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过绿皮火车吗?
绿皮火车上有家的絮絮叨叨、嘻嘻哈哈,有人间的烟火气息,这是大巴车上所没有的。厕所、洗手盆、饮水机,可以随意走动的车厢就像长廊——这不像家又是什么?更妙的是火车位上的那一方小餐桌呀。出门的旅人大包小包,除了行李,必不可少的就是一袋袋吃的,面包饼干卤蛋火腿肠,那一桶桶红的绿的紫的泡面更是一道风景线,红的是辣椒味,绿的是老坛酸菜,紫的是紫菜排骨。车上也有卖盒饭、小吃零食饮料方便面的,还有各地的特色食品,上海的雪花膏,湖南的酱板鸭,新疆的西梅,云南的水果……一轮轮的吆喝声走过去又绕回来,人们都是买的少,看的多,独独钟爱自己带上车的桶装方便面,尤其是走长途的旅人。
一到饭点,餐桌上纷纷摆上各式热气腾腾的面桶,整个车厢里顿时充满了面饼的气息。
绿皮火车里,还有各式各味的乡音俚语,尤其是长途列车,天南地北的各路人马,各式乡音汇聚,眯着眼认真听,你能听到很多闲言趣事……
18年前,我和同学搭绿皮火车到河南郑州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在大学的食堂里,我们每顿只吃两毛钱的米饭、8毛的青菜添点便宜的肉菜,愣是把每月家里给的500元伙食费省下来攒到三几千元,利用暑期去了一趟郑州。
记得那次是为了看黄河的源头,我们以为在河南也能看到黄河。当时似乎没听说绿皮火车上还有硬卧,也许是为了省钱吧,我和同学两人从广州出发,坐了十七八个小时的硬座,硌得浑身骨头酸痛,最终落地郑州火车站。
当时没AI,网络也还不是很火热。在那个用QQ学打字种菜浇花的年代,我们两个山里娃傻愣傻愣地就到了郑州。结果因为我晕车,一路吐黄胆水,去了黄河大观园,却没看到黄河;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也没看成,更别说到安阳的商丘了。当时就去了开封,买了一幅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回来。这么些年过去了,当年那幅千里迢迢带回的画早不知哪去了,就连当初一起出游的人也已走散,鲜少音讯。
关于绿皮火车的记忆,最初要追溯到25年前初中升高中的时候。那年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因为晕车怕搭公交,镇上进城的路不好走,省道又没开通,所以我一般是搭镇上的绿皮火车进城。那时的火车是真慢呀,逢站必停;那时的火车是真火呀,人满为患,挤都挤不上。我是怎么上的?是父亲从车窗里塞进去的——先上车再补票。现在想想,难道那时候火车没有超载一说?
我是真的怕搭车,当年没有绿皮火车到的地方,我愣是没去过,比如说珠三角的深圳中山珠海等。而且我们当地人最喜欢沿着火车路北上而不是南下。所以当时我没去湛师而去了肇庆的西江大学。四年后再出去打工北漂广州。
以前身子弱,挤在人山人海的广州火车站,我总是晕乎乎的。虽然家里到广州听着不远,但辗转不断,公交火车地铁又公交再步行,从家到在广州打工住的出租屋里,一路奔波要六个多小时。年节放的那几天假,来回两天都得在路上奔波,所以非过年不回家。那时我就想,自己将来居留的地方,要么离家很近,一小时以内;要么就远到要坐飞机,一年才回去一次。
后来我真的离开广州回到家乡,扎根在了乡村。
再后来就很少外出了,大巴不用搭,绿皮火车也鲜少接触了。就这么样光阴荏苒,阳江有了高铁南站,停经阳春的火车越来越少;现如今很快又将有阳江北站,而阳春的高铁站也快开通了。于是,开往省城经过阳春的绿皮火车,再也不在阳春站停了。
如此,离各个高铁站太远的山里娃,要想省点车费出趟省城还是不容易,得辗转换乘再搭大巴。好在由广州回阳春的绿皮火车还是有一趟的,虽然一票难求。
当回程终于候补到一张车票时,多年后我再次踏上这一列曾经乘了无数次的绿皮火车,过往的一切不禁像潮水般涌上心头。当年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水泄不通的广州站现如今空空荡荡,据说是在升级换代。而离开广州这十年间,广州不仅从地铁三号线扩展到了20多条线路,而且还多了一个巨大豪华的白云站。高铁广州南站发出的列车更是贯通全国各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奔腾不息。渺小的生命个体在历史中起伏,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