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造梦”,穿越回热血三国时代

——专访《三国神话世界》作者、本土网络作家永牧

用文字“造梦”,穿越回热血三国时代

2025-09-14 来源:阳江日报

作为阳江网络作家群中的“大咖”,他以笔为舟,载梦远航,在日夜不息的创作中不断打破想象与现实的边界。面对“快餐文学”的标签,他从容以对;面对日更数千字的压力,他初心不改。近日,本报专访网络作家永牧(陈计登),深入了解他的创作历程,聆听这位“造梦师”的真实心声——不仅关乎坚持和热爱,更关乎在喧嚣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让好故事绽放独有的光芒。

阳江网络小说作家永牧(陈计登)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永牧,本名陈计登,阳江市作协理事,阳东区作协秘书长,起点中文网签约作者。1990年出生于阳东区新洲镇向东村,2013年本科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就读专业电子商务。2016年6月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连载小说《三国神话世界》(连载中),至今已更新724万字,在线读者42万人,付费读者4万多人,平均每章订阅量为2800人次,历史最高单月稿费逾4万元。



扫码看视频


谈写作经历  酝酿3年,连载9年,更新724万字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网文创作这条看似热闹却竞争激烈的道路?

永牧:主要是因为兴趣爱好。我2009年上大学,那时网络小说比较火爆,三国和神话故事类题材的小说尤其受欢迎,我也很喜欢看这类小说。后来,我基本把相关品类的小说看完了,于是萌生了自己创作一部小说的想法。2016年6月,我正式在起点中文网注册作者账号并发文,连载小说《三国神话世界》。

记者: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三国神话世界》的写作和传播情况吗?

永牧:在网络上正式连载前,我对《三国神话世界》这部小说已经酝酿了3年,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有了整体的构思,并已经有了15万字左右的存稿。作品发布到六七万字时,有编辑主动联系我,问我要小说大纲,跟我聊想法。可能从现有数据和交流中,编辑看到了这部小说的前景,觉得符合签约的条件,同年8月就跟我签约了。那时候小说已经更新到15万字。

《三国神话世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神话世界,蕴藏着无数宝藏与天地秘辛,主角林牧起于微末,因奇遇而不断成长,收黄忠典韦赵云等猛将,纳郭嘉荀攸之大才,把一个小村庄领地发展成擎天运朝。截至9月13日,这部小说已经连载了9年多,更新至2603章,总字数是724万字。其实,这个“产量”是比较低的,人家有些作者每年更新300万字。有时候遇到瓶颈期“卡文”或其他特殊情况时,我就会请假。作者一个月可以请5天假,但要扣积分。从开始到现在,除去请假和有段时间小说因为一些恶意评论被封,我基本保持日更4000字、月更12万字。

小说每个章节的平均订阅量是2800人次,但这是依靠以前的一些订阅量积累下来的,曾经一章最高的订阅量有1万多,近两年受市场经济影响订阅量较少,现在每章订阅量只有1000左右。

谈作品叙事  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扩展

记者:当初为什么敢挑战这么宏大的题材,怎么想到把三国历史和神话故事结合起来的?

永牧:因为当时这个题材比较火爆,受众很多,而且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类题材,也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我从小就喜欢看《三国演义》《三国志》等书籍。至于把三国历史跟神话故事结合起来,则是因为当时三国类的题材里比较少这种创新,我就从中寻找一个创新点,从而使得作品更吸引读者。

记者:您如何构建“神话版三国”世界观?连载期间有没有遭遇过质疑?比如“扭曲历史”这类批评。

永牧:我这部小说是以《三国演义》为主体、《三国志》为辅,神话故事则来源于《封神演义》。所以,小说里面的情节、结构,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等是以上几部小说的“融合”。

我写小说的时候,不一定遵从《三国演义》里面所有剧情的发展,有时候会有一些变动,有些读者可能不喜欢这种变动,就会留言质疑我是不是改变了历史。我会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创新和扩展。比如诸葛亮,史书上基本没有细写他的成长过程,我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合理推测他的人生经历。所以,我并不认为我是“扭曲历史”。对于质疑的留言和评论,有些我也会回应,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想法。

谈网文收入  月入过万,生活开支大都来自稿费

记者:第一本书就能月入过万,对于新人来说十分难得。这本书第一个月的收入是多少,您是从第几个月开始月入过万的?

