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洪水围困几成孤岛的潭水镇双凤村委会长坡村。

潭水镇“镇—村—组”三级联动体系筑牢防汛“生命线”

镇村干部风雨中“逆行”守护群众安全
2025-07-24 来源:阳江日报

被洪水围困几成孤岛的潭水镇双凤村委会长坡村。 李凯 摄

■ 阳江日报记者/盘聪颖

“我耳朵不好,听不到广播通知的声音,上二楼我怕房子崩塌,留在一楼又怕被水淹……”7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阳春市潭水镇双凤村委会朱塘村时,79岁的独居老人陈丽英紧握着村干部的手,声音仍带着一丝颤抖。就在前一晚,暴雨突袭,洪水淹没了村道。然而环顾四周,屋内没有水浸的痕迹。这位无子女在身边的老人动情地说:“在我最害怕的时候,村干部及时赶到,还帮我把冰箱等家电搬至高处,让我安心了许多。”

这份安全,源于村干部在风雨中的及时守护。时间回到22日晚上9时,刚经历台风“韦帕”的肆虐,潭水镇又雨势渐起。连续值守了3天的双凤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粤接到潭水镇的紧急防御通知后,神经再次绷紧。

晚上10时,风声呼啸。张粤敏锐地察觉到雨情异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通过村头大喇叭发送预警信息。同时,村干部兵分数路,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要注意安全。“长坡、朱塘两村村道地势低洼,马上通知村民在暴雨天气不要外出。”张粤回忆道,村民们团结一致,在微信群上接力传递险情。

凌晨1时许,暴雨倾盆,眼看着水位渐涨,张粤的紧急电话直抵各村民小组长:“我们村的道路低洼,虽然村民的房屋历来建在高处,目前暂未收到险情通知。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立即巡查受灾情况,尤其要确保独居老人安全。”接到电话的朱塘村村民小组长冯显坤闻令而动,毅然披上雨衣冲进雨幕,蹚过齐腰深水,艰难抵达陈丽英的家中,迅速帮老人垫高家具、转移物品。

直到凌晨4时,冯显坤确认暂无积水漫屋的危险后,又一头扎进风雨中,挨家挨户排查险情。此时,张粤正紧盯着水位上涨情况。

凌晨5时许,微信群里突然传来一则“村卫生站积水严重”的消息,张粤马上披上雨衣奔赴现场。“当时雨势较大,放置了警示牌后,我还要仔细排查周边是否有逗留的群众。”张粤表示,直到天蒙蒙亮,确保无险情后他才离去,返回党群服务中心休息。

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雨情不断。23日上午9时许,长坡村的主干道积水已深达1.5米。张粤毫不犹豫地驾起橡皮艇涉水进入长坡村,逐户确认安全,并为腿脚不便的73岁独居老人黄飞玲送去生活物资,临走时还叮嘱道:“村委会面包、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充足,需要什么要及时联系我,我马上给你送来。”

下午4时许,记者跟随潭水镇武装部副部长赖煜,以及张粤、冯显坤的脚步,再次前往陈丽英老人家中回访。通往朱塘村的道路仍被洪水浸泡,深度没过记者的膝盖,每走一步都需格外小心。抵达陈丽英家中时,冯显坤立刻检查屋角墙根、排水沟渠,并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陈丽英说:“村干部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每次遇到台风、暴雨等情况,总是第一时间来到家中帮我排查隐患,或把我接到他们家中居住。”

风雨中见责任担当,这正是潭水镇发挥“镇—村—组”三级联动体系作用的缩影。潭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22日8时至23日8时,该镇荆山村荆山站录得日雨量361毫米,但本次暴雨并未造成人员伤亡。此次成功避险得益于“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复查”机制高效运转。驻村团队全员下沉乡村一线布防,确保防御指令高效贯通、应急响应迅速到位,并有效保障了群众住房、用电、饮水安全,保障“灾后无次生灾害”,接下来将全力推动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