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阳江人心中,风筝不仅是儿时的玩具,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见证了阳江人民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网络中国节·重阳】中国风筝南派代表阳江风筝——三百年的天空艺术
2024-10-11 来源:阳江日报

南国风筝场上空彩鹞漫天飞舞。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市区鸳鸯湖南国风筝场及海陵岛、沙扒渔港海边等地方,风筝爱好者们相约一起,将形态各异的风筝放飞,把天空点缀得多姿多彩。在很多阳江人心中,风筝不仅是儿时的玩具,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见证了阳江人民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阳江风筝历史源远流长,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誉,至少已有340余年的文字记载历史。阳江风筝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历代阳江风筝制作艺人一直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风筝,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制作风筝都具有其独特的规格尺寸和工艺绝技。阳江风筝以“造型别致、工艺精巧、绘制精美、色彩鲜艳、放飞技高、生猛灵活、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而闻名于世。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张贝奇 关雯静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梁文栋 宋福亮

“世界十绝风筝”的灵芝风筝。

阳江风筝历史源远流长

在阳江,重阳节前,家家户户都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在房前屋后、田垅旷野随风起放,村村巷巷热闹非常。重阳节当天,人们来到北山公园一带开展登高、避灾、消祸、祈福的放鹞活动,可谓万人空巷。

这一盛况在清代就有记载。关于阳江风筝的历史也要从清代说起——

据学者和民俗文化专家考察研究,阳江风筝兴盛于清朝,成为群众重要文化活动,重阳节更是约定俗成的“登高放鹞日”,当天阳江县城人会倾城出动。

康熙二十年(1681)《阳江县志》是阳江现存最早的县志,其《卷之一·风俗》记载,“亲友相邀郊外,登高放纸鸢……晚落始息。”大意是,重阳节这天,亲朋好友互相邀请到郊外登高放风筝,一直到傍晚才停歇,场面蔚为壮观。

或许是风筝独特的文化内涵,清代的文人骚客多次在诗词中写下有关阳江风筝的内容,其中《阳江风筝》一书收集了清朝6首有关风筝的诗。清代同治朝贡生李春元在《鼍江竹枝词》中写道“登高逸兴知谁最,竞向云中放纸鸢”。清代女诗人王若霞(今阳西人)也留下了《纸鸢》一诗:“染素成形骨杀青,天风吹我到空冥。回头自觉乾坤小,正翮还从岛屿经。号乌何愁弋者慕,名筝不在美人擎。无端只与儿童戏,仰面长看系目绳。”

民国时期,阳江风筝进入鼎盛时期,风筝活动已是人们的重要文化活动。民国《阳江县志》载:“重阳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鹞较高下或悬藤工具上,风激之鸣响彻云霄,北山尤盛。”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扶老携幼,登上北山登高放鹞,文人雅士则乘此机会饮酒赋诗,蔚然成风。

不仅如此,官方还组织了众多比赛活动,促进了风筝文化活动在民间的极大发展。

据记载,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12日,16岁的杨茂芝制作和放飞的灵芝风筝被授予冠军称号,荣获一头金猪和一面红旗的奖励。民国三十二年(1943)10月7日,16岁的冯光在重阳节放鹞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得到10串炮仗和县长罗贤亲书“直上云霄”四字的绿色丝绸锦旗一面。1986年4月,在山东潍坊市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上,冯光作为代表队员,其灵芝风筝获得板子类型中的金牌。

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阳江风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灵芝风筝”“百足风筝”“崖鹰风筝”等独具匠心、造型奇特的风筝更是享誉全国。

龙头风筝扎制工艺展示。

南派代表展现阳江特色

长期以来,阳江民间风筝活动极为兴盛。早在1991年,阳江市被授予“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又被授予“中国风筝之乡”,2006年阳江风筝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名录。至今,阳江风筝已享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称。

阳江风筝以中国画写意技法为主,注重色调艳丽、远距离观赏效果,在制作技艺上融合了“扎、糊、绘、放”四艺,生活中的花、草、蔬、果、鸟、鱼、虫、兽等动植物与民间传说、文学故事均可作为创作题材,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国风筝“南鹞”的典型代表。其中尤为突出的风筝主要有“灵芝”“龙(百足)”“崖鹰”以及各种花草鹞,体现了南派风筝传统文化之精髓。

阳江风筝放飞讲究“灵活生动”。在空中灵活摆动的“龙”风筝,能表演“龙戏水”“龙吐珠”等特技,被誉为“阳江活龙”;既可“单飞”“双飞”也可以“群飞”的“崖鹰”风筝,常常以假乱真与鸟儿做伴,在空中共舞;久负盛名的“灵芝”风筝安装了“藤弓”,放飞时随气流变化会发出筝鸣声,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

说起灵芝风筝,它是阳江风筝的精品,是当前国内唯一存世的、带完整鸣器(藤弓制作),且唯一不带尾巴的板子类风筝,是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曾多次在全国风筝比赛中荣获冠军,也是中国唯一取得全国比赛“六连冠”的风筝。

走进阳江风筝馆,第五代阳江风筝传承人梁玉泉的女儿梁淑娴正在制作灵芝风筝。从选竹料、晒竹、劈条,到扎制、蒙纸、绘图上色,十几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严格遵循“扎、糊、绘、放”传统风筝制作技艺。

