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酷热铺天盖地,尤其午后的日头最为毒辣。阳光白花花地盖下来,晒得人头皮直发麻,只盼着寻个阴凉处躲进去……酷暑的时候喜欢回到乡下,我的老宅便是这酷暑里难得的喘息之所。推开那扇被晒得滚烫的木门,“吱呀

阅读是夏日的清凉

□ 李晓明

2025-07-26 来源:本地默认

夏日的酷热铺天盖地,尤其午后的日头最为毒辣。阳光白花花地盖下来,晒得人头皮直发麻,只盼着寻个阴凉处躲进去……

酷暑的时候喜欢回到乡下,我的老宅便是这酷暑里难得的喘息之所。推开那扇被晒得滚烫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连门轴也在抱怨这恼人的天气了。躲进堂屋,一屁股坐在那张被岁月磨得油亮的旧竹椅上,它也“吱扭”一声,像是替我长舒一口气。

堂屋的青砖地透着丝丝阴凉,暑气被隔绝在门外,唯有几丝热风不死心地从门缝里挤进来。书架上的书摸上去也是温热的,不知怎的,突然就想起韦应物那句“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来。心里一动,提着桶走到堂屋外的天井边上,这里有一口古井。井水凉得沁人,哗啦啦打满一桶,淋在脚上。一股透心的凉意瞬间从脚底板窜上来,激得人一个激灵,浑身的燥热似乎都松动了几分。就着这股凉意,在井沿边坐下,翻开书页。脚底凉丝丝的,心里那点被热浪蒸腾起的烦乱,也悄然沉静了些。书香混着井台边湿润的泥土气息,幽幽散开。

书里的世界慢慢展开了。读到妙处,忍不住“噗嗤”乐出声,自己都惊了一跳;读到沉郁处,眉头不自觉地拧紧,整个人便陷了进去,连手里扇风的蒲扇都忘了摇。腿上不知何时被蚊子叮了几个大包,痒得钻心,才猛地惊醒。抬头四顾,发现日影不知何时已经斜了,透过窗棂的光柔和了许多,院子里的树影拉得老长。方才那无处不在的酷热,竟不知不觉退去了一些。

树影在书页上慢慢挪移,光线变幻,书上的字仿佛有了呼吸。读到“心静自然凉”的老话,不禁会心一笑。这凉意,哪里仅仅是坐着不动得来的?分明是心思钻进了字里行间,忘了跟外面的热较劲,那股子由内而外的燥气,也就被书页间的“凉水”无声无息地浇熄了——像苏舜钦躺在纸屏石枕上吟诵“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那静气穿透纸背而来,隔世清凉,悄然消融了暑气的边界。

正读得入神时,母亲轻手轻脚端来一盘切好的西瓜,红瓤黑籽,水灵灵的,看了就叫人欢喜。她把盘子放在我旁边的小凳上,没言语,又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生怕打扰到我。取一瓣咬下去,冰凉的汁水瞬间在口中溢开,那股清甜直透心脾,仿佛和眼前流淌的文字汇在一处。低头一看,一滴西瓜汁不意间滴落在书页上,洇开一小团粉红,像不小心按下的一个印章。那一刻,书里的悲欢和生活的甘甜,就这样奇妙地叠在了一起。

黄昏终于来了,白天的暑气显出疲态。我合上书,抬眼看见母亲坐在门槛边的矮凳上,手里也捧着一本书—那是我的作文书,她正看得出神。夕阳的金光拢着她微弯的身影,她是那么专注,手指偶尔无意识地划过书页,眼神清亮,连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在余晖里都显得格外温润。看着这情景,心头忽然一动。这阅读带来的清凉,原来并非独享。它像那井水浸润书页一样,无声地流淌着,滋养着不同心境下的人。母亲沉静的身影,不也正像一本被岁月温柔翻阅的书吗?

夏天的热浪还会再来,但我知道,只要翻开书页,那字里行间蓄着的凉意,就留在心上了。这清凉,从古井深处汲来,由书页墨香封存,最后稳稳地托住整个夏天—它悄然无声,却比树荫更辽阔,比黄昏更长,更久……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