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打造安居乐业新城区

江城区鸳鸯湖社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综述

内外兼修打造安居乐业新城区

2022-10-14 来源:阳江日报

 

盈信广场是阳江城区核心商圈之一。 谭文强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黄仁兴  王静   通讯员/钟连娇

10月13日上午9时许,记者沿着有“阳江客厅”之称的美丽鸳鸯湖东堤,来到了依湖傍水的恒隆御景山庄。山庄南面向外敞开的一列两层楼的中间门面,挂着彩带,场景显得热闹喜庆。

庆祝江城区城东街道鸳鸯湖社区二十“周岁”暨新党群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正在这里举行。新中心揭牌并投入使用,标志着鸳鸯湖社区服务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能力持续提升,见证了一个社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乱而治的成长过程。

实施“三进”服务模式,让群众安心

阳江是一个由县城镇发展起来的城市,江城区是主城区。阳江建市以后,江城区的新城区拓展速度很快,而新城区的建设质量决定着一座城市未来的走向和命运。新城建起来了,环境怎样?宜不宜居?适不适合创业就业?适不适合休养生息?这些都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

鸳鸯湖社区地处江城区东面,于2002年设立。当时的鸳鸯湖社区房屋不多,人口也不多,多数地方相当于一个杂乱的郊野之地。

如今的鸳鸯湖社区,不仅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还有鸳鸯湖公园和盈信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常住人口近3万人,是全市人口密度最大的社区之一。有人说,阳江的中心在江城,江城的中心在城东,城东的中心在鸳鸯湖社区。

“变化太大了,20年前,这里还是荒地,路边杂草丛生,如今这里是全市人气最旺的商贸中心之一,寸土寸金;湖湾路现在是其中一条人气最旺的商业街,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在鸳鸯湖社区的陈女士说。

从“杂草荒地”到城市的政治、商贸、休闲中心,与社区群众携手相伴20载沐风雨、共成长的是鸳鸯湖社区党委。2017年5月到鸳鸯湖社区任党委书记,如今是城东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的叶曙光,回忆5年的任职历程,激动中充满自豪。她到任后,在上级党委和同事们的支持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对全社区党员进行能力提升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并积极创新社区的治理模式。

2018年,鸳鸯湖社区党委在全市率先实施党建引领“进商圈、进楼宇、进小区”的“三进”服务模式,在商圈、楼宇、小区成立党支部、党小组,把商圈、楼宇、小区的党员凝聚起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疫情防控、矛盾纠纷调处、城市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同时,在有条件的商圈、楼宇、小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无偿为周边个体工商户、企业从业人员和周边群众提供商事洽谈、会议交流、学习培训、人才招聘、调解纠纷、就业创业、产品展示、志愿服务、休闲阅读、文体活动等服务。通过党建引领,规范行为,活跃商业活动,助力商圈高质量发展。

“党建进商圈后,企业党员找到了‘家’,在党组织引领下,我们把商圈品牌服务、资讯交流、经济发展与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有机融合,形成党味浓厚、党群连心、和谐发展的商圈发展模式,让我们的商圈更有活力。”盈信商圈党支部书记林进裕说。

2018年,全市首个服务企业商圈的党群服务中心——盈信广场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该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涵盖周边大型商圈市场2个、“小个专”企业1200多家,辐射周边群众约25万人。

“小区党组织是我们的‘主心骨’,我们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想到它,它全心全意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让我们小区居民很安心、舒适。”居住在景湖花园的黄阿姨说。  

2022年3月9日,江城区发现1例新冠确诊病例,位于鸳鸯湖社区的盈信广场、伴湖豪庭等商圈、小区被列入封(管)控区和防范区范围。面对大战大考,鸳鸯湖社区积极担当作为,形成“社区党委—商圈、楼宇、小区党支部(党小组)—楼(巷)长—党员”防控机制,全力做好“三区”内人员排查、物资保障、核酸检测等各项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目前,鸳鸯湖社区在商圈、楼宇、小区成立党支部2个,楼、巷党小组7个,让居民群众身边有党组织、有党员,实现“居民群众有所呼,小区党组织有所应”。

