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群众呼声 畅谈当选感受 讲述履职打算

表达群众呼声 畅谈当选感受 讲述履职打算

新当选基层党代表传递“好声音”
2021-12-24 来源:阳江日报

编者按

在市第八次党代会的参会代表中,有一部分来自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他们带来了基层最质朴的声音。大会召开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新当选的基层党代表,听他们表达群众呼声,畅谈当选感受,讲述履职打算。

江城区埠场镇那蓬村党委书记、

村委会主任关象飞:

当好乡村振兴急先锋

擦亮关山月故乡品牌

“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参会,感到使命光荣,肩负着那蓬村全体党员的期望,自知责任重大。”江城区新当选的党代表、埠场镇那蓬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关象飞说,他倍加珍惜这次参加党代会的机会,要把报告精神听懂学懂,把全村党员和群众的心声带到会上,为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说起那蓬村过去五年的变化,关象飞喜形于色。他告诉记者,在各级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那蓬村的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实施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工程。那蓬村从贫困村蜕变为美丽新农村,群众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好处。

关象飞说,他将认真领会报告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回去后及时把党代会的精神传递给村里的党员和群众,按照党代会指明的方向,带领那蓬村全体党员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急先锋”,团结带领广大村民群众,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建设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那蓬村。

“那蓬村将以实干、实绩和实效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开启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新篇章。”关象飞说。他将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以党建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擦亮“关山月故乡”品牌,推动那蓬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要及时解决好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领村民走上村美民富的乡村振兴路。

海陵试验区海陵卫生院党支部

书记、院长陈晓江: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建设群众“健康家园”

第一次当选党代表参会,海陵试验区海陵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晓江直言:“心情激动,倍感光荣,体现了党组织对阳江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认可。”

作为来自基层和卫生健康系统的党代表,陈晓江把履职的重点放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上。他认为,阳江基层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弱,问题症结在“人、财、物”。

“强基层医疗,人才是关键。”陈晓江说,随着群众健康需求的提升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少事多”现象愈加严重,尤其缺少高素质人才。就拿海陵卫生院来说,全院90余名医务人员,以大专学历为主,全日制本科仅1人。该院连续多年挂网招聘高素质人才,没有人应聘。加之资金支持有限,先进设备配置不足,就医环境有待改善。

陈晓江建议,加大“医联体”的建设力度,推进市、县两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对镇级卫生院实行帮扶,“传帮带”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编制、待遇等方面给予支持,吸引和留住人才,壮大“健康守门人”队伍。针对镇级卫生院承担的常见病诊疗、慢性病治疗管理、康复治疗等任务,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配齐必要的先进诊疗设备,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陈晓江表示,会后将把党代会精神带回海陵,传达好、宣传好、落实好。未来五年,他将珍惜这份荣誉,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带头把海陵卫生院建成海陵群众的“健康家园”,为阳江卫生健康事业建言献策,更好地满足市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美好期盼。 

阳江职院食品与环境工程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余铭:

发挥自身专业所长

助力食品产业发展

“是一种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第一次当选党代表参会,阳江职院食品与环境工程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余铭坦言既兴奋又紧张。他表示,将担负起党代表的光荣使命,履职尽责,为推动我市职业教育迈上新台阶、食品产业做大做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余铭表示,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将一如既往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加强学生创业创新团队的培育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合作,为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余铭博士研究生读的是食品科学专业,毕业后又进入华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食品加工装备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以来孜孜不倦潜心食品科研。他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当好企业参谋助手,积极开展技术指导等科技服务工作,协助企业引进、培养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和企业联合组建研发中心,努力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助力我市食品产业发展。

本科学习园艺专业,余铭对农业发展多了几分关注。他表示,将发挥所长,主动为当地政府、农户等提供智力支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阳江市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党支部

书记、总经理李始刚:

为阳江高质量发展

贡献国企力量

作为来自国资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党代表,李始刚在国有建筑企业工作了22年,从一名基层技术人员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他深刻体会到其中的不易,也清楚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目前,阳江国有建筑企业存在资质低、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所致。他期待能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更多鼓励和扶持政策,吸引专业技术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让本地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才可用”。

作为国有建筑企业的法人代表,李始刚还谈到当前国家正拉动内需,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进入高峰期,促使大批央企、省企来到三四线城市进行建设开发。他认为,本地国有建筑企业应抓住时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主动对接央企、省企,探讨合作模式,通过合作共建弥补本地国有建筑企业在人员、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不足,争取壮大发展,履行本地国有建筑企业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为阳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国企力量。他希望市委市政府在项目代建、资产注入、央地企业合作等方面给予本地国有建筑企业更多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计划做好两件事,一方面,借力央企、省企,促进本土企业的发展,在和央企、省企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优秀技术,培养人才队伍,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省、市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在环保产业方面谋取发展,转变企业原有单一的经营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统筹/刘文婷  

■ 撰文/林显军  刘文婷  张影  许倩

■ 摄影/李向东  梁文栋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