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头镇依托港口码头和山海资源优势,抢抓海陵湾新一轮大发展机遇

溪头镇依托港口码头和山海资源优势,抢抓海陵湾新一轮大发展机遇

激活山海禀赋打造临港经济强镇
2025-07-15 来源:阳江日报

航拍溪头渔港。 谭文强 摄

■ 阳江日报记者/任绍华  通讯员/黎美彤

随着阳江港大桥开通,地处海陵湾西岸出海口的溪头镇,撕下昔日山高路远的“偏远”标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得以凸显,一跃成为阳江拥抱海陵湾区新一轮发展的耀眼明星,成为海陵湾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2024年,溪头镇规上工业增加值40.11亿元,稳居阳西县首位;固定资产投资狂飙突进,同比增速高达72.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7亿元,同比增速5.5%;税收收入更是劲增65.2%……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溪头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的有力证明。

一桥通,满盘活。溪头镇依托港口码头和山海资源优势,凝心聚力发展临港经济,深耕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正全力书写临港经济强镇崭新篇章,加快实现蓝色崛起,成为阳江“融湾入圈”的重要支点。

引擎轰鸣
临港产业蓄势崛起

近日,天朗气清,阳江港大桥西端,溪头镇凤凰岭矿区一派热火朝天。工人们挥汗如雨,工程机械轰鸣作响,凤凰岭矿区大岭山矿段建筑用片麻岩矿项目正全速推进。

“预计今年10月底试投产,年底全面投产!”中交四航(阳江)绿色矿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叶雄伟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该项目是中交四航局重点投资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0亿元,每年可为地方贡献税收超1.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据介绍,该矿区开发项目设计开采规模900万立方米/年,开采年限为20年,所产优质石料将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保障高标号混凝土骨料、抗侵蚀特种石材等战略物资供应,深度融合区域发展及“一带一路”交通网络建设。

叶雄伟表示,公司还将投入总计超10亿元,用于支持地方乡村振兴、环境保护、乡村治理等工作,长达20年的开采期内,大量工作人员的衣、食、住、行等消费,也将有力促进溪头镇经济社会发展。

矿区开发如火如荼,不远处的丰头港码头建设也是争分夺秒。阳江港海陵湾港区丰头作业区F1#~F5#泊位工程总投资约40亿元,将承担凤凰岭矿区开采的砂石料海运重任。“目前F1#~F2#泊位工程已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底可投入使用。F3#~F5#泊位工程预计2027年3月竣工。”阳江市丰头港港务有限公司建设工程管理部有关负责人黄华坤介绍。

黄华坤告诉记者,丰头作业区F1#~F5#泊位,不仅可运输砂石料等大宗散货,还可以运输集装箱、件杂货等,对溪头镇发展临港经济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5个码头泊位全部建成后,每年吞吐量可达5000多万吨,在阳江港现有吞吐量基础上翻一倍,届时阳江港将实现“亿吨大港”目标。

尤为可贵的是,为了保护岸线和海洋生态,丰头作业区码头泊位工程均采用高桩梁板结构,航道疏浚的大量泥沙也将通过绞吸船和海抛的方式,输送到数公里乃至数十公里外的规划区处理。 

溪头镇委书记陈仲欣表示,阳江港大桥去年底开通,丰头港与阳江港经济区实现无缝衔接,溪头镇将依托港口优势,重点发展装备制造、船舶维修、粮油加工、港口物流、新型建材等产业,并规划建设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和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功能溢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致力打造临港经济强镇。

耕海牧渔
蓝色粮仓全链发力

向海而兴,溪头人深谙此道。作为传统渔业重镇,溪头镇海产品年产量超2.5万吨。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全产业链发展海洋牧场、远洋捕捞,耕海牧渔建设“蓝色粮仓”,成了溪头人的共识。

当前,正是南海伏季休渔期,溪头渔港桅杆林立,停泊着一排排大型钢铁渔船。“渔船停泊休息,但许多渔民却不闲着。”溪头镇农业农村办负责渔业工作的肖江辉告诉记者,近年来,溪头镇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许多原本从事远洋捕捞的渔民,也逐渐转型或兼职从事海水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开辟增收致富新航道。

溪头镇还加快推动溪头渔港升级提质,重点完善近海贝藻类上岸、交易以及渔船补给和避风等功能,新建防波堤、护岸,增加渔船泊位,港池、避风锚地和航道疏浚,推进溪头国家级渔港升质,建设渔港经济区。

在溪头镇北寮村,村民谢汝硕在家门口建设了面积达4亩的养殖池,用于养殖花螺,实现“点沙成金”。他向沙池里丢了一条鱼,原本平静的沙池里很快涌出无数小花螺,将鱼食团团围住。“花螺是肉食动物,必须吃新鲜的鱼,闻着鱼腥味就冒出来了。”谢汝硕说。

今年是谢汝硕养殖花螺的第四个年头,花螺养殖成本投入大,但收入也十分可观。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花螺收购价每公斤80元至120元,他的4亩养殖池每年可产出大约2万公斤,刨去各种成本开销后,预计每年能赚100万元左右。

肖江辉告诉记者,溪头镇海水养殖更大的潜力在深蓝。根据阳西县现代化海洋牧场及全产业链建设总体规划(2023-2035),溪头镇正规划建设面前海融合养殖示范区,重点发展牡蛎三倍体养殖、底播贝类养殖、重力式网箱养殖,规划面积达68平方公里。

