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漠阳邮子
图①
谷雨春光晓,鼍城邮花艳。
以“集邮与阅读,让世界更美好”为主题的2025第16届广东省集邮展览,将于4月23日至27日在阳江市美术馆举行。这不仅是全省集邮界的盛会,更是阳江集邮前所未有的喜事。借展览开幕之际,本文以漫谈方式,分享邮票、邮资纪念封、邮资明信片、邮戳等部分邮品上的阳江元素,希望为人们了解阳江集邮文化打开一扇窗口。
邮票:关山月作品三度入选
邮票,有“国家名片”之称,其选题和发行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一位画家的作品能够入选邮票,可谓誉满天下。阳江位于南海之滨,人杰地灵,文化深厚,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哺育了关山月、苏天赐、黄安仁等著名画家。作为岭南画派杰出代表人物关山月,其作品三度入选国家发行的邮票,极其难得。
早在1982年,为了纪念中日友好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我国发行志号为J84的一套两枚纪念邮票,其中,(2-1)梅花就是关老的作品。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隆冬时节,百花凋谢,梅花却不畏严寒,依然苍劲挺秀,凌寒怒放,展现出来的是不与群芳争艳的高洁之美,表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坚贞高洁、坚韧不拔、勇敢刚强的精神。而邮票画面上梅花枝干的走向、动态都体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表现了“铁骨傲冰雪,幽香透国魂”的意境。
2018年5月11日,中国邮政发行《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分别选用了丰子恺、关山月和李苦禅3位当代美术大师的作品,其中,(3-2)T是关山月的《秋溪放筏》(图①)。该作品是关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代表作,其创作背景是1982年10月,关老偕夫人李秋璜赴日本参加日中邦交10周年庆祝活动,访问日本期间,关老游览了不少地方,并随时对景写生。其中日光市的鬼怒江给关山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值深秋,山清水秀,层林尽染,林壑丰茂,清溪急湍。回国后,关山月根据写生和记忆画成《秋溪放筏图》。作品立意新颖,画面采用传统重彩的方法,并吸收西洋画的用色观念,设色妍丽,通过沉重的墨色和鲜艳的色彩形成和谐而强烈的对比。万山红遍的浓烈秋色,犹如一首雄壮的交响曲,展现了大自然的秀美绚丽。
图②
2021年9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特种邮票《江山如此多娇》(小型张)(图②)。邮票特种图案取自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创的巨幅山水画。作品以毛主席《沁园春·雪》的词意为题材,集中描绘了最能代表祖国壮丽山河和民族精神的景象。画面近景雄浑的山岩和苍劲的松柏,逐渐向远方延伸,展现了盘卧在崇山峻岭中的万里长城、跌宕起伏的峰峦、蜿蜒的长江、“九曲”黄河、广袤的平原和辽阔的东海,以及白雪皑皑、错落有致的连绵山岳。天空中一轮红日照耀着祖国的锦绣山河,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新中国,整幅画作壮丽辽阔、笔墨淋漓,大气磅礴、令人振奋。创作过程中,关老和傅抱石分工合作。傅抱石构思了整个画面大的构图,关老增强了画面的纵深感和现实性,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他俩处处从全局出发,尊重对方的擅长,傅抱石在作品中发挥了擅长画瀑布和流水的优势,而关老凭着深厚的西北写生功底,精心描绘了雪山长城等。整个作品展示了傅抱石的浪漫情调和关山月的写实风格珠联璧合。这种扬长避短、互尊互让,既当主角、又甘配角的合作态度,使画面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当天,由阳江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邮政广东分公司、广东省集邮协会主办,中国邮政阳江分公司、阳江市集邮协会承办的《江山如此多娇》特种邮票小型张首发式在关老故乡江城区那蓬村举行。主办单位还邀请关山月外孙关坚出席首发式并在现场为广大观众和集邮爱好者签名留念。
2022年,《江山如此多娇》邮票荣获第42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优秀邮票奖”。
个性化邮票:突出阳江特色
自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5月10日正式通过中国邮政发行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以下简称“个性化邮票”)业务以来,因其附票个性化特征,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我市邮政部门和广东省集邮公司多次发行个性化邮票,记录阳江重大活动,宣传阳江杰出人物和地方特色文化等,为广大集邮爱好者留下一批珍贵的地方特色邮品。比如:
2007年12月,为纪念“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发行了一组邮票。在以志号个4的个性化邮票基础上,附票部分选用了“南海I号”船模图案,还有“南海I号”打捞出水场景和部分出水文物的图案(图③)。
图③
2012年10月,为纪念国画大师关山月诞辰一百周年,发行了《关山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个性化邮票,邮票以志号个3的个性化邮票为载体,附票选取16幅关老国画代表作品。
2016年9月,为配合做好《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发行工作,阳江市邮政局除举办首发仪式活动外,还发行了《丝路明珠 大美阳江》个性化邮票,该票以志号个28的个性化邮票为载体,附票分别是蓝天、白云、大海、闸坡大角湾标志海螺雕塑为背景的海上丝绸之路鸟瞰图。
为了弘扬阳江特色的风筝文化,2005年11月,发行了《放飞阳江》个性化邮票,在附票上表现了阳江南国风筝场的标志、场馆、放飞风筝的盛况和有代表性的阳江风筝。另外,还发行过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江纸鹞》个性化邮票(图④),附票图案分别是阳江12种主要风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和广东省、阳江市风筝协会的标识。两次发行的风筝个性化邮票,全面介绍了阳江风筝文化的风貌。
图④
纪念封:记录“南海I号”打捞等重大活动
为配合做好阳江重大活动宣传,广东省集邮公司为阳江发行过多种纪念封。
比如:2007年12月22日,广东省集邮总公司为纪念“南海I号”重见天日,打捞上水,发行了“南海I号”打捞上水纪念封,记录了这一重大事件。2009年该公司又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发行纪念封。2016年9月10日,广东集邮分公司为纪念《海上丝绸之路》特种邮票发行印制了首发纪念封。
近两年,我市邮政部门积极营销,主动服务,为地方有关活动发行多款邮资封加印的纪念封。如2025年1月10日,为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在邮资封正面左侧加印我市“平安阳江 你我参与”的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宣传图文,在封背面加印相关图案和文字说明。
邮资明信片:加印片居多
根据客户需要和上级审批,在已发行的邮资明信片等邮品中加印相关内容和图案是各地邮政部门的通常做法。
为纪念广东海丝馆开馆,阳江市邮政局以2010年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为载体,背面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模型为主图,发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纪念》加印片。
在2016年9月10日《海上丝绸之路》邮票首发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阳江市分公司以2009年荷花邮资加印片作为“传邮海丝,盛世启航”——《海上丝绸之路》邮票首发仪式的嘉宾券,并作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和大角湾滨海浴场门票,一片多用,既是嘉宾券,又是门票,还可以作为邮资明信片邮寄,亦为广大集邮者增添了不可多得的趣味邮品。
此外,2024年7月3日发行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1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片图就是关山月先生以讲习所旧址为题材,创作的国画作品《星火燎原》。
邮戳:多种多样,各有千秋
除了日常邮政业务使用的邮戳外,我市邮政部门还刻制了一批具有浓郁阳江特色的纪念邮戳和风景邮戳。
以“南海I号”和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为主题,我市邮政部门刻制过多种富有特色的邮戳。比如:“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开馆等纪念邮戳、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临时邮戳、海上丝绸之路(临时)邮局邮戳、《丝绸之路》特种邮票首发纪念邮戳等。
为了宣传阳春旅游资源,助力阳春旅游业发展,阳春市邮政局、阳春市集邮公司专门刻制了4枚风景邮戳,既可用于邮政业务,又可以满足集邮者的需要,加盖在信封、明信片等邮件,传递到世界各地,扩大当地旅游资源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集邮是大众性业余文化活动。阳江集邮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7月28日成立阳江县集邮协会,以弘扬社会主义集邮文化为己任。此后,阳江集邮文化事业蓬勃发展,90年代曾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评为全国集邮先进单位。
借阳江举办省邮展的东风,我们要扎根漠阳大地,守正创新,积极进取,为推动阳江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市贡献阳江集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