永牧:我清楚地记得,这本书第一个月的收入是3762元。当时收到这笔稿费后,我好好犒劳了一下自己,并买了一些东西送给我爸。当时这个写书的收入算比较高的,虽然比我在广州工作的工资少很多。不过,由于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所以拿到报酬格外有成就感。

后来,随着粉丝量和订阅量的增加,以及网站给的推荐位增加,收入也逐步增加。2017年6月,也就是更新一年后,每月写书的稿费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之后基本能稳定在这个水平。订阅量多时,每月收入也曾达到三四万元。根据订阅量的多少,平台和作者是五五分成的,如果有渠道商,渠道商也要分走一部分。

记者:除了平台稿费,哪些衍生收入让您有意外收入?

永牧:意外收入主要是打赏,但这是个变数。曾有一个“白银盟主”给我打赏了100万的起点币,折算成人民币就是1万元。也曾有其他盟主或掌门,打赏过1000元。这些都是一次性的,而且也要跟平台按五五的比例分成。此外,偶尔会有一点广告收入,因为我没怎么在这方面运营,所以拿得很少。近期,我开始尝试涉足有声书、漫画等领域,目前这块总共才几百元的收入。

记者:家人是否支持您的写作?如何证明写网文能养活自己?

永牧:我的家人都非常支持我写作。我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当年知道我写作需要电脑,特意卖了一头牛给我买笔记本电脑。除了物质上的支持,他还时常鼓励我。成家后,我妻子和其他家人也尽心照顾家庭,尽量不让家庭琐事打扰我写作。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每晚8时至12时这段时间就没有办法专心写作,也就没办法保证日更。

我2018年回到阳江,工资并不高,日常生活开支乃至结婚、生孩子、买车、买房等支出大都依靠稿费收入。我用事实证明:写网文能养活自己。

谈更新压力  写小说枯燥痛苦,但写完后特别有成就感

记者:长期保持日更是什么体验?有没有在某个时刻想彻底放弃,最后靠什么撑住?

永牧:近期我基本保持日更,月更字数达到15万字。老实说,长期保持日更挺有压力的,没有存稿后就要当天写当天更,剧情、人物刻画、文字表述等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构思好,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错误。而且,写小说是很枯燥、痛苦的事情,但写完之后特别有成就感,月末的时候看到相关数据良好会很开心。相反,月初时就特别沮丧,因为又要重新努力了。

我经常会有想放弃的念头,不过每次都克服了。我总是提醒自己,不能放弃,还有几万名读者在等更新,我需要对他们负责,当然也是对自己负责。另外,写网络小说的收入,在我的家庭开支中占比较大,如果我不写就没有这个收入了,所以我要继续努力。而每个月坚持日更,可以得全勤奖1000元。

记者:您平时和读者互动情况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催更,怎么看网友和网络作者的关系?

永牧:除了查看和回复读者的一些评论,我还建了三个和读者互动的QQ群,以及两个微信群,每个群有四五百人。读者来自五湖四海,大家相处得比较和谐,有几个还处成了朋友,他们还给我寄过特产。有些读者会提出到阳江找我玩,比较远的我都拒绝了,因为交通花费太大了。省内的读者,我有空就会接待。前不久,还招待了一个从香港过来的读者。

很多读者迫切想知道接下来的剧情,催更的情况常有发生。这让我感到压力的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我认为,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写文为读者提供情绪价值,也以小说的形式向他们传递正能量,而他们则给我很多支持和帮助。这部小说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更新9年多,有部分读者是从一开始追到现在的,很难得。读者中,有人跟我提写作的建议,有人为我查找参考资料,有人给我整理文章出处,还有人成了我小说评论的运营管理者。对于读者的建议,我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自己的小说更丰满。读者也是我的一面镜子,当小说出现错漏时,他们会指出让我及时改正。

记者:看到同期作者爆火会焦虑吗?如何调整“比较心态”?

永牧:肯定会有焦虑。我们有很多签约作者群,例如精品小说组,里面有些作者的小说订阅量很大,月收入几万元或十几万元,甚至个别的达到1000万元。跟自己一对比,焦虑就产生了,但这也是一种动力,我会把他们的成就当成我的目标,提醒自己要努力写得更好。

谈网络小说  网文追求“爽感”,也能承载深刻情感

记者:最崇拜的作家有哪些?网络小说和传统小说创作有何不同?有人说网络小说是快餐文化、没什么营养价值,您怎么看?

