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 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海愿为鲎夫妻

□ 冯 峥

2024-10-10 来源:阳江日报

阳江有一个民间故事。说的是,海边有个穷秀才要去赶考,苦于没有路费。他心生一计,到海边抓了一合鲎(合,阳江话读“甲”,一对的意思)来到一个山区,租了一条长长的小巷,里面就摆着正反两面的两个鲎。秀才在巷口大声广而告之:

“快来看啊!阳江出怪物,头大如斗,尾细如针,背脊长眼,肚脐出手。快来看啊!”

有这等怪事?山民纷纷掏钱买票进去看。长长的一条小巷,这头进来那头出去,需要一段时间,等看过的人出来,那头的人来不及打听,已经进去了。

就这样,穷秀才筹到了路费。

传说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后来“头大如斗,尾细如针,背脊长眼,肚脐出手”成了一个谜语,谜底就是“鲎”。

鲎,普通话读(hòu),阳江话也读“后”,与普通话同音。它是4亿年前至今仅存的动物活化石,比恐龙年纪还大。因为它那蓝色的血液是制作珍贵的医用试剂的原料,前几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前,阳江一些地方的酒店、大排档均有鲎的系列菜式出售。鲎汤清热凉血。坊间传言,小孩子每年吃一次,全年都不生疥疮;小年轻脸上长青春痘,喝一次见效。

鲎是阳江常见的海生动物,但外地人却不多见。曾经有女专家到一个养鲎场指鲎为鳖,闹了个大笑话。这个“鲎”字不管文字还是读音,对外地人都是古怪而陌生的。酒店主人懒得不断解释,索性因其外形,起个很有诱惑性的名字叫“海底坦克”。

清代《阳江县志》载:

鲎,形如覆箕,十二足,眼在背,口在腹。其血碧。雌常负雄而游。其子常满腹中如粒珠。出而为二者仅鲎,余多为蟹为虾及诸鱼族。大海中波浪冲击,辄数十相连,海人曰鲎排。浅海则否。捕者不用舟楫网罟器物,悄立岸上,但见水面鲎沫,即赴水捕之,必双获。获其雄,则雌者不去。若先获其雌,则雄者去。土人清明扫墓,多以鲎荐。取其音曰有后也。一种小者色黄,俗名黄鲎或名鬼鲎,不可食。

(清《阳江志 卷十六 食货志四 物产》)

【译文】鲎,外形像收箕(一种竹制家具),十二条腿,眼睛长在背后,嘴巴长在肚上。它的血是碧绿色的。母鲎常背负公鲎在水中游。它的籽(俗称鲎春)满腹都是,像一粒粒珍珠。大海中,出入成双成对的只有鲎,其余多是蟹、虾,还有各种鱼类。

因受大海波浪冲击,常常数十只鲎相连同行,这种现象渔家叫“鲎排”。浅海则不会有这种现象。捕鲎的人不用船也不用网,静静地站在岸上,一看见水面上有泡沫冒出来,即下水捕捉。每次捕捉,必定两只齐抓。如果先抓到公鲎,母鲎是不会跑的。但如果先抓到母鲎,公鲎就会逃跑掉。

阳江人清明扫墓,常以鲎做祭品,取其谐音“有后”。

还有一种个头小的,外表黄色,俗名“黄鲎仔”或“鬼鲎”,这种黄鲎有毒,不能吃。

鲎,永远是雌雄两个在一起的,是爱情的象征,故海边人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海愿为鲎夫妻”。一个鲎的蓝色血液,能挽救许多垂危的病人。所以,如果你有幸在海边捡到一“合”鲎,请你高抬贵手放回去。其实,你也不能带回去,捕鲎那是犯法的。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