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
近日,美团外卖在福建晋江、浙江绍兴等7个城市试点上线骑手评价用户及屏蔽用户功能,打破了此前仅顾客可评价拉黑骑手的单向机制。骑手在遭遇言语辱骂、恶意威胁等情况时,可提交证据申请屏蔽相关用户,屏蔽期长达365天,每人最多同时屏蔽2名用户。
这一新功能的试点迅速引发骑手和消费者的热烈讨论,众多骑手大力赞赏这一新功能的同时,一些老旧小区的消费者开始担忧骑手日后利用这一功能拒送“麻烦”的外卖。
■ 阳江日报记者/刘昭融
从业近5年的美团外卖骑手杨先生,是骑手屏蔽用户功能的坚定支持者。他直言:“非常期待美团外卖这一新功能推广到全国,现在大多数地区都只有顾客能拉黑骑手,骑手也应该有同样的权利,这样才公平。”在他看来,这是平台保护骑手权益的有效尝试。杨先生表示,如果未来该功能推广,他最想屏蔽信息填写不准确的用户,“一些顾客的定位与实际地址相差几百米远,电话还打不通,太浪费时间。”
杨先生还提到,新功能规则中每名骑手最多只能同时屏蔽2名用户,名额不太够用。另一名美团外卖骑手黄先生也认为2个屏蔽名额过少,“最好每个月有3到5个屏蔽名额,要不然没什么意义。”黄先生想屏蔽的用户分两类,一类是不接电话且无备注信息的顾客,另一类是居住在高层且无电梯的用户。“楼梯不算在里程数内,高楼层也不增加配送费,现在平台的计算方法不合理,爬楼梯也应该算进里程数。”黄先生表示。
除了美团外卖骑手,“同行”的饿了么外卖骑手梁先生也认可美团外卖的新举措,并表示希望饿了么平台能跟进推出相似功能。“最想屏蔽的是一些恶意骗餐的用户,有时把餐放到门口后没拍照,有的人非说没收到餐向平台索赔,得自己赔钱买餐。”对于屏蔽名额,梁先生认为,大部分消费者都好打交道,一个区域里的“典型”用户就几个,2个屏蔽名额已经足够了。
大学生小梁从今年9月开始兼职外卖骑手,与以上专送骑手不同,他参与的是众包模式,同时在美团外卖、饿了么、京东秒送3个平台上接单。小梁认为,骑手屏蔽用户这一功能可以让交易双方更平等,而且骑手需要上传凭证,经过平台审核才能成功屏蔽,不会造成骑手滥用屏蔽权,对双方都公平。
“有的用户的确应该被约束,这样对大家都公平,不应该让骑手平白受气。”上班族戴女士经常在加班时点外卖,她认为美团外卖这一新功能值得认同。“有一天下午和同事差不多时间点外卖,下单后没多久突然下暴雨,我觉得这种天气骑手超时可以理解,但是同事打电话反复催促,语气还很不好,这种消费者对外卖骑手不大友好。”戴女士介绍,她还见到过有人让外卖骑手帮带物品却不加钱,被拒绝后还在电话里与骑手争吵。她认为,骑手应该有拒绝给蛮横的消费者配送的权利。
经常值夜班的市民杨女士表示,骑手这一行很辛苦,多亏了他们,她这样的“夜班族”才能在深夜吃上饭。杨女士认为,屏蔽一些无理用户不仅对骑手公平,还能避免骑手因这些用户耽误其他人的订单。同时她也表示,这一功能对消费者影响不大,被一个骑手屏蔽后,订单由平台重新分配给其他骑手,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住在市区马曹路的市民刘女士因今年淘宝闪购、京东秒送等平台推出大额优惠活动,线上点餐量大增。刘女士认为,平台保障骑手权益是好事,但如果这一功能逐渐推广,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市民是否会更难收到外卖。“像我现在住的自建房没有门牌号,系统定位也不太准,经常有骑手打电话问我具体地址,有时候沟通半天才找到。”她担心自己以后被骑手拉黑。此外,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老年人有送餐上门的需求却又同时被多名外卖骑手屏蔽,将导致他们的生活更加不便。
刘女士还提到,这一功能可能将外卖平台的问题转化成消费者和骑手的矛盾。一些矛盾是外卖平台的不合理规则引起的,如外卖平台铺开优惠活动,外卖的预计配送时间变得不准,有时候延迟四五十分钟才送达,有时候又提早半小时送达。刘女士认为,面对这种情况,申诉是消费者的合理权益,但骑手面对爆单也实属无奈。
此外,有网友建议,外卖平台在屏蔽生效前可以增加“预警提示”,向骑手和消费者同步发送“可能存在沟通误会”的提示,给双方多留一个沟通的机会,或建立匿名评价系统,让用户知道自己被屏蔽的原因。这一评论得到不少网友支持。
“美团对超时送餐的管理最严格,超时一点点都会扣钱,且申诉较其他平台困难。”梁先生认为,外卖平台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却对骑手管理严格,这并不合理,“很多时候不是用户的问题,如平台预估的配送时间太短,高层小区住宅楼又多又远,地图导航不靠谱等。”梁先生表示,外卖平台应当优先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减少骑手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
据《工人日报》报道,9月17日,在“2025年度美团配送算法和骑手劳动保障协商恳谈会”上,美团负责人、合作商代表与骑手代表签订了《2025年美团算法和骑手劳动保障专项协议(草案)》,明确了劳动报酬、休息休假、派单规则、关怀保障、职业发展等多方面、多维度的保障细节。
对于此次推出的骑手屏蔽用户功能,美团平台强调屏蔽申请需以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据为依据,审核通过后方可生效。美团外卖客服透露,这一功能目前已在多个城市开放,后续会进一步推广,但不确定具体时间。数据显示,自今年10月初试点启动以来,7个城市已累计处理屏蔽申请超2.3万次。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