永牧:我最崇拜的作家有天蚕土豆和耳根两位月入过千万的网络作家,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耳根的《仙逆》深深地影响了我。

网络小说更新压力大、追求节奏和“爽感”,这是行业特性决定的。但它同样可以承载深刻的情感和价值观——就像我结合神话故事写三国历史,也会思考人物的命运和信念。传统小说更注重文学性和结构上的精巧,而网络小说更强调故事性、持续吸引读者的能力。

不排除有部分网文缺乏文化底蕴,但不能说网络小说都是快餐文化。有些网络作者创作的小说,无论是文笔还是思想都可圈可点。例如,耳根的小说核心故事常常围绕“宿命”“因果”“真假”“自由”等深刻的哲学命题展开,让读者在阅读中收获“爽感”之余,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他的文风偏于厚重苍凉,时常引用或自创诗句。如《仙逆》中的“彼岸桥头彼岸花,花开彼岸己身察”,就极具文学意境和文学性,这也证明了网络小说有它的价值所在,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些网络作品都对我创作三国神话题材有很大启发。

记者:有人说“网络小说缺乏生活气息”,您会特意去采风或体验生活吗?创作题材从何而来?

永牧:我写的是神话三国,现实生活气息反而不是最核心的。我更多是靠大量阅读——不光是正史,还包括《山海经》《搜神记》这类神话作品,甚至道教和民俗方面的书。通过这些构建那个世界的气息。我也希望把个人的价值观带进去,比如坚持、善意、对待命运的态度等。所以与其说“缺乏生活气息”,不如说我们在创造另一种“生活”。至于实地采风,我一直想去诸葛亮故居看看,但没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只能靠“云采风”,上网看图片、资料,甚至用VR实景体验。

谈创作情感 在虚拟世界造梦,想回到书中当枭雄

记者:您写作时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如果用一个比喻形容您的写作状态,是“流水线工人”“造梦师”还是“瘾君子”?

永牧:我以前写作时必须吃零食,手边堆满糖果饼干,常常一边思考一边吃,后来增重太厉害,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两年逐渐戒掉了。现在写作时就只喝茶。在三个比喻中,我选“造梦师”。我不是在机械地码字,而是在创造一个世界,让自己和读者一起进入另一种人生——尤其是三国这个时期,本身就有无数人梦想穿越回去,我希望成为帮他们造梦的那个人。

记者:如果穿越到自己的作品里,您最想成为哪个角色?

永牧:肯定是我笔下的主角林牧。他有我的影子,但比我更勇敢、更坚定。他在乱世里一步步成长,有算计也有情义,有冷酷的一面也有信念——说白了,是个枭雄,但枭雄也要有温度。我希望读者能跟我一起经历三国神话那个世界的光怪陆离、艰难和辉煌。

记者:有没有给自己设置一个目标?作品有结集出版的计划吗?

永牧:短期内,我想完成1000万字的目标,现在已经完成大半。而长远计划方面,我计划在《三国神话世界》的基础上,将故事写成三部曲,第一部是三国争霸,第二部是穿越回春秋战国时代,与群雄争霸,第三部是回到神话时代,与三皇五帝争霸。

与平台签订合同时,已经明确这部小说的版权属于平台,作者可以分成,不过目前平台没有出版实体书的计划。小说完本10年后,版权才回归我。

谈作家素养  “会写”的同时,坚持是最重要的

记者:作为一个优秀的网络作家,需具备哪些素质?怎么保持持续的激情并不断寻找新的创作灵感?

永牧:坚持是最重要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网络写作就像长跑,很多人写着写着就停了。其次是要有扎实的叙事能力和人物刻画能力。作者的辞藻不一定要多华丽,但一定要会讲故事,把控节奏。另外,一个好角色能让读者追下去,一个好人物能让读者喜欢整本书。最后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我的书主要靠“脑洞大开”。至于保持创作激情,每个月的收入和读者的期望一直鞭策着我,家人也会给我动力。写作本身也能带给我幸福感,当把人物写好写丰满时,我会很开心,就会把自己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主角的经历就好像我自己在经历一样。

记者:接下来有什么新的创作安排?

永牧:暂时没有,打算继续深耕我的《三国神话世界》。

记者:对阳江网络作家群体和创作,总体上有怎样的观察和评价?

永牧:阳江有近30名网络作家,可谓“卧虎藏龙”,80后是主力军,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人写得比我好。今年6月,我们成立了阳江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牵头人是保剑锋,他是起点中文网的元老级人物,也是阳江人。之前大家都是分散发展,交流不多,但现在委员会正在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希望阳江的网络小说之花能百花齐放。

■ 撰文/阳江日报记者 李柳枝   通讯员 梁钗妹  

■ 摄影/阳江日报记者 宋福亮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