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高层住户出现门窗玻璃自爆情况,物业拉起警戒线作安全提醒。 陈海涛 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今夏以来,不少居民家里出现了门窗玻璃自然爆裂的情况,包括阳台窗户、阳台推拉玻璃门、浴室推拉玻璃门等。在如今的商品房、自建房装潢中,玻璃是常用的材料,对于玻璃自然爆裂如何处理,引发社会关注。对此,记者通过采访市民、门窗定制从业者、律师及市场监管部门等了解相关的情况。
“好好的玻璃门,一拉就炸开了。玻璃碎片把我的手脚都划伤了。”家住市区金园路的市民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家里有一个闲置不用的卫生间,卫生间为干湿分离,中间有一道玻璃门作为隔断。事发当天,她打算拆卸隔断玻璃门,日后用来放杂物。正当她伸手拉开玻璃门时,整扇门瞬间爆裂,造成其身上多处划伤。对玻璃自爆的原因,吴女士也感到十分困惑。吴女士表示,这扇玻璃门装上后没有移动过,家里人平时不在这间浴室洗澡,室内无热水、蒸汽环境,更无太阳暴晒,不知为何会引发玻璃门自爆。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8月18日下午1时许,李女士下班回到家。突然,其三楼一扇阳台推拉门的玻璃“嘭”的一声倒地,发出一声“巨响”,地面上全是碎裂的玻璃。李女士表示,她家人有开门窗通风的习惯,当时正值暴风雨天气,阳台风特别大,或许玻璃门是被大风吹倒的。最终,他们清理完所有的玻璃碎片,又重新定制了玻璃门安装上去。
市民阿希住在市区体育北路一小区。今夏以来,他偶尔看到小区一楼花园处拉起警戒线,并提示“楼上玻璃爆裂,请勿靠近”。8月17日,正遇台风天气,该小区一高层住户家里的门窗玻璃自爆,但定制的新门窗又未到货,起风后就把自爆的玻璃吹倒了,部分玻璃碎片往下掉,其他业主纷纷拍视频反馈家里阳台有玻璃碎片。
9月13日,记者走访市区石湾路多家门窗门店发现,门窗销售人员对于如何挑选门窗玻璃及玻璃自爆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
当天,记者以咨询购买玻璃门窗为由走进一家门窗品牌店,向工作人员表达出对玻璃自爆的担忧,希望工作人员支招如何选购门窗。该店工作人员黄先生表示,玻璃自爆与产品质量直接相关,消费者在选购门窗时应选择更有保障的门窗品牌,其所在门店销售的门窗玻璃由保险公司担保。说话间,黄先生拿出一个产品介绍的册子,指出其中一项内容为产品玻璃自爆的质保期为15年。“大厂的钢化炉设备更加高端,生产的钢化玻璃杂质更少。”黄先生说。
石湾路另一家门窗店的工作人员吴先生则坦言,没有百分百保证不爆的玻璃,再好质量的钢化玻璃在出厂时也“自带”千分之三的自爆概率。吴先生表示,现在主流是中空双层玻璃,所用的大多是钢化玻璃,当下市面上的钢化玻璃工艺已逐渐成熟,高品质的玻璃其实是将玻璃自爆的概率尽可能地降低,但无法保证一定不会自爆。
9月17日,在门窗生产工厂从业7年的陈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在工厂中玻璃类门窗的销量为1.2万套/年,一年中收到玻璃自爆的反馈为10至20次。“玻璃自爆的情况确实存在。”陈女士说,客户购买门窗发生玻璃自爆的话,若在质保期内,工厂会跟进售后,为其换新。如果超过质保期,责任则由客户自行承担。
另外,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收到一宗因厨房推拉门正常使用过程中发生玻璃爆裂的投诉,经调解达成和解协议。针对玻璃爆裂的原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排除使用和碰撞等外力的原因,一些厂商工艺上的不足会导致玻璃容易爆裂,比如:加热温度低或者内外层温差大,导致玻璃未烧透;或冷却强度不够、冷淬风压偏低等。
同时,监管部门给出选购建议,一是查验玻璃上的3C标识。如果选购的是钢化玻璃,建筑钢化玻璃属于国家CCC强制认证产品,必须查验玻璃上是否有CCC标识。二是检查玻璃的外观,是否存在爆边、划伤、疵点缺陷等情形,各类瑕疵都可能造成在使用过程中的爆裂和强度降低。三是检查玻璃表面弯曲度。如果弯曲度过大,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产生安装应力,会使玻璃爆裂的风险增加。
广东信领律师事务所周文靖律师指出,玻璃自然爆裂责任主体需要根据玻璃的归属(是专有部分还是共有部分)以及是否在保修期内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其性质要结合业主购房时的商品房预售合同以及《住宅质量保证书》等确定归属。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交房时就配置的玻璃设施,属于业主专有部分的玻璃(如阳台推拉玻璃门)需要维保的,开发商应根据商品房预售合同以及有关保修文件履行保修内容。对于超过保修期的专有部分,由业主自行维保。
对于有些全景落地窗,有的与外立面不可分割,有些商品房预售合同将该全景落地窗定义为建筑共有部分。对于建筑共有部分(非业主的专有设施),在保修期内是由开发商履行维保,在保修期外,如该次维修不属于物业服务合同的服务事项的,则需要依法申请物业维修资金处理。对于业主自行选购的浴室玻璃门自然爆裂,责任主体是销售商或生产商。业主可以根据与销售商采购合同/订单以及产品行业标准要求责任主体承担责任。
周文靖表示,当业主遇到玻璃自然爆裂时,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维权。第一,及时对自爆现场进行多角度拍照和录像。清晰记录玻璃碎裂的状态、周围环境,并注意安全,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做好现场保护措施,避免触碰碎片,特别是从高处坠落的玻璃。第二是判断和沟通。若房屋仍在保修期内,应立即联系物业公司报告情况,要求其通知开发商履行保修义务。若已过保修期,也应向物业公司报告,询问是否可申请使用物业维修资金,并了解相关流程。第三,如与相关方沟通不畅或问题未能解决,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消费者协会、12345、住建等部门投诉,请求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和调解。最后,如果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则可以考虑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