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谭衬

春日,食春

文/图 谭衬

2025-04-05 来源:阳江日报

煮熟后的灰仔菜。

新鲜的木棉花蕊。

顺应时节是广东人深入骨髓的饮食哲学,春天一到,广东人的餐桌就被各种时令鲜味霸占,轮流在舌尖细细品咂。其中,田间野蔬与枝头春花攒足了天地灵气,更是春日味蕾的极大诱惑。

“藜新尚可蒸,藜老亦堪煮”

春雨绵绵,野菜漫生,青翠欲滴。野菜生于天然、长于自然,沐浴着春光,没有化肥农药,保持着野生野性和与生自来的丰富营养成分,纯粹是大自然的宝贵馈赠。春日野菜胜佳蔬,在阳江,春日食野除了常见的竹笋、艾草、马齿苋、鸡屎藤之外,灰仔菜亦是不可错过的野菜。

灰仔菜学名叫“藜”,茎直立、粗壮,有绿色或紫红色的条棱,叶背摸起来有一层白色的薄灰,故而本地人把它称为灰仔菜。它生命力旺盛,生长于田间、地边、路旁,是乡间极普通的野草,也是农村最常见的杂草。灰仔菜古而有之,明朝李东阳《咏藜》诗曰:“藜新尚可蒸,藜老亦堪煮。明年幸强健,拄杖看秋雨。”灰仔菜曾经在饥荒时期被祖辈们当做蔬菜,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摘野菜时经常会忽略掉它,甚至不认识它。其实灰仔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具有解毒利湿、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的功效,所富含的丰富钙质还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

灰仔菜的幼苗和嫩茎叶都可食用,春天刚萌发的灰仔菜最为鲜嫩,口感最好,凉拌、煲汤、小炒、做馅料皆宜。其中,凉拌灰仔菜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营养成分。采摘灰仔菜的嫩茎叶,清水反复浸泡洗干净,锅中加水烧开,放灰仔菜下锅焯水去除苦涩味,焯水时可加入少许盐,如此熟后菜色翠绿依旧。焯水两三分钟至熟透后,起锅,用凉开水过一遍冷却,再控干水分,装盘备用。把切碎的姜、蒜、红辣椒和适量的酱油、醋、糖、盐等一起倒入碗中,芝麻油下锅烧热,趁热油高温之时泼下,激发出浓郁的香气。最后把调制好的混合酱汁淋到已熟的灰仔菜中,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夹一箸细细咀嚼,口感柔嫩,味道鲜美,清爽宜人,洋溢着乡野的气息,春天的味道在唇齿间反复萦绕。

特别提醒:灰仔菜富含光敏物质,如果食用过多并在阳光下暴晒了数小时,有可能会导致日光性皮炎。


“纤条排嫩蕊,繁艳吐高科”

春分后,满城木棉花开如火,灼灼其华,堪称岭南第一春色。烟雨朦胧起风时,红硕的木棉花跌落枝头,正是鼍城人拾花入膳的好时节。这惊艳枝头的“英雄花”不仅是春日限定美景,更是广东人药食同源的养生佳品。木棉花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祛湿健脾的功效,特别适合南方春季潮湿的天气。《岭南采药录》有载:“木棉花形如烈焰,春月采之,可祛湿毒,调气血。”捡拾刚刚簌簌落地且干净无污染的新鲜木棉花回家,赏花结束后,清洗干净,一花两吃,美哉乐哉!

将木棉花花瓣掰掉,剥出花蕊,除掉花蕊上的黑籽,再剪掉少许根部,用盐水浸泡后清洗干净。接下来,放花蕊下锅猛火焯水一分钟,去除涩味后,再倒入清水中反复淘洗两三遍,沥干待用。腊肉切薄片,入锅小火翻炒出油后,倒下姜蒜、豆豉、辣椒和焯水后的花蕊,大火爆炒出香味,一盘色泽黄亮、鲜香可口的木棉花炒腊肉便大功告成了。炒熟的木棉花蕊口感类似金针菇,花蕊的清甜跟腊肉的鲜香交织融合,肥润可人,油而不腻,超级下饭。

木棉花洗净、蒸熟后再晒干,是祛湿界的天花板,非常适合春季湿嗒嗒的回南天食用。薏米、赤小豆、芡实、木棉花干与排骨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即可。趁热喝上一口,汤鲜味美,食材的清香和木棉花的独特味道充分融合在一起,自然清新。一碗下肚,神清气爽,好像把春天的活力都喝进了身体里,春困了无踪,祛湿又养生。

特别提醒:木棉花偏寒凉,行气活血易伤胎气,孕妇、体虚者、老人不宜食用!此外,烹饪前记得先用沸水焯熟。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