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卡零食”真相揭秘:健康选择需谨慎

2025-02-27 来源:阳江新闻网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浪潮中,零食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其健康属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很多人因担心传统零食高油、高糖、高盐的危害,转而投向了标榜低卡健康的零食市场。然而,市人民医院医生发出提醒:别被“低卡零食”迷了眼,有些所谓的低卡零食实际上并不“瘦身”。

在超市和电商平台上,各式各样的低卡零食琳琅满目,从饼干、薯片到酸奶、饮料,都打着“低卡”的标签,吸引着大量注重身材管理的年轻人。记者走访发现,这些低卡零食的包装上通常都会标注每100克所含的热量,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具体数值,以显示其健康属性。

为什么低卡零食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欢迎呢?这主要源于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摄入。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既想享受美食带来的愉悦感,又不想因此增加体重。于是,标榜“低卡”的健康零食应运而生,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然而,医生指出,“低卡”并不等同于“健康”。在选择零食时,消费者不能仅仅依据热量高低来判断其健康程度。糖、钠、脂肪、蛋白质等含量也都应当成为衡量零食是否健康的指标。例如,一些低卡零食为了改善口感,可能会添加大量的甜味剂或香精,这些添加剂同样对健康不利。《耶鲁:同时摄入甜味剂和碳水或致胰岛素紊乱》:耶鲁大学团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文章,证明与碳水化合物一起摄入甜味剂蔗糖素会损害人体对糖的神经感知和代谢敏感性,造成胰岛素功能紊乱。当人体摄入代糖,大脑会误以为身体摄入了大量糖,于是开始分泌胰岛素。然而,当胰岛素集结,却没有等到预想中的葡萄糖。久而久之,机体对分泌胰岛素的信号越来越迟钝,细胞也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脂肪分解减少、合成增加,于是出现体重上升、血糖升高,导致肥胖、糖尿病等。此外,有些低卡零食虽然热量不高,但营养价值也相对较低,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营养不均衡。

那么,在选择零食时,消费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医生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在购买零食时,一定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了解食品的热量、糖、脂肪、蛋白质等含量,以便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二是注意零食的加工方式。尽量选择那些加工过程简单、添加剂少的零食。例如,水果干、坚果等自然风干的食品,既保留了食物原有的营养成分,又避免了过多的加工添加。

三是控制零食的摄入量。无论零食多么健康,都不能无节制地食用。过量摄入任何食物都可能导致热量过剩,进而影响体重和健康。

四是注意零食的搭配。可以将低卡零食与高纤维、高蛋白的食品搭配食用,这样既能满足口感需求,又能保证营养均衡。

至于如何健康吃零食,医生也给出了几点实用的建议:

一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吃零食。最好在两餐之间或运动后食用零食,这样可以避免影响正餐的食欲,也能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二是优先选择天然食品。如水果、蔬菜、奶制品等,这些食品不仅热量低,而且富含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三是适量品尝高热量零食。对于那些高热量但口感极佳的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可以偶尔品尝一下,但要控制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

在选择和食用零食时,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态度,不要被“低卡”等宣传词所迷惑。只有全面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和热量含量,才能做出更健康的饮食选择。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食用、均衡搭配,让零食成为健康生活的有益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