护原有历史文化和古树名木为基础,对中山公园内部功能区、公园门楼牌坊、博爱亭以及照明设备、排水设施等进行了升级改造,同时新建了风雨走廊等设施,并积极升级改造中山公园的篮球场、慈云岩栈道等设施。中山公园的美丽蜕变,是春湾镇全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的缩影,也是我市典型镇培育的亮点之一。

我市聚焦镇域发展,不断在“做精”“抓细”“建美”上下功夫,全市48个镇(街)迸发活力、激发势能,一幅幅城镇建设的美丽画卷在漠阳大地展开。

其中,阳东区东平镇、阳春市春湾镇、阳西县沙扒镇3个典型镇持续做优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已建设垃圾中转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生活污水收集配套管网50公里、公共厕所24间,完成“三线”下地改造19.5公里,治理“六乱”5000多宗,完成“七个一”项目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善。3个典型镇共梳理项目71项,总投资约14.5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1项,完工项目3项。

整治农房风貌

美丽乡村增色添彩

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村道,一幅幅漂亮的房屋墙画,一派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景象……这是阳西县儒洞镇边海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乘着“牧海耕田·阳西味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东风,边海村华丽嬗变为“网红村”,成为外地游客来儒洞镇必到的“打卡点”。

边海村曾有不少农房面貌陈旧,不仅影响着村容村貌,而且制约着当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为此,作为全市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的试点,阳西县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同时,对这些农房开展“微改造”,组织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加快农房建设管理“一网通办”信息化审批系统建设,严格遏制农房违法新增,全面提升农房质量安全风貌。

年近七旬的陈贵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没有能力为家里近30年楼龄的旧房(砖面裸露在外,外立面没有做防水、装饰等工艺的房子)进行外立面改造。在边海村推进农房“微改造”工作的契机下,仅仅一个多月,旧农房不仅有了美观实用的外立面,也破解了渗水、电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的老房子改造好了!”看着自家房屋旧貌换新颜,陈贵高兴地说。

目前,阳西县已完成6327户农房微改造,2个示范镇、4条示范行政村37户农房风貌品质提升任务已全面开工,已完工34户,4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竣工。

■ 一线亮点

推动建筑业企业

投身“百千万工程”

今年10月,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广东冠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与江城区对岸村结对帮扶项目(对岸村水产品加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有效提升对岸村水产品加工能力,壮大村集体收入,为对岸村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这样的结对帮扶场景,在全市多地持续上演。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通过制定诚信加分等奖励措施,推进建立企业名录、引导政企结对、探索多元帮扶模式等,鼓励建筑业企业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与乡镇就地就近就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结合自身擅长领域参与地方项目谋划。

截至目前,全市38个乡镇全部与建筑业企业完成结对和落实公益性帮扶项目,共落实帮扶项目70个。其中,已建成的帮扶项目中,大沟镇文体广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70.91万元,为居民打造出“家门口的健康乐园”,推动当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升级、全民健身广泛开展。阳西县奋兴中学附属幼儿园周边配套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0万元,改善了幼儿园附近的车辆、行人通行和周边区域环境,解决了学校师生出行和家长接送的道路安全通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