实施“三级”勾连模式,让群众暖心

鸳鸯湖社区依托商圈楼宇、小区巷道,率先在全市构建“社区党委—商圈、楼宇、小区党支部—楼、巷党小组”三级管理组织体系;率先制定实施巷长制、楼长制,把街巷、楼栋内政治意识强、身体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党员推选为巷长、楼长,定期收集居民群众反映的诉求,及时把居民群众的呼声反映到党支部,党支部再上报给社区党委,强化“三级组织”的联动协助,帮助居民群众解决“烦心事”,在党组织和居民群众之间搭起“连心桥”,为居民群众提供暖心服务。

“我们在微信群里向楼长反映问题后,楼长马上报给上级党组织,党组织很快回应,帮助我们解决困扰。”家住恒隆御景山庄的李叔说。

随着社区业务量开展越来越多,服务中心的办公场地无法满足工作需要。社区党委通过商圈的关系,及时与恒隆御景山庄的开发商进行磋商。社区的惠民举动,得到了该企业和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的大力支持,恒隆御景山庄无偿提供2300平方米的楼房供社区作服务中心使用,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和江城区及市委组织部帮助筹集装修开办经费。

目睹服务中心的建成,珠海高新区对口帮扶江城区工作组组长、江城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耀华对记者说,中心的建设档次和功能比珠海的有些社区还先进,看到社区能用得上这些场所,而且群众都很满意,他们指挥部的同志感到很开心。

目前,鸳鸯湖社区从党员中推选出楼长、巷长24名。通过“党组织+巷长(楼长)+微信”等方式,鸳鸯湖社区妥善调处了辖区内几个楼盘因开发商未及时交楼、违规增容不能办理房产证等问题引发的信访维稳案件。

实施“1+N”会商模式,让群众舒心

“联席会议把相关单位、负责人都集中在一起,面对面研究讨论问题解决方案,缩短了走程序的时间,实现‘一门式办理’,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提供了高效的方案。”鸳鸯湖社区党委书记林方铮说。

鸳鸯湖社区党委率先制定实施“1+N”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委为核心,整合辖区内市直、区直“双报到”单位、挂点联系单位、“两新”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等“N个单位”资源,强化社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强共建共治共享,统筹协调辖区内各项治理事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基层治理难题,让群众矛盾、治理难题化解在社区、解决在社区。

2020年4月,辖区某楼盘因消防安全问题引发火灾,100多名业主联名投诉,要求物业管理公司更新消防设施。鸳鸯湖社区党委得知情况后,立即牵头召开联席会议,积极协调消防、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之间的矛盾,大力为业主争取合法利益,最终小区更换了消防设施,为小区居民营造了安全的居住环境。

2018年以来,由鸳鸯湖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协调住建、公安、信访、物业、开发商、群众代表、楼长、巷长等相关部门和群体召开联席会议32次,解决难题15个,化解了群众“心头愁”,让群众舒心生活。

实施“1+1>2”治理模式,让群众放心

鸳鸯湖社区有盈信广场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居民住宅小区9个,商住楼盘19个,商圈、楼盘小区与物业发生矛盾在所难免。为妥善协调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利益,鸳鸯湖社区党委率先在全市提出,成立业主委员会要有一半成员是党员,业主委员会主任必须是党员,通过“党员+群众”共建共治模式,推动党员带头示范化解基层治理矛盾,实现“1+1>2”的治理效果。

2018年,鸳鸯湖社区一小区业主委员会管理混乱,850多名业主签名罢免该小区业主委员会,业主和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随之激化。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鸳鸯湖社区党委干部加班加点走访群众、听取意见,召开会议积极调解,最后达成了“业主委员会要有一半成员是党员,业主委员会主任必须是党员”的共识,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业主委员会,化解了该小区的矛盾,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鸳鸯湖社区的群众乘胜对周围环境提出了美化绿化的意见和建议,社区党委快速作出回应,制订了一系列不断优化空间环境,建设休闲宜居社区的规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希望社区里的党员同志和各级党组织实实在在支持社区党委的工作,把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成服务群众的一流站点,把社区的建设和治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从而带动市里其他社区的建设。”参加揭牌仪式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春涛对大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江城区委书记李仕鹏对记者谈了他的设想,表示要以创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特别是强化多级联动,落实网格治理机制,把社区服务工作提高到新的更高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