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博雅实验学校学生到雅韶乡农会旧址开展春季研学活动。
学生在中共阳江县委旧址参观。
“我第一次来雅韶游学,感觉这里文化氛围很浓,特别是逛红色景点、做非遗美食!”“我特别喜欢读历史人物故事,参观中共阳江县委旧址、雅韶乡农会旧址展馆后,感觉对家乡这片土地了解更深了……”
5月13日至14日,十几辆研学大巴浩浩荡荡驶入阳东区雅韶镇,阳江博雅实验学校的660多名中小学生有序出游、错峰参观、感触满满。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笏朝村,同学们围桌而坐,体验亲手制作豆糠糍,踊跃抢答阳江非遗“知多少”,品尝鲜香味美的地道酹镬罉。
一旁,全程“跟团”服务的雅韶镇副镇长区嘉敏向记者介绍:“这是自去年成功申报一批市、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后,接待的第二批研学团。发展研学不仅为乡村带来人气,助力红色文化传承,更是带旺了主打的特色美食产业,鼓起了村集体的钱袋子!”
■ 文字/阳江日报记者 许倩 ■ 图片/阳江日报记者 林倩宇
作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雅韶的旅游禀赋和实力不言而喻。锚定“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如何放大近郊乡村“典型效应”、激活城乡协调发展新潜能,雅韶镇委书记黄仲康表示:“以产引产、以商引商,借红色革命旧址、传统村落底蕴,将研学旅游和特色美食一炮打响!”
以笏朝村、雅韶村创建典型村为契机,雅韶镇立志推进“全域研学”战略,一方面坚持运营前置,依托丰富的红色、古色等文旅资源,去年成功申报区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3个(中共阳江县委旧址、雅韶乡农会旧址、雅韶十八座),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个(中共阳江县委旧址),成为阳东区首批授牌基地数量最多的乡镇。此前,镇区内的阳江漆艺院已获批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另一方面主抓合作共赢,同步开展招商,主动接住研学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根据学校课程需求定制研学路线,初步打造串联笏朝村、平岚村和雅韶村资源的“铁三角”研学路线,进而促成镇政府“做媒”、研学企业和沿线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联姻”的“政企社”三方合作模式。“在十年合作期内,预计至少为村集体创收45万元。”区嘉敏表示,研学不仅为村集体开创新的增长渠道,更将带动实践基地的长效管护。
5月7日至8日,阳江博雅实验学校首批组织400多名学生,到雅韶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田园智慧”2025年春游研学实践活动。博雅学校四年级老师梁艳铜表示,学生们到此研学,了解了阳江早期的革命故事,有利于他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同时也体验了非遗传统美食豆糠糍制作。
“这是中共阳江县委旧址和雅韶乡农会旧址自2023年重新布展对外开放后,迎来的第一批大型研学团。”区嘉敏说,每年6至7月,到雅韶各景点参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市民游客高达1.2万人次,但其余时间段景点参观人员较少,研学旅游则弥补了这一缺憾,还将革命红色景点、传统古村落与笏朝仔美食店变身“活课堂”,既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库,也拉动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
发展全域研学,雅韶的方案是——拒绝“拼盘式”景点拼凑,更重基地服务和研学体验。黄仲康表示,考虑到授牌基地多以参观布展等功能为主,缺乏沉浸式、场景式体验,镇领导班子决定进一步提升乡村“颜值”,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去年开始,动工建设投资370万元的雅韶村研学教育营地项目,规划将雅韶村打造成为集研学、休闲、红色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游特色村。
距离雅韶乡农会旧址数百米处,雅韶村巷头自然村和庵后自然村正连片打造研学教育实践营地,昔日杂草丛生的荒地已悄然蜕变,略显单调的村场上,将新添民俗展示广场、红色主题游园、无动力乐园等沉浸式研学体验场景,同步配套休闲餐饮区、研学展馆等丰富业态。
