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要说日前,网上流传着“河源两女孩趴在斑马线上,用生命在拍照”的视频和图片,河源警方及时介入调查,两女孩在家长陪同下,被依法予以口头警告和教育。针对此事,网友“一边倒”评论,该整治“网红”和平台毒流

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社会氛围

曾文婷

2021-09-01 来源:阳江日报

有话要说

日前,网上流传着“河源两女孩趴在斑马线上,用生命在拍照”的视频和图片,河源警方及时介入调查,两女孩在家长陪同下,被依法予以口头警告和教育。针对此事,网友“一边倒”评论,该整治“网红”和平台毒流量乱象了。笔者认为,造成未成年人这种罔顾个人生命安全行为的原因有多方面,更应该多方齐抓共管。

为有效解决网络生态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自7月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题行动,聚焦解决七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近期一些知名平台因传播不利于青少年的色情短视频,被依法约谈并实施罚款处罚。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一系列措施可谓深得人心。然而,营造未成年人良好的上网环境,单靠政府部门的规范整治是远远不够的。

公众人物的力量不可小觑。近段时间,“饭圈文化”正处于风口浪尖,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影响了一些未成年人的“三观”。有例可循,去年10月某女星站在宁夏中卫66号公路中间违规拍照并发微博晒美照,当地交警即刻提出严厉警告,随后删博道歉。而上文提到的女孩正是经常受到网红博主“压马路街拍”视频影响,才“用生命”干着危险的事。可见,公众人物对未成年人具有正面榜样带动作用,反之害己害人。

“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是从幼儿园到中小学都在进行的通识安全教育,为何十二三岁的孩子仍犯常识性错误?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家长是孩子人身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出于溺爱心理,对孩子有求必应:专配手机、无节制玩手机,甚至孩子闹情绪时“没有一台手机搞不定的事”,而忽略了孩子长期触网的内容,忽视了不良网络信息对孩子身心发展造成潜在的危险。所以,家长再忙也要抽空陪伴孩子,引导孩子识别不健康的内容,让孩子学会思考判断,不盲信盲从,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吸收课外知识的有益补充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