“灵芝风筝取材于神话‘白蛇传’中白娘子为救许仙盗灵芝的故事。”梁淑娴向记者介绍,做好的灵芝风筝呈椭圆形,上方是一片白云,配以白娘子盗仙草的画面。下方是一只梅花鹿,口含一株灵芝草欢快地疾奔。顶端架一张藤弓,会迎风“嗡嗡”作响,时而委婉、时而悠扬,恰如古筝弹奏的妙音,声传数里,是名副其实的“风筝”。“‘灵芝风筝’图案设计精美、内容寓意深刻、颜色搭配艳美,制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扎制功夫,还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艺术素养。”梁淑娴说。

“崖鹰”风筝是阳江风筝的另一特色,属于软翅类,仿照鹰的形象扎制。老鹰,阳江话俗称为“崖仔”,因此又称“崖仔”风筝。来到风筝老手艺人徐瑞珍家中,只见客厅里摆放着各式各样、惟妙惟肖的风筝。今年75岁的徐瑞珍已扎制风筝超过30载,是目前阳江有代表性的的民间风筝手艺人之一。

在制作风筝的桌面上,散落着竹篾、布料、颜料等工具材料。徐瑞珍正专心致志地制作一只崖鹰风筝,手中的竹篾在她的巧手下灵活翻转、穿梭自如。不一会儿,崖鹰的骨架便初见雏形。“每一步都要用心做好,不合适就要重新扎制。”完成骨架后,徐瑞珍还习惯性地将风筝放置于地面上校验其平衡性,这是她多年实践积累下的秘诀。徐瑞珍介绍,“崖鹰”风筝制作工序简单、体积小巧,放飞起来很生动好看,能达以假乱真的效果,深受制作师傅和市民群众的喜爱。

徐瑞珍展示她制作的崖鹰风筝。

薪火相传不断变革创新

阳江风筝历史悠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是阳江风筝最繁盛的时期,说男女老幼人人都会做风筝也不为过,其中就包括徐瑞珍。

出于对风筝的浓厚兴趣,徐瑞珍在上世纪90年代便跟随已退休的父亲学习扎制风筝。耳濡目染间,一学一扎,便是30余年的光阴。多年的磨砺与坚持,让她对制作风筝的流程了如指掌,手法愈发精进简洁。因此,她制作的风筝总能吸引回头客。徐瑞珍告诉记者,前段时间,来自阳西沙扒镇的客人还特意定制了一批风筝以备比赛。

在徐瑞珍家中的桌面上,一册图文并茂的手写笔记本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徐瑞珍父亲记录的传统风筝制作要点,也是他留下的宝贵财富。“无肚蝴蝶肚长勿2尺1寸,眼和小腿勿4寸1分……”笔记本上工整记录的风筝制作模型、精确尺寸、选材要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依旧清晰可辨,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一辈风筝手艺人对传统制作技艺的执着与热爱。

这本笔记本并非一成不变,它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那些泛黄的旧纸页之后,夹着几张洁白的新纸张,上面是徐瑞珍绘制的图纸笔记。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制作技艺,更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创新与理解,让风筝制作技艺跟随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阳江风筝要有阳江特色。”徐瑞珍深信,唯有守护好阳江风筝的“根”与“魂”,方能不让这份传统艺术流失。“无论还有没有人买我的风筝,我都还要坚持做下去。看着这些亲手制作的风筝,我心里就会感到很满足。”岁月流转,徐瑞珍已经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只风筝,但她对风筝的热情与兴趣从未减退,始终坚守着初心,在传统工艺上默默耕耘,用行动诠释着文化传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技艺传承的桥梁。如今,不仅有中学老师来访学艺,也有阳江风筝爱好者虚心求教……在徐瑞珍等手艺人的传播下,阳江风筝的传统技艺仍在民间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与徐瑞珍相同,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梁治昂自幼就热爱制作和放飞风筝,在2017年被评定为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那时在乡下,竹子是很容易找到的,再拿一些家里盖稻谷的透明胶布就能做成一个风筝了。”梁治昂说。

在梁治昂看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阳江风筝文化的传承也发生了变化,家族式或者师徒式逐渐变成了学校里师生间的传承。他认为,风筝进校园可以让更多对风筝感兴趣的学生接受专业教育,作为学校课程可以使制作工艺更加标准化。

梁治昂是阳江职院兼职教师,开设了“风筝制作与欣赏”公选课和公共体育课,以及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的“风筝制作与放飞”课程。每周,梁治昂都去阳江职院为9个班的学生授课,推广阳江风筝文化,传授风筝制作技艺。

阳江职院中文系的学生李嘉炜是梁治昂的徒弟,她时常看到梁治昂带领学生放飞风筝。“我也喜欢做手工,因此想跟着梁老师学习。”李嘉炜说,梁老师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做的风筝造型千奇百怪,心形风筝、冰墩墩造型的风筝、儿童节的“棒棒糖”风筝等,都让她觉得十分酷炫,让她对风筝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学校,阳江风筝馆也是重要传承地,一楼是“风筝博物馆”,展示阳江风筝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传承与保护、风筝种类等,二楼则是制作风筝的场地,这里可以开展制作风筝的课程、研学游等活动。在这里,人们能近距离看到一只只造型优美的风筝在阳江风筝传承人的手上诞生,还有许多阳江风筝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指导学生制作和放飞风筝。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