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黄玉霞
阳东区第二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先后获得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班主任、广东省百名优秀德育教师、阳江名师等荣誉称号。
■ 文/阳江日报记者 梁驰
在阳东区教育领域,黄玉霞是一位深耕一线19载的教育工作者。她始终以“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为核心教育理念,在德育与教学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用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我从不把学生看作需要统一雕琢的‘标准件’,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藏’,都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谈及教育理念,黄玉霞眼中满是坚定与温柔。在她看来,这些“闪光点”或许是学生待人接物时的善良热忱,或许是组织活动时展现的领导力,又或是在艺术、技术领域暗藏的天赋。而教育的意义,就是找到这些“光”,并帮学生把“光”放大。
这份理念的形成,源于她丰富的教学经历。从教以来,黄玉霞带过优秀班,也带过普通班,还教过艺术班。不同类型的班级、性格各异的学生,让她深刻意识到“一刀切”的教育行不通。“对优秀生,不能只盯着成绩单,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压力和全面发展;对艺术生,不能降低期待让他们‘重专业轻文化’,反而要帮他们找到文化学习与专业发展的平衡点。”黄玉霞说,“教育不是‘削足适履’,而是‘量体裁衣’。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黄玉霞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她摒弃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旁听”模式,用小组合作、课前演讲、时事讨论等方式激活课堂气氛。小组讨论时,她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强调“观点无绝对对错,言之有理即可”,让课堂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课前演讲环节,她会设定“感恩”“爱国”等主题,要求学生脱稿分享,还允许结合PPT、短视频辅助表达。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与思维能力,还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深化对主题的认知。
此外,她还常常把社会热点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结合时事写感悟、谈看法。“比如看到‘老人摔倒扶不扶’的新闻,我会让学生讨论‘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帮助他人’;看到航天发射成功的消息,就和学生聊‘科技强国与青年责任’。”黄玉霞说,“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思考责任,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品德塑造’三者合一。”
在德育实践中,黄玉霞将“品格塑造”置于首位,尤其注重感恩教育与责任培养。教学中,她会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观察记录父母、朋友、老师与自己的日常互动,顺势教导学生“爱要勇敢表达”,特别是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更是鼓励学生以真挚的感情表达爱与敬意。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感恩,也让德育真正融入日常。面对调皮学生或有心理问题学生,她从不简单批评或推诿,而是通过沟通摸清情况,联合家长、心理老师共同制定方案,用耐心与尊重帮助学生走出困境,践行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承诺。
从教19年来,黄玉霞的教育理念始终扎根实践,也收获了丰硕成果。她曾带过一届从高一到高三的优秀班,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晚上都到学校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帮学生缓解压力,与学生建立了深厚感情。毕业多年后,学生仍会主动联系她。“每次收到学生的消息,我都特别感动。这让我更加坚信‘亲其师,信其道’——当老师愿意付出真心和精力,学生不仅会在学业上努力,更会在品格上朝着好的方向成长。”黄玉霞说。如今,她仍在阳东二中的岗位上,用爱与专业照亮每个学生的成长之路,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