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被灌酒后离世,喝酒致死的12大因素,你了解多少?

2024-03-12 来源:阳江新闻网

近日,甘肃兰州榆中县城关镇网红“光头杨老二”(以下简称“杨老二”)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榆中县官方发布的消息,初步判断“杨老二”死因系酒后误吸呕吐物窒息。这些年,关于喝酒致人死亡的事件并不少见。去年,河南26岁网红“中原黄哥”直播PK时,因过量喝酒去世。可叹的是,在他去世前一个月,他刚参加了直播PK过量喝酒后去世的“三千哥”的葬礼,还说以后要少喝点。

过量喝酒危害有多大?喝酒致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酒量与什么有关?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市人民医院相关专家、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巫丽萍。

喝酒致死主要原因有哪些?

1.误吸

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的食物,呕吐时胃内容物容易进入气道,导致患者窒息及诱发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气管,通过迷走神经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脏停搏。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防止误吸的发生,是“重中之重”。因此,醉酒患者一定不能仰卧位;头一定要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2.双硫仑样反应

是指患者使用含有双硫仑结构的药物前后,摄入含有酒精的食物,进而引发的中毒反应。如果患者在使用含有双硫仑结构的药物前后,比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甲硝唑片等药物,摄入含有酒精的食物,导致双硫仑抑制乙醇的正常代谢,进而引起乙醛中毒。多出现于药物与酒精接触后的5分钟至1小时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3.醉酒后意外

酒驾引起的车祸致死致伤的情况在急诊科并不少见,也有醉酒后跌伤致死的案例。

4.急性胰腺炎

饮酒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后者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脏骤停。据国外统计,在酗酒中约0.9-9.5%发生临床型胰腺炎,有17-45%在病理上有胰腺炎证据。国内酒精性胰腺炎较少见,可能与饮酒量少,习惯慢酌和酒菜同进有关。

5.心脏急症

饮酒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老年和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变的患者,昏睡的饮酒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是比较隐匿的,可以无任何症状。另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脏损害。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部分病例存在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学改变的,且急性酒精对心脏损害程度与中毒的时间和程度呈正比。

6.脑出血

喝酒引起脑出血,主要与长期酒精作用于脑血管造成血管硬化有关,同时还有可能造成酒精性肝硬化,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造成脑出血的情况。因此,对于长期喝酒的人群需要注意预防脑出血发生,一旦出现脑出血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7.低血糖症

酒精性低血糖症是一种因酒精中毒引起的低血糖综合征,是饮酒后酒精在体内代谢,增加细胞内氧化型辅酶Ⅰ的消耗而造成的。饮酒后酒精会刺激机体胰岛素分泌造成血糖下降,尤其是患者有糖尿病,在大量饮酒后会促进血糖降低,甚至导致低血糖昏迷、死亡。酒后如出现心悸、多汗、低体温、脉快有力、神志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时,应警惕酒精性低血糖症的可能,需及早就医,检测血糖浓度。

8.甲醇中毒

甲醇是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饮用了含有甲醇的工业酒精或用其勾兑成的“散装白酒”,俗称“饮假酒”。摄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一般于口服后8-36小时发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步态不稳、嗜睡等。重者有意识朦胧、瞻妄、癫痫样抽搐、昏迷、死亡等。

9.急性酒精中毒

如果饮酒过量,则会对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继而出现抑制作用,此时可使患者的呼吸、心跳被抑制而死亡。

10.消化道出血

饮酒后酒精会刺激胃酸分泌,侵蚀局部血管引起消化道出血,当出血过多时便会导致人死亡。

11.低体温

由于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且降低判断力或导致迟缓,尤其是在寒冷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低体温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有统计表明,在某些乡村地区,90%以上低温引起的死亡与血中酒精浓度升高有关。低体温病人的手、脚和腹部摸上去是冷的,但没有寒战,呼吸浅而慢,常见脉搏缓慢,血压降低伴以心律失常;面部可能浮肿并呈桃红色。所以出现急性酒精中毒时,保温是必要的措施。

12.横纹肌溶解

饮酒患者常昏睡很长时间,如肢体不活动,长时间压迫部位会出现肌肉的缺血坏死,并由此导致横纹肌溶解。当肢体解除压迫,会发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溶解释放出大量坏死物质进入血液,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甚至发生猝死。因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体长时间受压。

酒量与什么有关?

酒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因素、个人体质、健康状况、饮酒习惯、心理状态等。

遗传因素。人体内存在两种参与酒精代谢的酶,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这两种酶的活性高低与遗传有关。活性较高的酶可以帮助人体更快地代谢酒精,从而使得酒量较大。

个人体质。体重较大的人通常会有较高的酒量,因为体重越大,体内水分含量也相应增加,有助于稀释酒精。不同的人种、地域以及喝酒时间也会影响酒量。比如,男性通常比女性能喝酒,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另外,上午喝酒容易醉,而晚上喝酒相对不易醉。

健康状况。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肝脏分泌的解酒酶(如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对酒量有重要影响。肝脏状态良好的人,如肝脏分泌的解酒酶含量高,能有效分解酒精,从而拥有较好的酒量。

饮酒习惯。经常饮酒的人,其体内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可能会增强,从而提高酒量。

心理状态。情绪和心境也会影响酒量,例如在不得不喝的酒局中,人的意志力可能会增强,从而提高酒量。

此外,饮酒时的空腹状态、酒精的浓度、饮酒的速度等也会影响酒量。需要注意的是,酒量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适量饮酒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逐渐提高。同时,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应避免过度饮酒。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