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召开,事关阳江未来五年发展大计,受到全市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企业界、教育界、社科界人士以及基层干部群众。他们对党代会报告描绘的发展蓝图给予高度评价,并结合自身关注领域踊跃建言献策。
大家纷纷表示,市第八次党代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是开创阳江高质量发展新辉煌的政治宣言和动员令,体现了市委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科学的谋篇布局,对阳江未来五年的发展充满期待。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和‘蓝色能源+海上粮仓’发展模式,阳江正在描绘一幅以蓝色海洋为背景的经济图谱。”市水产学会会长、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健说,过去五年,阳江海洋产业提速发展,海上风电、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及以深海网箱养殖和海洋牧场为代表的深蓝渔业迅速崛起。
杨华健表示,展望未来五年,希望阳江能抓住机遇、凝聚共识,特别是对“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尽快作出规划,解决用海难、海洋基础设施配套欠缺等问题,推动阳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作出阳江贡献。
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阳江
“来阳江十多年,见证了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历程,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不断变化发展。”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铸首席技师郭春光表示,正是有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让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得以快速发展。
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碳排放权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郭春光建议,未来阳江应该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积极争取更多的碳排放权,为工业企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阳江,缩短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另外,希望政府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和人才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和创新氛围,筑巢引凤,以科技引领发展。
优化干部选拔培养全链条机制
“这两天看了党代会有关报道,我对阳江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为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感到自豪。” 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主任关天宇表示,市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构建科学有效的识人用人机制,让“躺平式干部”躺不住、让混日子的没市场,对于打造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推动阳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天宇建议,进一步优化“选育管用”全链条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实施“引苗”“墩苗”“育苗”等干部培养措施,制定能发挥激励作用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构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的组织力、战斗力、执行力,为实现省委赋予阳江的“两个定位”发展要求提供坚强的智力保障。
加快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林海峰表示,要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林海峰认为,要以“扩容”为重点,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迁建、扩建,缓解中职学位紧缺等问题。以“提质”为核心,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分类打造产教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群)。加强省、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和“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服务区域重点产业发展。
推动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看到党代会报告后,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我的心情澎湃激动。报告科学精准勾画了阳江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催人奋进,特别是在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上,我充满期待。”市民周博来自安徽,定居阳江已有七年时间。过去的这几年,周博最大的感受便是,阳江城市变化很大,公路变宽了、公园变多了、公交拥有了新车新路线等等。一系列变化让周博和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倍感振奋。
未来五年,周博期待阳江的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他说:“报告提到要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我希望阳江的功能性综合体项目越来越多,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也希望城市管理能够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期待生态环境更上一层楼
珍稀白海豚多次“光顾”东平核电附近海域;白鹭蹁跹,北寮红树林湿地成“候鸟天堂”,各种鸟类争相回归漠阳大地栖息;城市里森林公园、亲水平台、绿色步道越来越多……
“阳江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城市更加干净整洁,空气更加清新,河水更加清澈,珍稀物种频频出现,让人生活得很舒适。”在阳江生活了20多年的张海明由衷地说,5年来,阳江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佳绩,空气质量保持全国前列,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深入人心,实现天更蓝、海更碧、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和谐。“期待未来五年阳江生态环境更上一层楼,大家会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张海明说。
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阳东区北惯镇彭村村党总支书记项仲规对乡村振兴非常关注。他表示,看到家乡在政策的推动下建设得越来越美,农村人才、产业得到了带动和发展,心里非常骄傲和自豪。希望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彭村村的旅游事业上给予支持和帮助,使更多的年青人看到农村的发展和机会,从而愿意投身于农村事业,勇挑乡村振兴大梁,让乡村振兴的道路更宽阔。
“市党代会报告聚焦的十项重点任务,非常振奋人心。特别是第五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我很期待。” 市民王康健建议,阳江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广西、江西等地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同时,还可以凝聚乡贤和社会各方的力量,加大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更好地发展,让乡村更加美丽富裕,吸引更多游客。
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
江城区城南街道洗脚桥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张祖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洗脚桥社区的居住环境不断优化,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但由于历史因素制约,一些旧城区的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张祖兴表示,部分老城区居民楼内的排水管道由于年久失修,经常堵塞,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解决问题。另外,老旧小区居民楼老人较多,希望增加无障碍通道,方便老人进出,对高度差较大的巷道进行升级改造,并排查盲道设置状况,确保盲道真正帮“盲”。
■ 统筹/梁宗具
■ 文字/王 静 杨辉南
曾宇萍 张贝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