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西县这片热土上,非遗文化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千年岭南的韵味,在这里,有一位少年,他以少林武术为基,以搂大头狗为魂,让阳西传统民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90后的陶嘉伦是阳西县非遗搂大头狗第28代传承人,

阳西非遗技艺传承人陶嘉伦:

传承发展搂大头狗文化焕发非遗风采
2025-01-23 来源:阳江日报

在阳西县这片热土上,非遗文化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千年岭南的韵味,在这里,有一位少年,他以少林武术为基,以搂大头狗为魂,让阳西传统民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90后的陶嘉伦是阳西县非遗搂大头狗第28代传承人,如今已入行13年。陶嘉伦说:“我骨子里对搂大头狗,实在是太喜欢了!”这句话是他从业多年的心声。他的身上,投射出对搂大头狗情有独钟的热爱和年轻人勇毅激情交融的微光。近日,笔者专访陶嘉伦,听这位年轻人讲述搂大头狗传承与发展的故事。

■ 文/林娜娇

耳濡目染,与搂大头狗结缘

在阳江阳西,搂大头狗是逢年过节或重大喜庆日子的“重头戏”。对于这项习俗,可能很多人感到陌生,但如果看上一场搂大头狗表演,或许大多数人都会恍然大悟:原来是“舞狮”!

搂大头狗属南狮流派,经过数百年的本土化演变,成为阳西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虽在外形上与舞狮相似,但因表演时模仿狗的动作神态,狮形狗态,头大如斗,被称为“大头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于2022年入选广东省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是缘分与使命的交织,推动陶嘉伦踏上搂大头狗这条道路。与许多非遗传承人一样,陶嘉伦与搂大头狗的故事也要从其幼时讲起。陶嘉伦说:“以前村里有自己的搂大头狗表演队,村里的小伙子凑在一起,谁也不服谁,就会练习一些搂大头狗的动作。”陶嘉伦的父亲是搂大头狗的好手,也是陶嘉伦的启蒙老师,陶嘉伦对搂大头狗的兴趣是从小在耳濡目染中养成的。

由于对搂大头狗的热爱,修读医药护理专业的陶嘉伦毕业后毅然选择了一条自己的事业之路。他刻苦用功,在父亲的带领下走遍大小城市、村落进行巡演,在一次次的“实战”过程中,陶嘉伦的搂大头狗技艺也不断提高。2012年,陶嘉伦从父亲手里接过接力棒,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搂大头狗团队,自此一头扎进了搂大头狗这个老行当中。

如今,陶嘉伦已经是阳西县武术龙狮协会奇伦武术龙狮团的教练,也是县搂大头狗非遗传承人。在陶嘉伦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每天勤奋练习,搂大头狗技艺日渐精进,并且经常受邀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我是将兴趣变为职业,然后在工作中传播文化。”陶嘉伦说,他对搂大头狗充满了热情,虽然也遇到过瓶颈期,但都从来没有放弃。“是心底的热爱一直支撑着我。”陶嘉伦笑着表示。

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延续

谈及传承的“担子”,陶嘉伦自觉责任重大。他坦言,自己更多的是思考怎样去传承它,特别是让更多的年轻人热爱它、守护它,并自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当搂大头狗与打铁花、火壶相遇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哪些奇妙的“化学反应”?大头狗在桩上翻腾跳跃,伴随着铁花绽放和火壶划过的绚丽轨迹,仿佛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这一刻,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情感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共同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如何让表演更精彩,让搂大头狗成为人们喜欢的表演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陶嘉伦表示,创新思维很重要。他将搂大头狗表演与打铁花和火壶元素融合,不仅仅可以让观众享受一场视觉盛宴,更是文化的传承与交融。“这种创新形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搂大头狗,也能让表演更年轻、更新潮、更有魅力。”陶嘉伦说。

在谈到搂大头狗文化的传承时,陶嘉伦特别强调了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近年来,陶嘉伦积极参与各类校园活动,将搂大头狗文化带进校园,通过生动有趣的“分段式”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对搂大头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透过开合的大头狗嘴巴,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庞,因奋力搂动大头狗而变得通红,就好像看到当年的自己,对我是一种激励。”陶嘉伦表示,只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搂大头狗文化,才能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虽然未来他们未必会从事这门技艺的传承,但他相信,今天播下种子,终会有花开的时候。

带领团队,将搂大头狗走向海外

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代表,舞狮最早是跟随华侨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非常盛行。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侨华人也组成不少醒狮会,醒狮文化逐渐在海外发扬光大。有华人之处,必有舞狮,搂大头狗也是舞狮的一种。“搂大头狗,搂的是国人的精气神。”陶嘉伦自豪地说。

近年来,陶嘉伦多次带领阳西搂大头狗团队走出国门,在国际赛场上一展雄风。2019年,团队荣获“马来西亚马六甲RICKYAU杯国际高桩狮王邀请赛”第四名;同年,参加广州龙狮文化节海泉公杯国际醒狮精英邀请赛荣获金狮奖;2020年在中国关圣宫同盟总会第二届狮王争霸赛(贵港站)荣获金奖;2023年联合中国关圣宫同盟总会参加国际高桩舞狮邀请赛洪熙官杯获得亚军……

在马来西亚获得人生中第一个国际奖项后,陶嘉伦与团队的足迹遍布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他深深地感受到阳西搂大头狗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一直坚持着推广发展搂大头狗事业,逐步打响了阳西搂大头狗这块非遗“金招牌”。回首过去,陶嘉伦感慨道:“我觉得这条路是走对了!”在他心里,搂大头狗的文化已经流淌在他的血液之中,搂大头狗表演不仅仅给他带来观众的喝彩,更重要的是弘扬传统文化和搂大头狗精神所带来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我希望搂大头狗文化能走得更远,让世界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让更多外国人喜欢它,搂动它,传播它,为讲好中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采访中,陶嘉伦表示,阳西搂大头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阳西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他深感自己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未来,他将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在传承方式上不断创新,力求让搂大头狗文化在国际舞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陶嘉伦说,他甘愿成为讲好阳西搂大头狗故事的孺子牛,成为年轻一代传承非遗文化的“阶梯”。对于未来,陶嘉伦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将继续致力于阳西搂大头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创新和探索,让这一传统的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