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洁云用高压水枪往淤泥喷射,捡起莲藕,笑容满面。 陈建华 摄
■ 阳江日报记者/陈海涛
通讯员/周欣茹
又到莲藕收获的季节,江城区岗列街道600亩莲藕迎来丰收。9月1日,记者走访看到,藕农顶着烈日穿梭于荷塘,用高压水枪采收今年早批莲藕。这些裹着淤泥的莲藕经清水冲洗后,进入本地农贸市场。
当天下午3时,记者来到岗列街道金朗岛一带的藕塘。此时,一场暴雨刚刚结束,天气猛地放晴。来自岗列街道新村的藕农郑华生和家人从上午10时开始采藕,直到下午3时,从藕塘里起出150公斤莲藕,便收工了。
“只要下到藕塘去,无论下雨还是放晴,都是要采藕的。”郑华生有着30多年的莲藕种植经验,今年种了5亩莲藕,眼下采收的是莲子藕。说话间,他捧起刚起出淤泥的莲藕介绍道,藕身洁白饱满。他告诉记者,采出来的莲藕清洗后,按品相好坏进行分类。今年一级品相的莲藕收购价为12元/公斤。
距离郑华生家的藕塘不远处,藕农谢洁云同样在自家的藕塘里采藕。她顶着火辣的阳光,半身窝在藕塘里,用高压水枪往淤泥喷射,时不时从水里捡起莲藕放到收集箱中。她告诉记者,高压水枪的作用是让原本深陷淤泥中的莲藕浮起,方便采收。
记者看到,金朗岛这一带的藕塘,有的荷枝枯黄,有的荷枝碧绿,生长状态大不相同。对此,郑华生解释称,每一片藕塘的采收节点不一样,这一片藕塘的采收季还会延续一个月。据悉,金朗岛片区种植的莲藕亩产约1150公斤,每亩产值约1.3万元。
第二天凌晨3时,郑华生将采收的150公斤莲藕清洗、分类后,便运至市区第一市场,仅仅2个小时便销售一空。“今年的莲藕好卖。”郑华生笑着说,当地所产的莲藕大多供应给本地农贸市场。此品种的莲藕也较契合岭南地区人们的煲汤习惯,汤水香甜,口感粉糯,深受群众喜爱,供不应求。
岗列街道莲藕“出圈”的秘诀,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区主要集中在金朗岛,种植面积约600亩,品种为粉藕,又名莲子藕、珍珠莲藕,其具有个头小、表面呈黄白色、藕身细、均匀饱满、粉多等特点。据悉,金朗岛片区位于北津出海口,漠阳江东、西两河环绕全岛,水系发达。受咸淡水影响,金朗岛一带土质带沙,土壤松软肥沃,十分适宜莲藕生长。
岗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圣星表示,除了给本地农贸市场供应当季莲藕,藕农们还开发了藕粉等加工项目,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据介绍,金朗岛藕粉以当地种植的粉藕为原料,经清洗、磨浆、沉淀、晾晒等工序手工精制而成,富含铁、钙、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健脾养胃、滋阴润燥功效。
网友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