在溪头镇马村的双山岛附近海域,记者通过无人机从空中俯瞰,只见湛蓝的海面上分布着一排排巨型圆圈,星罗棋布、煞是壮观。“这些就是重力式深水网箱,溪头镇400多口深水网箱基本都在这个区域。”肖江辉说,这些“蓝色粮仓”每年产鱼量约2万吨,产值约6亿元。

溪头镇委副书记、镇长曾雄师介绍,溪头镇将深化“蓝色粮仓+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利用广东华厦阳西电厂余热实现能源冷热电三联供,建设海产品冷链物流加工综合产业园,打造集冷链物流、海产加工、海水种业、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推动海洋牧场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链跃升。

山海如画
文旅融合焕发活力

溪头的魅力,不仅在于澎湃的产业动能,更在于其诗意的山海画卷。

去年冬季,溪头镇北寮村发现一只编号为“1H”的勺嘴鹬,这已是这只鸟有记录的第16次来到北寮村越冬。勺嘴鹬是全球仅剩600余只的珍稀鸟类,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去年,来北寮村越冬的勺嘴鹬就观测到23只。

走进北寮村红树林公园,登高远眺,只见连片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沿着海岸线铺展,像一条长长的绿丝带。红树林与碧浪之间的滩涂上,白鹭成群结队,或悠闲觅食,或追逐嬉戏,或盘旋飞舞,在阳光映照下,成为一幅美轮美奂的生态画卷。这里入选了广东“百鸟争鸣”旅游路线和“广东省首批十佳观鸟胜地”。

与红树林遥相辉映的,是溪头镇蓝袍湾长达10多公里的绝美海滩。这里的沙滩细软洁白、滩缓浪清,不远处起伏连绵的龙高山上,大风车迎风转动,依山傍海、美不胜收,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在蓝袍湾核心段经营海鲜酒店长达20多年的冯先进感触最深,他从最初的小卖部发展到如今的酒店、民宿,凭借的正是蓝袍湾得天独厚的山海美景和热情真诚的服务。“阳江港大桥开通后,阳江市区到溪头镇车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游客明显多了!”冯先进说。

蓝袍村村干部冯先多自豪地介绍村里的“待客之道”:经营者提供免费冲淡水服务,志愿者常态化清洁沙滩,维护和疏导交通,确保村里干净整洁、文明有序,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陈仲欣表示,溪头镇将深挖龙高山、红树林、蓝袍湾等“郊野经济”潜力,进一步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发展“民宿+”新业态,打造高山海景民宿营地与蓝袍湾房车营地,构建集森林康养、滨海休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示范点,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高效转化。

溪头镇还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全力推进西海岸滨海风光示范区建设,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37个典型镇项目,进一步优化镇域服务、商业、生活三大功能圈,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作用,确保“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溪头大地徐徐铺展。

【对话专家】  

◎广东省水产学会副理事长、阳江市水产学会理事长杨华健

解决“看天吃饭”难题推动海洋牧场做大做强

记者:当前,阳江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优势主要有哪些?如何更好地扬长补短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杨华健:阳江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在海域面积、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阳江的溪头、东平、海陵、沙扒等地有很好的渔港基础设施,有很好的大陆架和洋流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但由于阳江海域直面南海,风浪遮掩条件差,受台风的影响比较大。海洋牧场要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看天吃饭”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台风对深海网箱养殖造成的冲击,这是海水养殖的世界性难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海洋牧场向深远海发展,海洋牧场发展的潜力日益凸显,阳江正在谋划推进的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就是把阳江海域条件的劣势转化为优势的很好尝试。

记者:海水种苗、深海养殖、冷链物流、海产加工等都是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关键环节,您对阳江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发展有何建议?

杨华健:阳江海洋渔业产业基础十分雄厚,沙扒镇的海水种业占全省种苗产量的50%以上,深远海养殖也初步形成了南鹏列岛海域和阳西溪头双山海域、沙扒青洲岛海域三大深海网箱养殖基地。由于阳江在粤桂琼海产品主产区中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阳江海产品流通发达,冷链物流设施健全,目前已有40多家加工厂和40万吨的冷库容量。但目前也存在种苗企业小而散,加工能力、仓储能力、流通能力等产能利用率低的问题。阳江全产业链发展海洋牧场,还需要强化规划和资源整合,先激活过剩产能,再根据未来深蓝海洋牧场的发展规划,“一盘棋”推进海洋牧场规划建设,推动海水种苗、深海养殖、冷链物流、海产加工、批发销售等进一步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集群效应,不断提升阳江海洋牧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链接】

溪头镇简介

溪头镇位于阳西县东南方,东邻阳江港,南临南海,西连上洋镇,北接织篢镇,辖区面积211平方公里,总人口9.5万人。拥有39.5公里长海岸线,沿海滩涂达3.5万亩,盛产龙虾、大虾、沙虫、蟹、蚝、海胆等海鲜产品,主要经济鱼类30多种,是广东省重点鱼产区。溪头镇还有丰头深水港、溪头渔港、马村渔港,拥有丰富的土地、矿产、旅游和海洋资源,矿区、码头、火电、风电等重大项目均落户该镇。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
点击右上角打开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分享给朋友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