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江日报

将红色资源科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郑华凯

2024-08-22 来源:阳江日报

红色资源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赓续学生红色精神血脉的生动教材。大思政教育培养视域下,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应当注重自身的调适整合,教师通过长期规划整合红色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宏观指引,注重资源整合多方协同,落实动态保护开发机制,结合实际整合红色资源,强调资源适配教育需求,将红色资源科学融入思政教育中,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优秀青年。

一、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体现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与冲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培养价值,通过多元红色资源的融入,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在教学功能层面,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丰富抽象枯燥的思政教育课堂,促使学生在真实而富有意义的红色资源引导下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效率的优化提高。在育人功能层面,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能通过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夯实爱国爱党情怀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助力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

二、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调适整合

(一)长期规划整合红色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宏观指引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红色资源,应当注重红色资源生命力和持续性的保障,立足于长期规划的视角进行红色资源的整合归纳,着眼于红色资源的传承赓续与未来发展。教师应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进行红色资源整合调适的宏观指引,充分体现红色资源的教学价值和育人价值,从而促使红色资源在思政教育中保持温度,丰富学生的认识理解和学习体会。

(二)注重资源整合多方协同,落实动态保护开发机制

大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资源的整合与调适过程不仅仅依托于学校教师的单方面挖掘探索,更应当强调社会各方面多维度协同助力,通过学校与社会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及学校与政府合作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高水平、大投入、深挖掘的红色资源整合调适,落实动态保护开发机制,提高红色资源的教育培养成效。多方协同的红色资源整合,可以将高校作为串联纽带和价值引领,促使红色资源教育深度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

(三)结合实际整合红色资源,强调资源适配教育需求

红色资源的整合调适应当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需求以及学生普遍情况,强调红色资源内容挖掘和开发调整的适配性和有效性,充分契合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求。传统模式下的思政教育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问题。将红色资源应用其中,可以将思政教育与学生身边红色资源有效结合起来,助力思政教育人才培养效果的优化提高。

三、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养方法

(一)“四史”红色文化资源,夯实学生思政理论基础

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教育的重要资源,将“四史”红色文化资源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中,能够促使学生在历史脉络中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愿景,促使学生进一步夯实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背后的深刻内涵。

例如,教师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板块的教学时,可以引入党的诞生板块的党史教育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历史事实带领学生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等,认识到社会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红色艺术资源课堂导入,调动学生思政学习兴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普遍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无法提升的问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主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红色艺术资源主要包括红色主题的影视文化作品、红色歌曲、书画作品以及文学创作等。教师可以引入红色艺术资源进行课堂导入环节的优化,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元的红色艺术资源中引发认知冲突和学习内在驱动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南昌起义”板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油画作品《八一南昌起义》进行教学讲解,促使学生结合历史内容体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精神,再引入《建军大业》红色影视资源中的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充分兴趣,引导学生深度沉浸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一方面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讲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记忆程度和理解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借助红色艺术资源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进行观看学习,助力学生红色精神素养的传承与弘扬。

(三)挖掘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开展思政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红色资源融合落地的基本途径,有利于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提高。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地方红色旅游资源,带领学生在红色旅游过程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解,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素养品质和思想意识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开展思政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做中学”的方式推动高校思政育人效果的优化提高。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方红色纪念馆,通过担任展馆志愿者的方式进行思政社会实践活动。“潭簕红色展馆”是阳春市红色资源党建示范点之一,是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宣教培养的重要途径。展馆中呈现了阳江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记录和感人事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致参观展馆内容,给学生分配不同展区的说明讲解任务,促使学生在“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潭簕红色展馆”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服务大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发展提升。

(作者单位:阳江开放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