区嘉敏表示,雅韶村研学教育实践营地项目用地原先涉及群众清拆房屋用地、菜园地等用地。为全力推动项目进展,下乡工作组及村两委干部逐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做工作,最终村委会集中流转了涉50户闲置地和2座房屋开展项目建设。目前,项目进度已完成70%,争取年内完工,预计建成后每年接待旅游、参观和研学人数达5万人以上。
“笏朝村投资380万元的特色美食产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沿着阳江知名艺术家陈醉亲笔题字的“一见钟情湖”旁步行,新建起蜿蜒别致的灰白色水上廊道与水上小房子,让记者眼前一亮。驻笏朝村第一书记利俏锋告诉记者,笏朝村抓准那龙河碧道农文旅融合商圈新商机,盘活闲置土地和鱼塘,引入文旅公司发展休闲餐饮、垂钓等业态,项目进度已逾85%,预计建成后能为村集体增收超75万元,下步规划引入蓝莓种植采摘、帐篷露营、星空舱等休闲旅游服务设施。
三年来,笏朝村的巨变“看得见、摸得着”。依托一道远近闻名的酹镬罉,2024年,到笏朝村消费超45万人次,美食产业红火发展呈现商机,带动不少在外村民回乡投资,全村仔美食店增至13家。
“我在深圳都听朋友说笏朝仔的名声大,很自豪,看到村里环境变得越来越靓,所以决定回来开仔店。”今年4月底,陈计成投资的“燕云院子”在北北公路旁开业。连日来,该店的中式庭院风格和周边的燕子墙绘、雅致绿植、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过来打卡消费。看到数百名研学学生在店内大厅热闹上课、吃饭,这位70后返乡创业者喜上心头,对镇里主打的研学美食产业“双响炮”赞不绝口,下步决定加大投资,新增垂钓、民宿等业态,跟着政府脚步把事业做大做强。
4月10日,阳东区委书记李坤到笏朝村开展第14期“书记面对面”活动,围绕“全力攻坚、争做典型”主题,敦促镇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小组长代表、区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要以联动产业发展为核心,打造“庭院经济”;以完善功能服务为支撑,营造“美丽生活”;以优质的农村人居环境品质,为全区实施“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夯实基础、再立新功。
据介绍,笏朝村通过板凳会议、入户宣传等方式,打消43户村民顾虑,组织村党委、村民小组和村民三方现场勘量,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并经三方现场确认,最终成功将这片“业主多、用处少”的闲置地,被“爆改”成一处村民跳广场舞的“口袋公园”,榕树下的树池被制成爱心形状,寓意大伙“同心共建”,供村民和游客休憩或是情侣打卡这份“不经意的浪漫”。
2024年,笏朝村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特色村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去年以来,笏朝村通过组织召开“共建绿美笏朝”乡贤座谈会、创建美丽庭院、建立“四小园”党员责任岗等工作,充分利用区餐饮行业协会雅韶分会作用,引导仔美食店植绿添绿、开设农产品展销摊位、优化店铺周边餐饮环境,以小店“小美”带动乡村“大美”。庭院经济的衍生,为用餐游客创造了新“看”点,也为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新“卖”点。
5月11日恰逢母亲节,笏朝村各大仔店的食客络绎不绝,饭前饭后,不少游人闲逛村落时,被一处“笏朝古桥”吸引驻足停留。利俏锋介绍,笏朝村石山桥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之前因石桥未修缮完成,观光游客只能在远处观赏。雅韶镇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契机,将石山桥进行修缮,并在前方建设了亲水平台,从前横跨石山河的小古桥,如今绽放出了新的光彩。
优环境、美乡村、强产业。自实施阳江市“绿美阳江、宜居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雅韶镇抓实抓细农房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建设,利用建筑业央企帮扶机制,优先推进高铁、高速等主要交通道路沿线周边农房微改造。去年至今,共完成农房微改造803栋,其中笏朝精品片区完成211栋,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同时,对美食街周边牌匾进行整治,利用美食IP、尖山蟹等卡通形象,统一提升仔美食店招牌,营造“好吃更好看”的产业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
更多>>